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患者VEGF、nm23及COX-2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大肠癌组织中VEGF、nm23和COX-2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nm23和COX-2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COX-2表达依大肠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顺序而上升(P〈0.05),同时与大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OX-2阴性表达患者3、5a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VEGF、COX-2阴性表达组nm23表达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VEGF、nm23、COX-2可作为估计大肠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80例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的分为老年组(149例),<60岁的分为中青年组(13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溃疡类型、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明显症状、伴随其他疾病的比例(10.1%、24.2%、16.8%、49.0%)与中青年组(51.9%、13.7%、5.3%、29.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4.2%vs55.7%、65.7%vs3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溃疡直径>2cm的比例(12.8%)高于中青年组(4.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伴随其他疾病,溃疡直径较大,中青年多表现为节律性腹痛,直径较小。  相似文献   

3.
青年大肠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世轰 《临床医学》2009,29(7):22-24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确诊的青年大肠癌112例和老年大肠癌542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病理特点、预后及误诊原因。结果①青年组中有家族史者占18.8%,明显高于老年组4.4%(P〈0.01);青年组中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占58.0%,明显高于老年组25.3%(P〈0.01);②两组患者均以便血和排便习惯为主要临床表现,青年组便血、腹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均以直肠为主,青年组右半结肠癌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③青年组低分化、未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占70.5%,明显高于老年组33.9%(P(0.01);青年组Dukes分期C、D期占76.8%,明显高于老年组49.1%(P〈0.01)。④青年组误诊率65.2%明显高于老年组24.4%(P〈0.01);青年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20.2%和10.6%,明显低于老年组的90.2%、55.3%和34.9%(P均〈0.01)。⑤误诊原因:客观上青年人耐受力强,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良性疾病相混淆;主观上医师对青年大肠癌重视不够,未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及隐血等常规检查。结论青年大肠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发展快,易贻误诊断,预后不良,故加深对青年大肠癌的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对社会和家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性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哮喘缓解期老年及中年青年患者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有何异同。方法:选取哮喘缓解期老年及中青年患者共91例进行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各组之间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不论老年患者还是中青年患者仍存在肺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应定期复查肺功能以指导缓解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手术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6月间所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96例,按年龄分成老年组(≥65岁)和中青年组(〈65岁),分析两组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式。结果:老年组37例,中青年组59例。老年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54%,中青年组38.98%,组间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死亡率无差异。心肺疾患老年组的发生率为18.91%,而中青年组均为1.69%,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绝大多数老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经术中、术后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均能胜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故年龄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围手术期应注意心肺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6.
马江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138-5139
目的探讨中青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顽固性高血压45例中青年(≤45岁)及60例老年(≥60岁)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肥胖、饮酒、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在中青年组发生率高,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症在老年组发生率高,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在两组均占较高比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生率中青年组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顽固性高血压与老年患者比较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其危险因素分析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放弃化疗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提供依据与方向。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2008年在某三甲医院住院、符合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的老年初治患者183例,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中青年急性白血病患者18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放弃化疗原因,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183例老年组患者放弃化疗率50.27%,中青年组为3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5);放弃治疗的92例老年患者中,48.91%确诊后未接受化疗,42.39%于第1疗程中放弃化疗;老年患者放弃化疗的主要原因有病情危重,经济困难,耐受性差;而中青年组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居首位;年龄≥75岁组患者放弃化疗率高于60~7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白血病初治患者放弃化疗率高,病情危重、经济困难、耐受力差及年龄大是放弃化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2例〉70岁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74例(90.2%),Hartmann手术3例、单纯造口5例.71例术前有≥1种的合并症及并存病(占86.6%),其中以心肺疾病患者为多.结论老年大肠癌患者并发症多,需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根治切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67例成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药物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寻中青年与老年抑郁症患者在临床特征及治疗方面有无差异。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调阅2010~2011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中医科门诊及病房299例抑郁症患者病历,选择其中病历资料完整并符合本研究要求的267例进行分析,中青年组234例,老年组33例。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及家族史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活事件方面,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躯体疾病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在情绪改变、自杀意念及躯体化症状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P〈0.01,P〈0.05),尤其在自杀意念及躯体化症状表现上更为明显。2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包括抗抑郁药合用中药的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抑郁症患者在起病诱因上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以躯体疾病为诱因引发抑郁症的比例会增大。成年抑郁症患者在临床症状也存在差异,相对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有更多的情绪改变、自杀意念及躯体化症状。成年患者在抗抑郁药物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53例住院的老年(年龄≥60岁)和34例中青年(年龄〈45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危险因素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但中青年组吸烟、家庭史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7.36%),分别占49.06%、28.30%,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73.53%),双支和多支病变分别占17.64%、8.83%。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占总病变支数的91.96%(103/112),而中青年组占63.27%(3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说明老年冠心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腹症216例(老年组)和中青年156例(中青年组)的临床资料,对其病情、症状、伴随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以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腹腔积液居多(P〈0.01),中青年组则以体温升高、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多见(P〈0.01);老年组伴随疾病发生率为92.1%,中青年组为2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手术治疗161例,非手术治疗55例,治愈或好转209例,死亡7例;中青年组手术治疗149例,非手术治疗7例,均治愈出院。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25.5±2.5)d,中青年组(16.5±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组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伴随疾病多、病情变化快,应重视各种辅助检查,及时早期诊断,合理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提高老年急腹症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下息肉电切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下息肉电凝电切除术时麻醉效果及对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确诊病人120例,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2分钟静脉内注入丙泊酚(2mg/kg)行麻醉诱导,维持量视术中反应缓慢推注,观察用药前、后入睡和苏醒时间及术后血压、心率、SpO2变化,评定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两组间无差异(P〉0.05)。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用药后入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丙泊酚维持量明显减少(P〈0.01)。与用药前比较,麻醉诱导期收缩压均有下降(P〈0.05),老年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清醒后收缩压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青年组无差异(P〉0.05),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用药后SpO3老年组降低(P〈0.05),且两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下息肉电凝电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维持剂量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5年123例年龄≥65岁,资料完整,并经临床和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活组织病理和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67例中青年患者的肾脏活组织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①老年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最为常见,占原发肾脏疾病的31.46%,其次为IgA肾病(25.84%)。中青年患者原发肾脏疾病中以IgA肾病最为常见,占39.49%,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22.88%。②老年IgA肾病患者病理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为主,占21.74%,而中青年患者以弥漫系膜增生为主,占30.95%。③糖尿病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占32.35%,狼疮性肾炎是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占58.33%。④老年肾脏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3.60±0.78g.24h^-1)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19±0.68g.24h^-1),P〈0.05。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高(73.98%比30.51%,P〈0.01)。结论:老年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不一致,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膜性肾病为主,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FSGS为主;中青年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为主,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弥漫系膜增生为主。老年患者继发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率高,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常见。肾脏病理类型的不同,是老年肾脏病患者临床表现中尿蛋白多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作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12例大肠癌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0PN的质量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OPN的表达。对比血清OPN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正常健康志愿者)60例比较;分析血清OPN与大肠癌组织OPN的表达、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血清OPN在大肠癌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3%(149/212)和83.5%(177/212)。大肠癌血清OPN水平依肿瘤组织OPN表达阳性率由低到高的顺序递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临床分期、脉管内癌栓、淋巴结和器官转移相关(P〈0.05或P〈0.01),特别与肝转移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均〉0.05)。治疗前后OPN的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PN是一种较理想的大肠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和CE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168例乳腺癌(Ⅰ+Ⅱ期125例,Ⅲ+Ⅳ期43例)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并与132例非肿瘤患者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1);三者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Ⅰ+Ⅱ期患者手术后3个月CA153、CA125和CEA水平下降(P〈0.05),与非肿瘤患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手术后3个月CA153、CA125和CEA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对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特征。【方法】50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进行比较。【结果】508例下消化道出血中老年组占220例(43.31%),中青年组288例(56.69%),老年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64%(41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大肠癌74例(33.63%),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o.01);大肠息肉40例(18.18%);痔34例(15.45%);老年组出血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与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大肠癌是老年人便血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区域化疗对大肠癌的疗效。方法35例大肠癌患者,20例手术配合术中术后早期区域化疗;15例仅手术中行肠腔灌注化疗。结果区域化疗组3年复发转移率35%,对照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化疗能明显降低大肠癌的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治疗大肠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8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分为EEN组45例,施行EEN治疗;N-EEN组53例,按常规治疗。分别对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血清免疫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EN组明显低于N-EEN组(分别为5例占11.1%,11例占20.7%,P〈0.01);血清IgAI、gG、IgM、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在术后第9天EEN组较N-EEN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排气、排便时间EEN组明显早于N-EEN组(P〈0.05),所用营养费用低于N-EEN组;肝肾功能、血糖指数2组术后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EEN能明显提高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免疫机能,显著改善术后的营养不良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合并糖尿病的骨折患者与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及胰岛素用量的区别。方法:合并糖尿病的骨折患者31例,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患者41例,围手术期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治疗,观察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手术前、后血糖差值的差异。结果:术前骨折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较普外患者长(P〈0.05);术前骨折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较普外患者多(P〈0.05),术后两组胰岛素用量无差异(P〉0.05);术前骨折患者血糖差值明显高于普外患者(P〈0.05),手术当日及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骨折患者与普外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差异显著;术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郑珊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15-1317,132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Ⅰb~Ⅱb期宫颈癌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接手术组30例及术前干预(新辅助放化疗)三组:包括术前介入化疗组32例,术前静脉化疗组25例和术前放疗组31例。比较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和直接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客观疗效、病理不良因素发现率、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直接手术组术后病理不良因素发现率和其中高危因素发现率分别为96.7%和63.3%,明显高于术前介入化疗组(62.5%,37.5%)、静脉化疗组(52.0%,28.0%)和术前放疗组(67.7%,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前干预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术前介入化疗组、静脉化疗组和放疗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9.4%、60.0%、7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2%,高于介入化疗组(12.5%,P〈0.05)和静脉化疗组(16.0%,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显著降低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不良因素和高危因素发现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