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威 《水利电力机械》2007,29(11):1-5,7
黄埔发电厂#6发电机转冷水铜离子含量超标,通过对缺陷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二级水封的特性对溢出的转冷水进行回收并利用化学凝结水处理去除溶出的铜离子,通过控制转冷水的pH值最终减缓铜管的腐蚀.  相似文献   

2.
铜管在经济适用小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峰  蔡勇 《给水排水》2002,28(8):68-69
铜管具有强度大、韧性好、延展性强的特点。结合铜管在经济适用小区的应用 ,介绍了铜管的选择、接口方式的选择以及安装注意事项 ,并提出了铜管使用中的计算标准和相关附件的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筑铜水管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碧文 《给水排水》2004,30(2):83-83
在建筑用铜水管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铜水管的应用和生产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1 铜水管的磷含量 铜管化学成分中的磷,不但能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能,而且对确保焊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铜管的生产过程中要确保铜含量大于99.90%,磷含量在0.015%~0.04%之间,否则会影响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青岛市2007年9月-2008年8月农村供水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指标评价法,评价了青岛市农村供水的水质状况、分析了污染程度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农村供水普遍存在硝酸盐氮、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和微生物等含量超标现象。结合调查数据和农村供水工程的情况,查明了影响农村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为:农业活动的非点源污染、自然地质构造以及部分乡镇自来水厂设施不良或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5.
在直饮水系统环境中使用电化学方法在铜管表面加速沉积了一层碳酸钙水垢,结合计时电流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Ca2+离子浓度、表面粗糙度和沉积时间对水垢沉积速率、成核机理、形貌结构、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越高,沉积速率越快,碳酸钙构型逐渐由方解石变为球文石。表面粗糙度越大,沉积时间越短且晶体的不均匀性增加,抛光处理的铜具有明显的连续成核机制。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表面逐渐被水垢层完全覆盖,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铜管的耐蚀性能先下降后上升。  相似文献   

6.
水工混凝土渗透溶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工混凝土的压力渗水规律,渗透水样钙离子浓度、pH值变化以及渗透溶蚀作用下混凝土性能衰减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的水工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溶蚀能力,有自愈特性;溶蚀早期,钙溶出量与渗水量呈线性关系,渗透水钙离子浓度、pH值和电导率稳定于某一范围;混凝土性能衰减与氢氧化钙溶出率可进行线性拟合,氢氧化钙溶出5.13%,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下降2.24%、7.95%和4.10%,其中,劈拉强度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于微污染原水,常规工艺处理难以满足出厂水水质要求。考察了致密型纳滤中试装置对微污染地表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效果,探索了膜污染机制,优化了膜污染的化学清洗方法。中试结果表明,致密型纳滤系统能高效去除无机盐离子和溶解性有机物,其TOC去除率可达94%,出水电导率降低87%。膜污染主要由无机结垢和有机污染组成,前者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后者为多糖和蛋白质。对化学清洗方法的优化结果表明,盐酸(pH=2)结合EDTA(pH=12,5 mmol/L)清洗可以有效恢复膜通量至初始水平。该中试装置运行成本为0.63元/m3,建议在实际运行中,可将膜过滤出水和常规工艺出水进行混合作为供水,以达到降低运行成本且保证供水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铜管在建筑中安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林广  黄俊 《给水排水》2002,28(12):76-78
介绍了铜管在建筑中的安装技术 ,并根据铜管在建筑中的安装顺序强调了引入管、干管、立管、横支管的施工技术要点。还提出了铜管的施工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9.
吹脱法去除铜氨络合废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含有铜氨络合离子([Cu(NH3)4]2+)的废水,采用吹脱工艺去除其中的氨氮污染物。理论分析了溶液的pH、铜氨络合离子浓度与游离氨在总氨氮中所占比例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研究了pH、气水比和过塔风速对吹脱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5℃,铜氨络合废水起始氨氮浓度200mg/L,气水比4000,pH≥10.8时,经循环吹脱后,氨氮去除率达96%。  相似文献   

10.
铜管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真杰 《给水排水》2002,28(1):104-105
铜管具有耐热 ,耐火 ,使用寿命长 ,对人体健康无害 ,安装方便等特性。分析了铜管在我国及国外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对铜管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管道安装是保证安装饮水供水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地区饮水供水工程施工的关键.供水管道的安装与施工对于供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输送水资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区域用水现状,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来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管道安装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供水部门应全力展开对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的研究.要结合山西省...  相似文献   

12.
以壳聚糖纤维为吸附原料,纺制成壳聚糖纱线,测试壳聚糖纱线的抗菌性能。探讨了壳聚糖纱线对铜离子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铜离子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结果显示,壳聚糖纱线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9%以上。可用Langmuir等温线拟合,纱线对铜离子的吸附是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的自发放热反应,最佳吸附时间为90 min,达到吸附平衡时的时间为180 min,最佳的吸附pH为5,最适的吸附温度为25℃。在正交试验中,铜离子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最明显,溶液pH对吸附效率的影响最显著。最优的吸附组合为铜离子浓度为150 mg/L,pH为3,温度为15℃。对壳聚糖纱线吸附铜离子前后的材料用SEM、XRD、DSC、FT-IR进行了表征,分析其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3.
谢兵 《给水排水》2007,33(10):102-103
铜管具备高强度、耐腐蚀、表面光滑等特性,因而在室内给水、供热和制冷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薄壁铜管的弯管工艺是铜管安装的重要技术之一.铜管安装时,能够直接弯曲的就不使用弯头连接,对于管径≤28 mm的铜管,用相匹配的弯管器,能弯曲成0~180°的任意角度,如图1所示.采用弯管工艺连接,可以节约管材,减少管件、焊点及漏水隐患,从而提高安装质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长湖水库水质变差造成机组各部位冷却器换热铜管堵塞的隐患,将一种新型胶球在线清洗技术应用到技术供水系统中,在总供水管处自动投入自旋转胶球,胶球均匀随机投入各冷却器铜管起到清洗铜管内壁的作用,通过实际应用实践,消除了隐患。  相似文献   

15.
石挺 《陕西水利》2009,(5):93-94
针对大多数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缺乏PVC-U管道施工和维护基础知识的现状,结合多年供水工程建设经验及有关技术规范,将城乡供水工程中的PVC-U供水管道的安装与维修方法进行了总结提炼,供广大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散式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西南岩溶山区农村的人畜用水困难,但是水质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主要有感官性状明显、pH值呈碱性、主要离子浓度超标、细菌总数超标等.为此,需从改进供水工程、采取化学净化措施、注意用水卫生、加强水资源监管等方面对水质进行保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17.
结合长昆客专某隧道弃渣经雨水淋溶后,有重金属污染物析出。经水质检测及矿物元素分析,淋溶试验研究,分析出pH对浸泡出的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和淋溶水污染物浓度的衰减变化,根据检测结果推断污染原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曹妃甸工业区供水工程采用了钢质管道,此文结合供水工程建设实践,对钢质管道预制防腐施工过程及施工中对已预制防腐的钢管材在吊装、运输、现场存放、安装施工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陆彬 《给水排水》2023,(9):69-76
海水淡化水由于基本去除了碱度、硬度而不稳定、缓冲容量低。山东某海水淡化厂矿化站出水引入地表水后由水厂供水泵房送入市政公共供水管网,由于海水淡化水的水质特性和保护输配水管网的要求,同时满足生活饮用水的健康要求,需采取矿化措施增加碱度、硬度。基于运营管理方便、矿化水水质稳定可靠的原则,采用矿化溶解池增加淡化水碱度、硬度。研究采用了矿化溶解池的数学模型,揭示了矿化溶解池内碱度、钙硬度、溶解性无机碳、pH及CCPP随淡化水CO2投加浓度、矿化溶解池结构参数的变化,基于需满足的水质稳定标准,还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药剂及填料消耗成本。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水库大坝的溶出性腐蚀严重影响大坝的稳定和安全。采取实地考查取样、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内35座混凝土水库大坝的溶出性腐蚀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内大中型水库大坝遭受不同程度的溶出性侵蚀,低HCO3-浓度的环境水是导致混凝土腐蚀的重要因素。在环境水HCO3-浓度低时,混凝土及填缝灌浆水泥基材料的组成、配合比、施工质量及养护时间对防止大坝的溶出性腐蚀起关键作用。近年来进行过除险加固的部分水库大坝仍存在较严重的溶出性腐蚀,亟需对混凝土中钙离子的迁移动力、微观溶出机理及抑制溶出腐蚀的途径等溶出性腐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