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健  孙语鸿 《建筑与文化》2016,(10):177-179
清代辽沈地区在园林艺术和园林文化方面的积淀较弱,但所表现出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却十分独特,既有北方寒地园林的景观特点,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风韵。文庙的建筑与装饰、具有地域特点的园林植物、季相景观和当地建筑材料等,这些要素构成的清代辽沈地区园林,深受中原地区传统的建筑与园林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显示出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而言,独特的文化更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内涵。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俗特色。研究结合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灾后重建规划,从呵护民族文化、尊重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阐述规划过程中关注少数民族地域环境、风土人情和建筑风貌的重要性,从文化、活力和发展的角度提出设计方法与途径,通过规划结构、空间形态、水系景观、建筑形式及细节表现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继承和发扬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以期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及生活理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民居建筑并未随时代发展丧失自身特色,仍保留独特风格.研究基于上述背景,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对比朝鲜族和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分析延边地区传统民居特点,以对其民居文化进行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民族元素文化的重要性。建筑物的室内设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基石也是发扬和弘扬地方民族元素的重要内容。本文先介绍西南少数民族的特色元素,将其创新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传承西南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一个民族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就需要有独特的民族元素和特色,地域文化就是中国民族特色的亮点和符号。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融入独特的少数民族元素和特色表现地域文化的特色的重要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小城镇,彰显民族特色,发扬民族传统,是民族小城镇景观塑造的关键所在。打好民族这张牌,才能在纷繁的小城镇中塑造出独特的形象,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避免落入干城一面的俗套。少数民族型小城镇在塑造景观形象特色上也有大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小城镇的规模适中,尺度宜人,适合塑造特色景观,营造人的尺度和空间。小城镇更多结合山水自然元素,能有力地表达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等物质、精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小城镇文化构成比较单纯,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突出反映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创造出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建筑。随着西方建筑文化、思潮的传入,中国现代设计在设计时或多或少会受到西方各种建筑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为了体现本民族的特色,中国设计师在通过民族建筑元素与西方设计理念的融合,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文章分析了昆明现代建筑中屋顶、颜色、装饰等建筑特色以及云南的现代建筑中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特色建筑元素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聚居于川西高山峡谷地区的藏羌民族,处于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互相冲撞又互相整合的"藏彝走廊"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使其民居聚落与民居建筑强烈地表现出其民族地域属性,成为独具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景观。"5.12"地震之后的灾后重建中,如何传承当地独特的地域建筑景观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理县甘堡藏寨重建案例入手,站在地区建筑学的立场上进行反思,试图阐释尊重文脉,尊重本土精神,尊重民族习俗的方法和通道,期望对于我们今后的民族村落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纵观国内外滨海地区的城市设计实践,以下3个方面对滨海地区的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即,鲜明的海洋文化主题、差异化的海岸利用模式和独特的建筑景观风貌.通过研究海洋文化,策划特色鲜明的主题功能是塑造独特城市风貌的内在核心;通过研究海岸形态类型、滩涂类型、水体类型及利用方式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的海岸利用方式是塑造独特城市风貌的基础;城市空间尺度、城市轮廓线、建筑和景观风貌等方面是塑造独特城市风貌的外在表象.构建有特色的滨海地区城市风貌不仅要在总体上深刻理解有形和无形的资源特征,最大限度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而且要在建筑和景观等细节上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强化城市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渤海国存在于公元669-926年,是与唐朝约同时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主要政权。渤海国建筑文化的源头肃慎系,历经鼍褐、渤海、女真、满清,形成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发展的一条清晰的脉络。表现出独特的东北地区边缘建筑文化特点。本文对其特色鲜明的建筑遗迹文化区进行考察整理,重点把握渤海国建筑文化边缘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研究如何将渤海文化、女真文化、满清文化同肃慎系绑定起来,建立一条可供开发保护的建筑文化发展脉络。将渤海国建筑遗存从东北亚文物考古界拉到更多人的视线前,从而完成对其建筑特色的认识提取和研究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娜  许从宝  梁玥琳 《华中建筑》2007,25(11):129-131
旅游发展驱动的少数民族建筑景观的变迁,是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的重要表现.文章通过对九寨沟树正寨的实地问卷与深入访谈调查,分析了居民和游客对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迁的感知,认为居民对藏寨建筑景观的特色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保护没有得到重视,而游客也缺乏对真实藏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旅游地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重在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精华,增强当地居民的自我认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和管理,培养主人意识,形成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同时还需要深化旅游地的管理,以引导为主,积极应对经济水平提高以后居民对生活环境改造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区传统建筑在翼角处理上有别于北方清代官式建筑以及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具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和营造风格,还特别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构件——虾须。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地域 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分析,探究四川地区特色建筑构件与营造技术的源 起、应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43-51
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容易受到影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广西富川凤溪瑶寨,一个拥有独特的瑶族风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的瑶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等让民族传统文化活起来,有效地提升了凤溪瑶族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也对当地瑶族民族文艺、生活习俗、建筑文化等方面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要积极化解乡村旅游发展给少数民族旅游地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保护和开发凤溪瑶寨民族文化、丰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路径,使凤溪瑶寨走上一条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赵梦琪 《城市建筑》2014,(14):280-280
少数民族地区景观建筑的设计是区域旅游景观发展的重要一环,一个民族的传承与发展对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让民族地区景观建筑的规划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这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四川建材》2017,(12):59-60
华夏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孕育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各民族历经千年的变迁和地域原因形成了北方、吴、赣、湘、粤、闽北、闽南以及客家的八大民系,而客家是八大民系中具有少数民族特征且影响深远的重要支系,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客家人的身影。据相关资料表明,截止2013年末,江西省赣州客家人超过800万人,九江客家人有16万人,江西客家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其建筑、风俗、饮食、艺术等均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3)
随着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要求更加严谨、丰富,并针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对于广西来说,是壮族的聚居地,也是祖国的南疆,广西的少数民族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以及风土人情,这些民族文化是急需整理与传承,同样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广西民族舞蹈文化的发扬有一定的责任,并且通过田野考察和研究将淳朴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舞蹈进入高校课堂,对于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的艺术工作者应对于广西民族文化有适当的思考,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探索来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与高校立足点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园林》2019,(9)
本文选取滇西南地区知名度较高的12座古茶山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古茶村落景观资源丰富,围绕村落内外的生态环境、茶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环境形成了古茶村落的景观特色。村落景观在发展中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茶文化特色,兼具自然生态、科学研究、旅游经济、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价值,具备了发展茶生态旅游的条件,如何保护和开发好古茶村落的景观特色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传统建筑式样、村寨风貌以及民族文化等多方面都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文章以同乐村为例,介绍少数民族特色村落保护方法以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