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年龄26岁~38岁,平均32.3岁,15例发生会阴侧切伤口,首发症状系侧切时间为1个月~7年,平均3.4年,主要有现为会阴侧切疤痕硬结处周期性疼痛及肿胀,部分患者伴性交痛,1例硬结处溃破出血,1例发生于分娩时的会阴裂伤处,15例行异位病灶切除术,1例累及肛门括约肌,切除病灶后修补括约肌,效果良好,1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在经阴道分娩中.许多产妇因会阴过紧,胎儿较大等原因需行会阴侧切.但会阴侧切痛.切口缝合痛令多数产妇不能忍受。在临床助产工作中,我院使用0.5%利多卡因20ml对患者会阴侧切处行浸润麻醉处理,能很好地减轻产妇疼痛,且简便,易操作,是侧切缝合时较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3.
王爱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9):878-879
自1995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年龄28~50岁,平均38岁;病灶0.5cm~4.5cm.单发灶7例,多发灶1例,8例均有妇产科手术病史,其中4例为剖宫产史,2例为剖宫手术史,1例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史,1例有产时会阴侧切手术史。就诊手术时间距首次手术时间6个月~5年。8例中5例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手术疤痕处肿块胀痛,3例疼痛能忍受,2例需服止痛药物。5例肿块均大于2cm,其余3例无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病灶处疼痛,其中1例周期性腹壁切口出血,肿块均大于0.5cm。  相似文献   

4.
例1 31岁,于1983年4月行外阴侧切及低位产钳分娩。产后半年复经,术后1年自觉外阴疤痕处有一小肿物,每于经期时疼痛,局部硬结逐渐增大,呈进行性加剧,以致坐立不适。妇检:外阴无炎症,会阴侧切疤痕处有一硬结约4×2.5×2cm大,无红肿,有压痛,阴道壁光滑,子宫颈Ⅱ度糜烂,子宫后位,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正常。初步诊断:会阴侧切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给予丹那唑治疗4个月,硬结明显缩小,局部疼痛减轻。停药后肿块再度增大,行经时疼痛难忍,故于1986年4月10日入院治疗。在硬外麻下行会阴疤痕结节剔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会阴纤维结缔组织中子宫内膜异位症。 例2 30岁,因下腹疼痛3年半,加剧半年,脐周出现肿块1年半而入院。3年前曾行剖宫产术,产后出现下腹不适,术后1年半发现腹部脐下方有一肿物,月经期肿物疼痛,并呈进行性加剧,肿块逐渐增大,半年来下腹痛加剧,以月经期为重。体查,在脐周偏右下方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非癌性浸润性疾病 ,有报道妇科腹部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 8%~ 30 % [1] ,而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却罕见 ,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 ,32岁 ,孕 2产 2 ,6年前在会阴侧切下产一男活婴 ,产后因胎膜不完整行宫腔操作。会阴切口Ⅰ期愈合 ,产后 2月感会阴切口瘢痕胀痛 ,并触及小硬结 ,产后 8月月经复潮 ,会阴切口瘢痕处疼痛、硬结增大 ,以经期为著 ,经后疼痛缓解、硬结变小 ,因痛轻未经特殊检查及治疗 ,近一年来经期疼痛渐进性加重 ,疼痛向会阴至大腿内放射 ,伴性交痛、硬结增大 ,经抗炎、坐盆热敷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6岁。因“周期性会阴切口疼痛6年加重2年”于2006年5月入我院就诊。该妇于2000年在当地卫生院行会阴侧切术助娩一女婴,经过顺利,产后来哺乳,产后50天月经复潮。此后每次月经来潮感会阴切口处胀痛不适,且逐年加重,并自觉会阴切口处有一硬结,月经来潮前及月经期变大,月经后缩小,近两年感硬结较前明显增大,影响夫妻生活,遂入院就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足月阴道产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蓉 《四川医学》2003,24(10):1036-1036
例 1,32岁。 1997年孕足月会阴侧切分娩伤口以可吸收线分层缝合 ,产后伤口处触及条状硬结并持续性疼痛 ,后随月经来潮疼痛逐渐加剧且硬结也渐增大 ,经期尤明显 ,未做任何治疗。 5年后就诊 ,查 :会阴侧切伤口处皮肤表面见一黄豆大小紫蓝色结节 ,伤口可触及约 4cm× 2cm× 1 5cm硬结 ,压痛明显。阴道粘膜正常 ,各穹隆未触及痛性结节 ,子宫附件无异常。临床诊断 :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检提示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 ,随访 1年未复发。例 2 ,30岁。 1996年孕足月会阴侧切加直切分娩 ,伤口分层缝合 ,4天后拆除皮肤缝线 ,伤…  相似文献   

8.
杨玉敏 《中外医疗》2013,32(10):98-98,100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内缝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1年10月该院接受会阴侧切缝合术的268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134例产妇进行常规的会阴侧切缝合手术;研究组的134例产妇接受会阴侧切内缝手术。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在术后持续疼痛的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处的愈合程度。结果研究组产妇的疼痛持续时间比对照组产妇疼痛持续时间短,住院天数也比对照组产妇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会阴侧切内皮缝合技术,可减轻产妇术后切口的疼痛反应并且能够缩短产妇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也免去了传统的术后拆线的痛苦。侧切内缝术不仅使切口美观无硬结,而且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若术后给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会更加显著。因此,具有人性化的会阴侧切内缝术很受产妇及家属的青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申庆文孙祥熙患者31岁。6年前患者分娩时,曾行会阴侧切。产后切口感染,1月后愈合;3月后发现会阴切口有一黄豆大硬结。7月前,发现外阴结节逐渐增大,伴经期疼痛,经净后2~3d好转,结节随之缩小。曾用抗生素及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症状可...  相似文献   

10.
会阴及腹部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0.2岁。15例发生在会阴部侧切伤口,7例发生在腹部剖宫产伤口。首发时间为1个月-5年,平均3.5年。主要表现为局部硬结处周期性疼痛及肿胀,部分患者伴有性交痛,1例破溃。22例均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效果良好,1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1.
在阴道分娩中,为避免会阴严重裂伤和早产儿在产道内受压过久,手术助产时,产妇有合并症需要缩短第二产程时,需要行会阴侧切术.为了缩短会阴缝合时间,减少缝合切口硬结疼痛及缝线吸收排异反应,术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我科应用会阴侧切改良缝合术并加强术后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29岁。因外阴肿物伴间断胀痛半年加重3天来院就诊。患者4年前因足月妊娠滞产,在当地医院行会阴侧切术助产分娩,产后1年月经复潮。近半年自觉外阴侧切口处微胀不适,经期加重,同时们及外阴一肿物并逐渐长大。近3天月经来潮,外阴肿物处胀痛难忍,到当地医院就诊,诊为急性前庭大腺炎,抗炎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好转,来我院求治。妇科检查:沿会阴侧切口疤痕线依次有2个囊性肿物,直径约3cm大小,呈葫芦状,表面均无红肿,有轻压痛,无波动感,穿刺依次抽出淡黄色液体(近阴道口处1个)及咖啡色稠厚液体(近侧切口末端处回个),诊为巴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新式缝合具有的优点。方法用丝线在切口上缝合处进针达脂肪层做深层内"人"字缝合,缝合时疼痛轻、深层不留缝线。结果部组织无硬结,血运好,会阴侧切新式缝合较旧式缝合操作简单。结论易于伤口愈合、拆线时间短(72 h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0岁,两年前发现右肘窝部有一结节样肿物,时觉串痛。半年前发现肿物增大,近2月发现右手及前臂发凉,苍白,而入院。查体:右手及前臂皮温明显低于左侧,以手部为重,肘窝内上方约5.0cm处可触及一蚕豆大小硬结,触之串痛,向正中神经分布区放散。边界清,活动度好,肘部胧动脉搏动消失,腕部桡尺动脉搏动消失。于腋窝下8.0cm处可扪及胧动脉搏动。其下至硬结附近可触及胧动脉呈条索样。常规化验无异常。诊断为正中神经瘤伴胧动脉栓塞,手术探查,见于肱动脉之桡尺动脉分叉上约6cm处的正中神经上生长一蚕豆大小之肿物。病理诊断神…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经历了分娩之痛,多数产妇对疼痛变得较为敏感,在会阴切口拆线时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从而使疼痛加重或导致拆线时出血。为了减轻或解除拆线时的疼痛,增加产妇的舒适感,笔者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对我科180例会阴侧切缝合术后的产妇,试用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混合液湿敷侧切口处,然后拆线,经实践证  相似文献   

16.
病历介绍例1:女,28岁,因阴部疼痛近2年,于1982年7月4日就诊。患者27个月前,曾生育1胎,系行会阴侧切正常分娩,产后3个月,月经恢复按期来潮,周期及经期规则,无痛经。21个月前,开始出现会阴切口深部疼痛,经期为甚,痛时伴有肛门坠胀,且逐月加剧,曾用中药熏洗及西药对症治疗,未见效。既往月经正常。查:外阴经产式,内生殖器官未见异常。窥查阴道壁,见会阴侧切口愈合良好,但上段有一1.5×1×1cm 肿块突  相似文献   

17.
王振文  陈衬兴 《右江医学》2001,29(4):315-316
在产后 4 2天内随访期间 ,很多表现为会阴伤口疼痛而不能坐立 ,侧切口硬结明显 ,针孔流脓及流出肠线线头 ,为此 ,我们将两种会阴伤口缝合方法加以比较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对象 我院 1999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入院的初产妇 887例 ,会阴侧切者 5 74例 ,占 64.7%。产妇年龄及体质无区别 ,将其中的 5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5 0人 (另外 74例采用其它的方法缝合 ,如皮内缝合及皮肤皮下单层缝合 ) ,分别采用传统缝合法及内“8”字缝合法。2 .方法 麻醉均采用 1%利多卡因 10ml局麻 ,会阴侧切方法相同。传统缝合方法 :阴道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产程、分娩疼痛、产道裂伤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水中分娩的减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条件相同,200例孕妇水中分娩为观察组与200例孕妇传统方式分娩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水中分娩的孕妇产程缩短,疼痛明显减轻。剖腹产、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5。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水中分娩可以缩短产程,减轻疼痛,会阴侧切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患者,33岁,因会阴疤痕疼痛伴反复流液6年,于1987年4月16日入院。患者1981年7月在东北某医院足月顺产时会阴裂伤,曾予缝合。一月后即感会阴疤痕局部疼痛。自此,每于月经前后疼痛加重,渐形成硬结并于经后流液。曾经多次诊治无效,影响行走及性生活。孕1产1,月经初潮19岁,周期正常,经置中等,无痛经史,末经1987年4月9日。妇检:外阴已产式,会阴5点处有一长约2.5cm之疤痕,表面  相似文献   

20.
局部封闭治疗会阴侧切刀口硬结50例报告(摘要)刘淑英,唐乃富,寻爱香(第一教学医院妇产科)1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是1989年至1992年3月在本院会阴侧切分娩而刀口出现硬结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硬结大小情况见表1。表1硬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