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肾扶阳法治疗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16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肾扶阳法治疗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164例福建省人民医院(350004)商娅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本病属祖国医学“痰饮”或“痰饮咳嗽”、“喘证”等范畴。病因除外邪为诱因外,并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但以本虚为主。本...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咳喘”、“痰饮”、“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以肺、心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症情复杂,轻重不一.起因多先于肺,进而使心、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正气虚衰.久病正虚更易感受外邪,周而复始,反复加重,从而出现以心、肺为主的多脏功能失调的一系列本虚标实的复杂症状.故在治疗中应本着  相似文献   

3.
1 急慢性肺部疾患,葶苈子可收奇功葶苈子辛苦,大寒,有祛痰平喘,泻肺行水,强心利尿等功效。笔者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喘息性支气管炎辨证属实或虚证,应用本品皆收良效。此类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机和临床表现,当隶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肺胀”、“咳喘”、“痰饮”、“水气”、“心悸怔忡”、“喘厥”、“喘脱”等范畴。此类病变初在肺多属实证;久而影响到心、脾、肾等脏,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是指心、肺、脾、肾的正气虚损;标实是指外来的风寒、风热和内在的痰饮和血淤。其发病特点常表现为发作与缓解期交替。本类病在  相似文献   

4.
从瘀辨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兰 《河北中医》2002,24(8):631-631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大多以外邪犯肺、痰湿阻肺、肺脾肾虚损为主。笔者认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瘀证”贯穿于病机之中 ,影响其发生、发展 ,形成了邪、痰、虚夹瘀的病机特点 ,故化瘀之法至关重要。1 瘀证的形成机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不可逆性慢性气道阻塞之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胸部胀闷等。中医学虽没有本病病名的记载 ,但在“咳嗽”、“痰饮”、“气喘”、“肿胀”等病证的论述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肺胀”与本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机制非常接近。1 病因病机1.1 肺脾肾三脏亏虚、气虚气滞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说 :“盖肺不伤不咳 ,脾不伤不久咳 ,肾不伤火不炽 ,咳不甚 ,其大较也。”不仅明确提出肺、脾、肾三脏是…  相似文献   

6.
从痰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支气管炎 (简称慢支 ) ,在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喘息为特点 ,常因上呼吸道感染或秋冬气候骤变时病情加重而引起急性发作。由于反复的继发感染 ,使病变持续发展 ,则咳嗽频繁 ,咳痰增多 ,甚至长年不断。中医辨证多属痰饮范畴 ,其急性发作期以痰热证、慢性迁延期以痰湿证为多。病位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 ,且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一旦脾湿过盛 ,则运输到肺的精微中含有过多水饮 ,可使肺气受损 ,失其宣降 ,而致咳喘 ,故有“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相似文献   

7.
程茹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3):194-194
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属于中医“咳嗽”、“肺胀”等范畴,肺胀是由于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以至肺脾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敷布障碍而形成。自2005年10月~2008年8月,本人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法,自拟益气麦味地黄汤治疗本病,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标本辨治举要许建邦乌拉特的旗中蒙医院(01440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肺胀”病,为多种慢性病证,如咳喘、哮证等反复迁延而成。该病总病机为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导致肺气胀满宣降失职,进而损伤心、脾、肾诸脏,属本虚标实之候。标为外邪...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气喘,属于中医学“肺胀”、“痰饮”、“咳喘”等病证范畴。主病之脏在肺,可累及脾、肾和心,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寒热错杂,病机病证特点为“肺虚痰瘀”。病初多为肺气郁滞,生痰、停饮、血瘀,久则肺虚气不化津而致痰饮内生,气虚无以运血而致络脉瘀阻,虚实互为因果,痰瘀兼夹同病,多脏交互影响。而标实与本虚,痰饮与血瘀,脏腑之主次,则又因人因时而异,且变动不拘。由于本病多为发作与缓解交替,发作期偏于标实,多属感受外邪诱发;缓解期偏于本虚,多属脏气不足。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应予分别处理,但还当注意两者的相关性。现就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活血化瘀药治慢性支气炎几点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武 《江西中医药》2001,32(4):18-19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痰饮、喘证、咳嗽等病证范畴。其发病年龄多在 40岁以上 ,缠绵难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于对应方中加入当归、桃仁等活血化瘀药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谈谈如下几点体会。1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痰瘀互结的病理特点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表现 ,每次发作的时间均为 2个月以上 ,并有连续 2年以上的病史 ,或 1年发病连续 3个月以上 ,后期常可出现肺气肿征 ,严重者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 ,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者 ,肺、脾、肾 3脏受损 ,气化功能失常也…  相似文献   

11.
韩旭  陈美兰 《陕西中医》2001,22(4):256-256
老年咳喘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 ,是常见的老年疾患。《内经·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男子“七八肝气衰”“八八天癸竭 ,精少”人届老年 ,元阳亏乏 ,阳损及阴 ,元阴元阳俱亏 ,故极易见真阴妄行 ,阳亏水泛 ,脉络疏涩 ,营卫失衰 ,虚实夹杂。老年咳喘 ,病在肺肾波及心肝脾诸脏 ,多见上实下虚、寒热错杂之候 ,治法之要 ,理当明之。1 治实不忘痰 ,祛痰兼顾化瘀 凡老年咳喘 ,痰存在于整个病程中 ,由于老年体弱 ,病延日久 ,多见肺脾、肺肾或肺脾肾俱虚 ,则津液失于布散、…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理特征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 (或 )肺气肿 ,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健康的疾病。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 ,临床上亦可见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结缔组织病并发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COPD属于中医的哮喘、饮证及肺胀、肺痿等范畴。根据COPD的临床表现 ,试分析其中医的病理特征 ,并论述其治疗对策。1 病理特征COPD的中医病理特征 ,可以用“邪、虚、瘀”3个字来概括。肺、脾、肾虚衰是本 ,痰浊瘀血内停是标 ,COPD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为贮痰之器 ,…  相似文献   

13.
慢性气管炎以咳嗽、痰喘、胸蹩等为主要症状,应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喘”、“痰饮”范畴。在临床上虽然表现不同,但因久咳伤气,一般属肺、脾、肾虚。而在肺、脾、肾三者之中,或偏肺气虚,或肺脾两虚,或肺、脾、肾三者俱虚,尤以老年慢性气管炎表现虚象为著。肺虚易招外邪(容易感染),脾虚易生痰湿(痰多),肾虚不易纳气(发生喘息)。故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系肺脾肾三者失调,在本质上属虚寒(亦有偏虚热的)所形成的。治法,当以调理肺脾肾为主要环节。现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将中医治疗该病的一些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沈其霖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后期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浊、血瘀、水饮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即肺、脾、肾三脏亏虚,治疗宜以补肺健脾温肾为法,兼活血化瘀。自拟冬令咳喘膏方应用于临床,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中医“肺胀”“喘病”等范畴,冯毅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肺脾肾气(阳)阴虚为本,其中以气虚为主;痰瘀互结为标,又以痰湿为先;外邪侵袭,以风邪为首,风、痰、虚三者贯穿全病程,主张以“补气、祛风、化痰”三法为立足点,伺风祛、痰化、气实,则肺之宣降可复,咳喘自平,拟僵龙平喘方为基本方,临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致病因素的变化,其证候特点亦发生改变,因而具有“咳嗽”“上气”“喘证”“肺胀”等不同的中医诊断.“咳嗽”以辨别外感、内伤为要,治肺为主;“上气”和“喘证”以辨别虚实为要,除肺外要结合治疗其他相关脏腑;“肺胀”以辨别本虚、标实之多寡为要,标本兼治结合活血涤痰通络.对该病不同中医诊断的相应辨证论治规律进行总结,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对该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贴敷疗法治疗咳喘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济梅 《山西中医》2004,20(3):60-61
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对于慢性咳喘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等)的治疗历史悠久,具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就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咳喘病的现代研究概况综述如  相似文献   

18.
<正> 咳喘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多属外感,慢性多为内伤,两者都可出现肺的病证.新病急性为实,慢性久病属虚.还有"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之说,外感咳喘起于肺,内伤咳喘则是他脏先病,累及于肺.或因脾虚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而成痰;或因身体素虚,卫外不固,风寒邪气侵袭于肺,内阻肺气,外郁皮毛,肺失清肃所致.可见  相似文献   

19.
略谈肺心病辨治体会黄石市中医医院(435000)刘燕肺心病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之简称,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肺、胸疾患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咳喘、痰饮、水肿、心悸、肺胀等病范畴。其病因有脏腑虚损和外感时邪两个方面。咳嗽...  相似文献   

20.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中医“咳嗽”、“上气”、“痰饮”等证中的相关论述。咳嗽是其主要症状,其与痰饮的关系最为密切,有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痰不多,肾不伤咳不喘”。“痰饮阻肺”是其发病机制,辨证关键在治痰。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外因是邪,内因是虚,痰饮阻肺是标,肺脾肾功能失调是本。因老年人有其不同的生理、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