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ightRope钛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本科采用TightRope钛板固定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0例患者:女性12例,男18例;记录患者有无内固定失效、伤口感染、内固定排异反应情况;术后6个月参照肩关节Karlsson和Constant-Murley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伤口感染、内固定排异反应,术后6个月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评价:优良23例,满意7例;术前、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比研究关节镜下与切开术式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郑州颐和医院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治疗)和对照组(接受Steven Struhl切开术式各50例。对比两组术前一般资料、两组术前与术后12月喙锁间隙及肩锁间隙数值;两组术后12月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喙锁间隙及肩锁间隙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月喙锁间隙及肩锁间隙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月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疼痛、日常活动、活动范围、肌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术式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相比,关节镜治疗疗效肯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联合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2例新鲜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19~54岁,中位数32.5岁。左侧8例,右侧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中位数3 d。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联合指骨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术后3个月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1±0.4)分,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168°±5°),未发生肩锁关节再脱位。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6例、差2例。结论: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联合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固、肩关节功能恢复好,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喙锁螺钉与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V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方法将收治的28例RockwoodⅢ~V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4例,分别采用喙锁螺钉治疗和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采用Constant评分和自我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对两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6~25个月的随访,平均12.6个月,术后Constant评分和自我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Constant评分和自我评分双Endobutton钢板组为(89.8±8.3)分和(85.7±7.3)分,喙锁螺钉组为(78.0±10.3)分、(71.8±9.7)分,两组比较,前者高于后者.术后3个月两组影像学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V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优于喙锁螺钉治疗,其通过解剖方式重建喙锁韧带将成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 Ⅲ型应用锁骨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3例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 Ⅲ患者,应用锁骨钩固定方法,观察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5)min,出血量(80±10)ml。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已经复位,手术切口均无感染的情况,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现象。术后5个月复诊,肩关节运动恢复良好。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6%。结论: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目前技术成熟,预后效果良好,其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能够早期恢复,是临床常用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肩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3.5岁;所有患者为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1~4d,平均2.5d,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及疗效评定。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月;术后复查X片,所有病例肩锁关节完全复位。未发现感染、内固定失效、内固定排异反应、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术前、术后VAS评分,Constan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操作方便,是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采用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9~45岁,中位数31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左肩3例、右肩10例。按照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型,Ⅲ型10例、Ⅴ型3例。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20个月。肩锁关节复位及固定情况良好,至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半脱位或复发性脱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肩锁关节移位距离由术前(-6.4±5.1)mm恢复至(-5.1±5.1)mm、(-5.3±4.9)mm、(-4.7±5.2)mm,喙锁间距由术前(21.6±2.3)mm恢复至(10.4±2.5)mm、(10.1±3.3)mm、(10.3±2.9)mm,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由术前(28.7±3.5)分增至(87.2±5.3)分、(86.8±4.2)分、(87.6±4.9)分,欧洲肩关节协会Constant评分由术前(24.9±7.2)分增至(93.3±3.5)分、(94.1±2.9)分、(93.7±2.1)分。结论: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及Ⅴ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及Ⅴ型)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4例;左肩15例,右肩9例;年龄26~45岁,平均(34.12±2.3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5 d,平均(4.75±3.42)d;按照Rockwood分型方法,Ⅲ型4例,Ⅴ型20例。均通过肩关节镜辅助下行带袢钢板固定治疗。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均未出现肩锁关节再脱位。根据Karlsson分级评分:优22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X线片示24例患者均复位稳定,肩锁关节对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使用带袢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及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微创、无需二次手术及固定效果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锚钉修复Rockwood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4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锚钉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15例病例,在肩关节镜下,用锚钉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复查X线片,评估肩锁关节复位固定情况。术后随访评估肩锁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5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8.6个月(3~16个月)。1例术后2个月肩关节僵硬,上举、外展受限。2例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肩锁关节疼痛,上举肩关节时明显。1例喙锁韧带钙化。优6例,良5例,差4例,优良率为73.3%。结论:关节镜下锚钉修复Rockwood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为避免并发症,严格掌握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按照先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失败,再考虑手术治疗,而且需注意手术的具体操作及术后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采用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8~60岁,中位数31岁。均为单侧肩锁关节脱位,左侧5例、右侧6例。Rockwood分型,Ⅲ型8例、Ⅵ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肩锁关节复位及固定情况良好。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复发性脱位、内固定物松动及肩峰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治疗前患肢上举105.8°±6.52°,末次随访时患肢上举175.45°±5.22°。Constant-Murley评分治疗前为46.8±4.5分,末次随访时为96.3±3.9分。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治疗前为3±1.2分,末次随访时为1±1.1分。结论: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以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作者自2000年5月至2007年5月,分别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和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均为RockwoodⅢ型^[1]以上),术后患肩功能恢复满意。为了比较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和锁骨钩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以上)的疗效。现作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1~64岁,中位数34.5岁。按照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型,Ⅲ型17例、Ⅳ型9例、Ⅴ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48 h,中位数24 h。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随访观察肩关节复位、疼痛、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5.48±8.59)min,住院时间(4.28±0.38)d,住院费用(14 990.37±689.39)元。术后2 d 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复位情况良好。3例失访,其余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中位数15个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前(2.01±0.14)分,术后3个月(1.45±0.19)分、6个月(1.19±0.20)分、12个月(0.94±0.12)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71.23±7.76)分,术后3个月(80.41±6.38)分、6个月(90.12±10.03)分、12个月(95.19±9.41)分。术后12个月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综合疗效,优14例、良11例、可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断裂或脱出、肩锁关节再脱位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结论: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以有效减轻肩部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复位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改良单袢纽扣钢板技术用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4例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基于自主设计的专用瞄准器的改良单袢纽扣钢板技术进行治疗,计算患者的手术时间、锁骨下方至喙突上方距离(复位丢失量)以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平均手术时间为(51.72±6.44)min;术前Constant评分为(59.05±4.74)分,术后6个月Constant评分为(91.45±3.63)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复位丢失量为(7.04±1.26)mm,术后6个月复位丢失量为(8.32±1.42)mm,平均复位丢失量为(1.57±0.54)mm.结论:改良单绊纽扣钢板技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时疗效好,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步骤简化、操作更简便等优势,是治疗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Endobutton结合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标准化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改良Endobutton结合锚钉双重解剖重建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的患者,术后制定系统的标准化的康复与护理方法,定期随访,并采用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SST问卷评分,评定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VAS、ASES及Constant-Murley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平均上举约(165.62±15.50)°,外旋(45.18±9.26)°。优良率93.7%(30/32)。结论: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改良Endobutton结合锚钉双重解剖重建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术后系统的标准化的康复与护理对肩关节功能恢复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导向器辅助下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及中医辨证分期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Rockwood分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6例分为接受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分期治疗的观察组各18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4.4%,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FMA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及中医辨证分期治疗Rockwood分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优于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修复肩锁韧带克氏针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Karlsson的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A级42例,B级8例,C级0例。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崔晏君  李楠 《中医正骨》2012,24(3):36-39,42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的常见损伤,大多数Rockwood Ⅰ、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而RockwoodⅣ、Ⅴ、Ⅵ型和部分Ⅰ、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肩锁关节固定、喙锁间修复及其他方法3类.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经济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还可以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利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好,将成为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ARS人工韧带锚钉内固定重建喙锁韧带配合舒筋活血汤治疗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所有患者采用LARS人工韧带锚钉内固定重建喙锁韧带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口服舒筋活血汤,每日1剂,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优良率为96.8%,优于对照组的87.1%(P0.05);2组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ARS人工韧带锚钉内固定重建喙锁韧带配合舒筋活血汤治疗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可有效维持肩关节稳定性,减轻术后肿痛,有利于配合早期康复锻炼,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诊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根据L’l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患者的患侧肩关节与健侧肩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分析及比较研究。结果本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13d;术后X线平片检查显示无肩锁关节复发脱位或移位。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无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感染现象;患侧肩锁关节功能与健侧(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接钢板治疗Tossym型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袢双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带袢双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35岁;左侧21例,右侧1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观察患者术后肩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末次随访时,依据Karls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中位数21个月。双肩外形对称,肩关节外展、内收、上举、后伸功能改善。参照Karlsson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6例、良10例、差1例。术后并发乳糜漏1例,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持续强负压吸引、饮食控制、静脉营养支持及补充水、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后,引流液明显减少,未再发生切口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口服抗生素及局部换药治疗后,切口愈合;并发喙突下纽扣钢板移位1例,未作特殊处理。结论:采用带袢双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重建喙锁韧带,维持肩锁关节的稳定,有利于肩关节外形和功能的恢复;但手术操作时应细致、认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