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水平比值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130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RP与Alb水平,计算CRP/Alb(CAR),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高CAR组(H组)与低CAR组(L组)。分析CAR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曲线对生存率进行分析,应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H组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更深、淋巴结转移率更高、TNM分期更晚、BorrmannⅢ、Ⅳ型所占比例更多;H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19.72%)与无病生存率(14.08%)均显著高于L组患者(OS:35.59%;DFS:20.34%)(P0.05);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与术前CAR是影响胃癌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AR升高,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A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HBV-ACLF患者的医疗记录。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预后因素。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AUCROC)比较预测价值。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炎症标志物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研究人群的30 d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87名HBV-ACLF患者,其中生存组51例,死亡组36例。生存组的LMR高于死亡组,NLR和CAR低于死亡组(均P<0.05),而PL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CAR与30 d生存率独立相关。以NLR=6.99和CAR=0.79为临界值,NLR-high+CAR-high组的30 d生存率低于NLR-low+CAR-low组。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预后潜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诊断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3例成年G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与CAR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两种炎症-免疫标志物的对患者总生存率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NLR、CAR及NLR-CAR评分与GBM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临床变量并构建预测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CAR的最佳截断值为0.06,AUC为0.710 (95%CI:0.619~0.802),而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23,AUC值为0.696 (95%CI:0.596~0.796)。生存分析表明治疗前高CAR(χ2=7.964,P=0.005)与高NLR(χ2=15.625,P<0.001)均与GBM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评估、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就诊的134例晚期NSCLC患者,对比化疗前后、不同疗效NSCLC患者CTC、NLR水平;收集患者预后1年生存情况,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CTC、NLR在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CTC数量减少,NLR水平下降(P<0.05);治疗后有效组CTC数量、NLR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预后生存组CTC数量、NLR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临床分期Ⅳ期、吸烟、有远处转移、CTC及NLR升高为晚期NSCLC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C、NLR联合检测预测NSCLC患者预后死亡价值更高(P<0.05)。结论 联合检测CTC及NLR更有利于评估NSCLC患者疗效、预后,可更好的指导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判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的200例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至少2年的生存随访,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按照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各组入院24 h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 count,NEU)及淋巴细胞计数(ly mphoc y te count,LYM)并计算两者间比值(NLR)]、肌酐、尿素氮、胆红素、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并以Kaplan-Meier法绘制观察指标不同水平下的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各指标提示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NLR,CRP,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尿素氮、肌酐、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P0.01),高于肌酐(AUC=0.716)、中性粒细胞计数(AUC=0.655)、肺动脉收缩压(AUC=0.652)及CRP(AUC=0.643)。当NLR截断值为4.7时,其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72.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LR值水平较高组预后明显差于水平较低组(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NLR是提示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0.05)。结论:NLR水平与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预后呈明显相关;NLR水平越高则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后病理确诊胃癌患者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2.8,n=165)和高NLR组(≥2.8,n=6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高NLR组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清蛋白低(P0.05)。高NLR组1年、2年及5年OS低于低NLR组(75.8%、60.6%、48.5%vs 87.9%、77.6%、61.2%,P=0.039);高NLR组中位DFS短于低NLR组(16个月vs 49个月,P=0.000)。Cox单因素分析显示:高NLR、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年龄大、低清蛋白是影响OS及D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TNM分期、NLR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P=0.024)结论:术前NLR是影响胃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OS的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2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直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相关数据,电话随访明确每个患者的生存状况、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ROC曲线确定NLR最佳临界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肿瘤最大径、白蛋白、血红蛋白(Hb)、血糖、OS、PFS等临床数据,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A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根据ROC曲线,NLR的cut off值为2.479,按NLR2.479和NLR≤2.479将患者分为两组,高NLR组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NL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糖水平高于低NL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的PFS为6(2.25,18.00)个月,OS为18.5(7.50,29.75)个月,而低NLR组PFS为31.5(19.25,74.25)个月,OS为42(25.75,74.2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本组发现高NLR组发生转移的概率高(HR=7.402,95%CI:1.662~32.963),且死亡的风险大(HR=13.713,95%CI:1.287~146.093)。结论 NLR高低对于AC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bg) 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评分(COF NLR)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具有完整信息的122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COF NLR评分原则分为3组:COF NLR0分 49例,COF NLR1分41例,COF NLR2分32例。根据患者术前的Fbg及NLR水平,构建新的COF NLR参数。χ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Kaplan 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 rank法进行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前COF NLR水平与性别、分化程度、肿瘤位置、T分期、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Fbg、NLR水平、COF NLR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COF NLR(P<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患者术前COF NLR水平升高与肿瘤进展具有相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COF NLR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肿瘤进展及预后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1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LR、NLR、GSTP1、SCC-Ag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患者血清PLR、NLR、GSTP1、SCC-A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LR、NLR、GSTP1、SCC-Ag预测NSCLC患者随访3年死亡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LR、NLR、GSTP1、SCC-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患者血清PLR、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3 cm的患者血清PLR、NLR水平均高于肿瘤最大径3 cm的患者,TNM分期为Ⅱ期的患者血清PLR、NLR水平均高于TNM分期为Ⅰ期的患者,随访3年死亡患者血清PLR、NLR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的患者血清GSTP1、SCC-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Ⅱ期的患者血清GSTP1、SCC-Ag水平均高于TNM分期为Ⅰ期的患者,随访3年死亡患者血清GSTP1、SCC-Ag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LR、NLR、GSTP1、SCC-Ag联合检测预测NSCLC患者随访3年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95%CI:0.752~1.000),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94.9%,准确度为85.9%。结论血清PLR、NLR、GSTP1、SCC-Ag联合检测对NSCLC发病、进展及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比例与临床病理及预后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例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采用ROC曲线法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比值(NWR)、淋巴细胞与白细胞比值(LWR)、单核细胞与白细胞比值(MWR)最佳截断值,依此将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函数,不同分组患者的生存函数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性别、年龄、症状、T分期、N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确定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高NLR组患者的肿瘤浸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和TNM分期晚。高NWR组患者的肿瘤浸润深、TNM分期晚。高NLR(χ~2=34. 21)、高MLR(χ~2=27. 77)、高PLR(χ~2=9. 23)、高NWR(χ~2=11.09)、高MWR(χ~2=5.86)和低LWR(χ~2=25.48)均与胃癌远期预后不良有关(P0.05)。经COX回归:LWR是影响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57,95%CI:0.258~0.494,P0.05)。结论炎性指标与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且LWR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白介素-2(IL-2)水平对浸润性膀胱癌(IBC)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86例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术前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NLR、CA19-9、IL-2水平)、手术相关情况,分析NLR、CA19-9、IL-2水平与I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期相关性。结果肿瘤直径3cm、分级高级、分期T1期、出现肿瘤转移的IBC患者NLR、CA19-9、IL-2水平依次高于肿瘤直径≤3cm、分级低级、分期Ta期、无肿瘤转移IBC患者NLR、CA19-9、IL-2水平(P0.05);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肿瘤转移、NLR、CA19-9、IL-2水平是影响IBC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NLR、CA19-9、IL-2低表达患者OS、PFS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术前NLR、CA19-9、IL-2水平与IBC患者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肿瘤转移及预后呈相关性,这可为IBC患者早期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骨肉瘤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0—2018年宜宾市2所综合医院92例骨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患者临床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和NLR预测患者预后的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50(23, 61)个月;随访期内发生死亡47例(51.09%),患者5年生存率为51.09%。PNI和NLR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7和0.788,最佳截断值为46.35和2.10。Cox回归模型显示,诊断时有转移和PNI<46.35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HR(95%CI)]分别为4.361(2.021~9.410)和15.361(5.797~46.118); NLR<2.10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其HR(95%CI)为0.781(0.631~0.967)。诊断时有转移和无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26%和81.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术前血液学相关指标与喉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 0 2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分为高NLR组(n=37)与低NLR组(n=6 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凝血指标、5年总体生存率及影响患者生存率、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NLR组在肿瘤分型、分化程度、T分级、N分级及临床分期等方面,与高NL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显著高于低NLR组(P0.05);高NLR组纤维蛋白原(f ibr 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显著低于低NLR组(P0.05)。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为86.15%,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为54.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肿瘤分型、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T分级、N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肿瘤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分级、N分级、临床分期、N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血液中NLR3.2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199,CA-199)、癌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无进展组21例和进展组59例。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NSCLC进展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前分期与外周血NSE、CA-199、CA-153的关系;Kaplan-Meier法描绘2年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survival,DFS)曲线。结果 肿瘤TNM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和NSE、CA-199、CA-153高水平为影响NSCLC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TNM临床分期NSCLC患者外周血NSE、CA-199、CA-153水平差异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访民航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胃癌患者,并建立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应用ROC曲线方法确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的最佳截点,根据最佳截点值,把患者分组为高NLR组和低NLR组,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应用Cox风险模型对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NLR组及低NLR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9.7%和6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6.542,P=0.000)。疾病诊断时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NLR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为2.178、1.913及2.068。结论NLR与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NLR较高患者预后较差,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NLR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和预后不良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性的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NRL评估aSAH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OR=2. 136)、NLR(OR=1. 257)、血糖(OR=1. 364)、神经系统并发症(OR=3. 251)是aSAH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P <0. 01);ROC曲线分析显示,NRL评估aSAH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814(P <0. 01),最佳截断值为10. 92,灵敏度为80. 00%,特异度为71. 82%,约登指数为0. 518。结论 Hunt-Hess分级、NLR、血糖、神经系统并发症是aSAH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NLR对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营养相关指标预后营养因子(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白蛋白、血红蛋白对直肠癌患者预后意义.方法: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不同水平PNI、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水平PNI、NLR对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结果:NLR、PNI、肿瘤分期及术后化疗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NLR、PNI及肿瘤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NLR与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有关,PNI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肿瘤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有关,高PNI、低NLR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显著长于低PNI、高NLR患者.结论:PNI、NLR是直肠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直肠癌术前高PNI、低NLR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型NK/T淋巴瘤(ENKTL)患者放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1例初治ENK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ROC曲线确定NLR阈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5. 5)和高NLR组(NLR≥5. 5),分析两组临床特征,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低NLR组累计生存率高于高NLR组(P 0. 05)。治疗前外周血NLR≥5. 5与国际预后指标(IPI)、韩国预后指标(KPI)及NK/T淋巴瘤预后指标(PINK)均不是P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NLR危险比(HR)值高于IPI、KPI、及PINK。结论治疗前外周血NLR是ENKTL的简易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NLR)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后病理确诊胃癌患者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2.8,n=165)和高NLR组(≥2.8,n=6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l,DFS),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高NLR组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清蛋白低(P<0.05)。高NLR组1年、2年及5年OS低于低NLR组(75.8%、60.6%、48.5%vs87.9%、77.6%、61.2%,P=0.039);高NLR组中位DFS短于低NLR组(16个月vs49个月,P=0.000)。Cox单因素分析显示:高NLR、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年龄大、低清蛋白是影响OS及D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TNM分期、NLR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P=0.024)。结论:术前NLR是影响胃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OS的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AFR)及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prealbumin ratio,FPR)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预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FR和FPR的最佳分界值,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AFR和FP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FR,FP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好(P<0.05)。术前AFR和FPR均与年龄、大体类型、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无明显关联(P>0.05)。低FPR水平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高于高FPR水平患者(P<0.05);高AFR水平患者的OS明显高于低AFR水平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化疗、AFR、FPR、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化疗、pAlb、FP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FP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成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必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