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化妆品皮炎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俊 《华夏医学》2000,13(3):346-347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化妆品遍布全国,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化妆品皮炎逐渐增加,现就我站1996~1998年门诊所见有完整病历的化妆品皮炎52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性别 总病例数52例,其中男8例,占15.38%,女44例,占84.62%。1.2 年龄 按年龄组统计:16~20岁9例;21~30岁28例;40~55岁15例,发病年龄最大55岁,最小16岁,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这与中青年人使用化妆品较多有关。1.3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化妆品 共计21种,其中:具有营养护肤类化妆品共计有11种24例,有永芳增白霜3例、雅倩珍珠霜2例、玉兰油防…  相似文献   

2.
当今 ,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美容化妆品日渐为人民生活之所需 ,然而 ,化妆品皮炎亦日趋增多 ,笔者在皮肤科曾接诊有 8例患者应用不同品种的美容化妆品而致皮炎者。8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0~ 45岁 ;病程 1~ 2 0天 ;所用化妆品为 :去斑霜、皮肤漂白霜、珍珠去斑洁面乳 ,指甲油等。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搔痒 ,其皮损以红斑水肿、丘疹居多 ,少数患者出现水泡糜烂。全部病例经停用该化妆品 ,应用抗组胺药物和维生素 ,重者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皮损按一般接触性皮炎外用药 ,分别于 2~ 1 4天治愈。防护体会如下 :患病后应及时停用该化妆品引…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1998年5月以来,对化妆品皮炎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门诊观察与治疗,对其中部分患者做了斑贴检测,分析结果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使用化妆品后出现皮疹、红肿,符合下述诊断:1.化妆品斑试阳性;2.发生皮炎部位均涂过化妆品;3. 停用可疑化妆品后,局部炎症减轻;4.皮损表现为:红斑、红疹、水疱、痒,少数患者有渗出,刺痒灼烧感.其中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均为21-49岁,其中58岁以上者为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妆品皮炎的发病原因、临床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措施,为化妆品皮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化妆品皮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措施,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中痊愈23例,治愈率为88.46%,患者痒感消失,皮损症状完全消退;好转2例,好转率为7.69%,患者痒感显著减轻,皮疹症状明显消退;无效1例,患者瘙痒症状无变化,皮疹未消退。26例患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化妆品皮炎的防治不仅要密切注意敏感物质的检测以及临床药物治疗,还要加强对染发剂、护肤品、祛斑增白剂、去粉刺剂等化妆品的不良反应检测,同时要健全化妆品市场的管理制度,注意加强化妆品使用知识的宣讲,减少化妆品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化妆品是指用涂敷、揉按、喷洒等不同方式,涂加在人们皮肤表面及毛发等处起保护、清洁、美化作用的一种常见生活用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美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把“容颜不老”寄托在五花八门的化妆品上,烦恼也随之而来。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女性18例,男性2例;年龄18~58岁。诊断痤疮、黄褐斑、毛囊虫皮炎、接触性皮炎收入皮肤科。以上病例中因卸装不彻底,堵塞毛孔,造成痤疮、粉刺加重、毛囊虫皮炎,色素沉着斑点16例女性中,个体户9例,售货员2例,护士1例,学生4例。使用劣质化妆品引起接触性皮炎4例中,个体户2例,退休…  相似文献   

6.
化妆品皮炎是由于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生理状态的异常改变,如红斑、肿胀、脱屑、刺痛、瘙痒等,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常见病。本文对门诊32例化妆品皮炎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性5例(15.6%),女性27例(84.4%),年龄15岁~58岁,病程1d~6周。致敏化妆品包括:染发液、摩丝、发胶、洗面奶、去斑霜、唇膏、唇红。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甚至严重者出现水疱、糜烂、渗液,染发皮炎15例(46.9%),5例男性患者均为染发皮炎,轻者仅头皮局部红肿,起水疱、糜烂、渗液,严重者面颈均有广泛的红斑水疱;面部皮炎12例(37.5%),由洗面奶、去斑霜所致,表现为面部起红斑,严重者面部红肿、瘙痒明显;唇炎型5例(15.6%),表现为口唇红肿,严重者起水疱、糜烂、渗液。依据发病前均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皮损发生在化妆品涂抹部位,病情变化与化妆品使用情况相关而确诊。1.2治疗方法诊断明确后首先嘱停用化妆品,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并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1g,1次/d。局部应用3%硼酸液湿敷,待皮损红肿消退,渗液停止,糜烂干燥后,面部可应用弱效皮质类...  相似文献   

7.
<正>我科于2005年10月-2007年5月应用咪唑斯汀治疗127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病例选择:191例均为我科门诊确诊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年龄12~7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咪唑斯汀与派瑞松霜组)127例,男61例,女66例;年龄12~70岁,平均40.2岁;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病系林区的常见病,是由于人体接触松毛虫、死虫尸体以及松毛虫所污染的柴草、水源等所引起的局部皮炎及四肢骨关节肿痛等症状的疾病。自1986~1992年,我院共收治松毛虫病17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27~69岁,均来自农村,均有急性皮炎、  相似文献   

9.
斑贴试验是确定皮炎湿疹患者致敏原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我们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研制,由怡达技术装备厂生产的斑贴试验诊断试剂盒对328例皮炎湿疹患者做斑贴试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为确诊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328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224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8岁。  相似文献   

10.
自研皮肤灵对化妆品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自1998-06~2000-06应用自行研制的“华夏皮肤灵”治疗多种皮肤病268例,其中治疗化妆品、染发剂皮炎6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男性8例,女性58例;年龄15~50岁61例,51岁以上5例;初次发病40例,两次发病9例,3次以上2例,其中1例使用染发剂反复患病5  相似文献   

11.
116例化妆品皮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化妆品皮炎的病因、发生特点及致病化妆品的种类和防止措施,对我院门诊2002年3月~2005年6月期间的116例化妆品皮炎进行分析。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结果,116例患者中,男14例,女102例,共使用化妆品14类,147种;引起化妆品皮炎的化妆品以美白祛斑类和防晒类为主,共有65种产品(占44.33%),53例(占45.69%);美容院自制产品造成的化妆品皮炎占有较高比例;接触性皮炎104例(占89.65%)。化妆品皮肤病在我区以接触性皮炎为主,多为美白祛斑类、防晒类所致,可能与我区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有关。美容院自制产品造成的化妆品皮炎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化妆品生产品种繁多,用者更多,由于选的品种,使用方法不当,由此产生皮炎者甚多,现将我院自1992年~1995年门诊所见化妆品引起皮炎99例分析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99例中,男5例,女94例,年龄14~53例,平均30.25岁。详细询问病史,追查可疑的化妆品,认真观察皮疹特点,随诊时间为初诊后第3、7、14及21天,病程经过,对症治疗后的疗效及病人的顺从性由每位随诊医师评价,并做详细的记录、分类、整理。99例病例中有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5例;慢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O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4例;光毒性接触性皮炎3例;光变应性…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1年,应用温泉浴加皮炎宁酊治疗银屑病3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2例银屑病均为寻常性银屑病其中点滴状及钱币状19例,大片状及地图状13例;男27例,女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7岁;  相似文献   

14.
48例口周皮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付继成  刘美琳  徐琦 《重庆医学》2000,29(6):539-540
口周皮炎首先由Frumess等在 195 7年描述 ,当时称之为光感性皮脂溢出疹 ,现称为口周皮炎。多见于青年女性 ,病因尚未明确 ,目前一般认为长期外用含氟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含氟牙膏是常见原因 ,有人还提出日光、感染、皮脂溢出、遗传过敏性皮炎、口服避孕药、含苯甲酸钠的牙膏、化妆品等因素[1 ,2 ] 。我们在 1997年~ 1998年收集了 48例患者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8例患者 ,男 10例 ,女 38例 ;年龄 4~ 5 0岁 ;<14岁 8例 ,≥ 14岁 40例 ;<14岁的 8例中男 3例 ,女 5例 ,≥ 14岁的 40例中男 7例 ,女 33例 ;病程 16天~ 6年。 <3个月 11…  相似文献   

15.
张淑云  杨改娥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239-1240
我科于2000年开始应用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皮肤免疫室研制的标准筛选系列抗原对80例皮炎湿疹患者进行斑贴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确诊的患者,其中湿疹35例,皮炎45例;男25例,女55例;年龄2岁~75岁,病程1周~10 a;对药物和接触有过敏史者28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科以斑贴试验过筛抗原系列对门诊64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了常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4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6例,女38例,年龄17~56岁,其中大于50岁者8例,小于20岁者11例。急慢性湿疹33例,慢性荨麻疹16例,皮肤瘙痒症7例,神经性皮炎8例,64例中,有明确药物过敏史者5例,化妆品过敏者9例,自幼异位体质者4例,胶布过敏者1例,无明确过敏史者45例。皮损主要分布于头、面、颈及四肢末端,少数病人皮损泛发。斑贴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1.材料: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研制的斑贴试剂盒(含19项26种抗原,  相似文献   

17.
<正> 阑尾肿瘤少见,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告,本文对28例阑尾肿瘤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病例来源:本组28例阑尾肿瘤均为南京铁道医学院1954~1989年35年间外科手术病例,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恶性11例,良性17例。临床资料: 1、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5.2岁;恶性11例,平均年龄38.2岁,良性17例,平均50.6岁,40岁以上共22例,占78.6%。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隐翅虫活跃季节,由它而引起的皮炎,常使人感到奇痒灼热难受。兹将近两年治疗的睑部隐翅虫皮炎34例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4例中,男17例;女17例,10岁以下2例,11~20岁6例,21~30岁9例,31~40岁5例,41~50岁7例,56~65岁4例。右眼患者7例,左眼患者6例,两眼患者21例。 诊断指标为:①有接触隐翅虫史;②均  相似文献   

19.
孙达成 《海南医学》2001,12(7):27-27
我科自 1 996年 1月— 1 999年 1 2月共治疗因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膏外搽而致面部皮炎 1 2 8例 ,统称为类固醇皮炎。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8例均为皮肤科门诊病人。其中男 32例 ,女 96例 ,年龄 1 4岁~ 48岁 ,平均 2 8.6岁 ,其中 2 0岁~ 30岁 86例。外用皮质激素软膏原因 :脂溢性皮炎 2 8例 ,痤疮 1 3例 ,面部色斑 1 3例 ,接触性皮炎 2 0例 ,化妆品过敏 32例 ,原因不明面部皮疹 2 2例。所用药膏 :皮炎平膏 ,肤轻松膏 ,皮康霜 ,皮康王膏 ,恩肤霜 ,去炎松尿素膏 ,复方康钠乐霜等。用药时间 2 +月~ 3年。1 2 临床表现 :表现…  相似文献   

20.
隐翅虫皮炎8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夏秋季时,本地区发现不少隐翅虫皮炎患者。现就我们在79年所观察的86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病例分析: 发病年龄:15岁至50岁82例占95%,50岁以上2例占2.5%,15岁以下2例占2.5%。性别:男、67例占78%女、19例占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