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88名空军飞行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空军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咨询和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健康疗养的飞行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SCL-90)测评,将结果与中国人常模、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年龄、总飞行时间和婚姻状况维度上的特点。结果①有19.4%的飞行员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②飞行员SCL-9090得分总体低于中国人常模和军人常模。20~29岁、30~39岁各因子分低于军人常模。③不同婚姻状况飞行员SCL-90躯体化因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6,P<0.01)。④总飞行时间与SCL-90躯体化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r=0.115,P<0.01)。⑤不同年龄组飞行员SCL-90躯体化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6,P<0.01)。结论空军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并呈现明显的年龄、总飞行时间和婚姻状况特点。  相似文献   

2.
潜艇艇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澄  杜筱丽 《人民军医》2005,48(10):564-565
目的:了解潜艇艇员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6名潜艇艇员进行团体测评,并与全国青年常模、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除人际关系因子外,潜艇艇员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P%0.01);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恐怖等3个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摸(P〈0.05,P%0.01)。结论:潜艇艇员心理健康状况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陆、海军直升机飞行员疲劳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选择陆军某部直升机飞行员71例为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组,海军某部直升机飞行员44例为海军直升机飞行员组,同一驻地某部军官96例为某部军官组。采用疲劳评定量表-14(FS-1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疲劳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海军直升机飞行员组疲劳总分、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组和某部军官组(P〈0.01);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组疲劳总分、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分值与某部军官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高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P〈0.01);海军直升机飞行员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某部军官组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值均娩著或非常显著低手中国成人常模(P〈0.05,P〈0.01);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海马:直升机飞行员组(P〈0.05,P〈0.01);除恐怖因子分值外,某部军官组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海军直升机飞行员组(P〈0.05,P〈0.01);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某部军官组(P〈0.01)。结论: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疲劳程度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飞行员在飞行事故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在事故后1周内进行测评,与飞行员平时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 check list-90,SCL-90)心理健康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分析不同年龄(30岁为界)、不同婚姻状况的飞行员各因子分值。结果与飞行员平时SCL-90结果比较,事故后总分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敌对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平时(P<0.01),其他因子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以下飞行员其恐怖因子分值升高,与平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因子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以上飞行员其敌对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平时(P<0.01),其他因子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已婚飞行员其各项因子分值事故前后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行事故后,飞行员敌对因子分值有所增高,提示飞行事故后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有所降低,年龄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婚姻状况则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警某部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维护护士心理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CL-90和SCSQ对武警某部医院94名护士进行测查。结果(1)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敌对、恐怖、偏执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军人护士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合同制护士(P〈0.05),其余各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2)护十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全国常模(P〈0.01),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全国常模(P〈0.01)。本院合同制护士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地方某医院合同制护士(P〈0.05),消极应对方式极显著低于地方某医院合同制护士(P〈0.01)。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军人护士的躯体不适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住院飞行员116例进行测评;将其中行下腹部、会阴部手术60例,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0例,观察两组血压、心率、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药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恢复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飞行员SCL-90测评部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术后血压、心率、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术后镇痛评分、镇静药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心理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地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减轻飞行员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任红红 《民航医学》2000,10(3):13-15
目的 分析及评价我国民航飞行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建立维护和提高航红悄行员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采用三盲法测试的基础上,71名飞行员和对照时接受心理健康测验(PHI)测试。结果 航线飞行员在病态人格、焦虑水平,脱离现实方面顾着明显的差异,飞行员组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躯体化、兴奋状态、疑心和抑郁等分量表值方面两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论 航线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要低于民航地面人员,因此,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促进航线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无疑有助于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率,促进飞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预防心理疾病和临床心理卫生工作服务。方法运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某医院心理门诊498名首诊者测查,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求诊者七个临床分量表均值皆与常模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性别、年龄、婚姻、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多个分量表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求诊者心理健康各量表得分都显著高于常模分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受教育程度都可能是影响求诊者心理健康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人员心理承受力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科学设置航空心理训练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军人心理承受力量表和军人心理疾病预测自评量表对482名现役空、地勤人员进行测评,包括研究组飞行人员242人,对照组地勤人员240人。并对采集的量表数据通过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对飞行人员组心理健康状况与空军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飞行人员组心理承受力较好且总均分高于地勤对照组(t=11。69,P〈O.01),但人际交往和家庭支持因子分低于地勤对照组(t=2.87、-3.54,P〈0.01);飞行人员组与军人心理疾病预测自评量表空军常模比较,心理健康总分均值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O.05),显示受测飞行人员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飞行人员心理承受力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相关性显著(r=-0.21,P〈0.01),提示心理承受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变量。年龄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心理承受力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80,P<0.01)。从回归分析结果可见,心理承受力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137,P〈0.01,R^2=14.7%)。结论心理承受力是影响飞行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中介因素,需在航空心理训练中依据年龄等不同因素设置项目加以训练,旨在通过增强飞行人员的心理承受力,不断提升飞行人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军人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取西藏高原军人1560名,进行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项目因子分显著增高(P〈0.01),除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因子显著降低(O.13±0.15/0.28±0.22、O.21±0.19/0.46±0.26,P〈0.01)外,其余4个因子显著高于军人常模;状态-特质焦虑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除人际关系外,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应对方式中的其余4个因子及状态、特质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对西藏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特质焦虑、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B=0.015、0.17、-0.42、0.21)。结论西藏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颈椎病飞行人员睡眠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选取正在疗养康复治疗的颈椎病飞行人员103例为观察组,健康飞行人员236例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问卷(MHI)对其睡眠、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充沛性、情绪稳定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敏感性、心理适应度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颈椎病飞行人员睡眠、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健康飞行人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军校学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某军校学员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军校学员490例进行测评。结果:某军校学员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和中国军校学员常模(P〈0.01)。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某军校学员部分人格特征存在差异(P〈0.05,P〈0.01)。16PF各人格因素与SCL-90总分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某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和中国军校学员常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卫生保障措施作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空军某飞行学院女歼击机飞行员16例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男飞行员、军校女学员、中国军人常模以及中国成年人常模比较。结果女飞行员未检出阳性例数,男性检出阳性5例,占该院受调查男飞行员的31.3%,无因子分值≥3分者。男女飞行员之间恐怖因子分值没有差异(P>0.05);女飞行员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中国男飞行员、军校女学员、中国军人常模或中国成年人常模(P<0.01)。结论歼击机女飞行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优于男飞行学员,为其高难飞行课目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了解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原军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军人常模及全国常模比较。结果:高原军人SCL-90项目因子分值与全国常模比较,除人际敏感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项目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增高(P〈0.01);与军人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和敌对3项因子分值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杨春  赵汉清  过伟  高志勤  汪广剑 《人民军医》2013,(11):1263-126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某部新兵40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对照组)各20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新兵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某部新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P〈O.01);敌对、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P〈O.05,P〈O.01),而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不显著(P〉O.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分值,与中国新兵常模及中国军人常模差异均不显著(P〉O.05)。心理干预前两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值差异均不显著(P〉O.05)I观察组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军训后(P〈O.01);对照组军训后焦虑、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军训前(P〈0.05,P〈0.01),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O.05)。结论: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中国军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空军新毕业飞行员的心理状况,为提高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相应的心理卫生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名空军新毕业飞行员,在分配到部队前进行心理测评,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空军新毕业飞行员16PF基本人格因素中的乐群性、聪慧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七个因子与中国军人16PF总体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乐群性、聪慧性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SCL-90各症状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军校学员常模。结论空军新毕业飞行员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基本符合飞行员人格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海军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白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海军某陆战部队官兵284例进行心理评估,并与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陆战部队官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并多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结论:特殊作业环境对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一定影响。应采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等措施,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学成  胡光涛  宋航  朱艳  刘卉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1):1164-1167
目的探讨我国赴黎巴嫩维和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维和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和谐量表(SCC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相关因素问卷组成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81名赴黎巴嫩维和军人在执行维和任务第4个月时进行团体心理测验。结果(1)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5或P〈0.01),合理化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CC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SCCS常模(P〈0.05或P〈0.01)。(2)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状态、特质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成熟及混合性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无显著相关性。(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SCL-90总分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特质焦虑、情绪稳定性、自我刻板性。3个变量的决定系数R2=0.46(F=19.70,P〈0.01)。结论维和军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减少不成熟应对方式,保持适度可控焦虑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维和军人自我和谐度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谭红卫  杨延安  聂善建 《人民军医》2005,48(12):688-689
目的:调查坑道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部坑道驻训106名官兵进行测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坑道驻训官兵SAS和SDS总分值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军官明显高于士兵(P〈0.05;P〈0.0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明显高于其他学历者(P〈0.05;P〈0.01);抑郁现患率明显高于焦虑现患率。结论:坑道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驻云南不同军兵种心理健康状况及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驻云南的四组部队(1087名步兵,493名炮兵,490名装甲兵及487名武警)采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和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全军心理健康常模比较,除武警组各因子得分比全军常模低外(P〈0.01),步兵组、炮兵组、装甲兵组各因子得分均比全军常模高(P〈0.01)。且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成负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与心理健康成正相关。结论驻云南的不同军兵种有其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殊的情景应对方式,应针对不同的兵种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