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放射治疗五年后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65年~1983年共收治食管癌放射治疗病人1029例,生存5年以上79例(7.6%),5年后死于食管内复发27例(34.1%)(远期复发)。现将其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79例中男55例;女24例,年龄31岁~71岁,平均56岁。全组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病变≤5cm46例,>5cm33例。病变位于上胸段18例,中胸段53例,下胸段7例,双发病灶1例位中胸段,两病灶之和>5cm。治疗方法:用60Co或10MV-X线放射治疗,60Co非等中心3野或4野照射,照射野宽5~6cm,长12~15cm;10MV-X线等中心治疗,照射野大小同60Co。放射剂量50~64Gy/5~7周35例,65~75Gy/7~8周44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5年4月收治梗阻性食管癌扣例,经鼻腔置管维持营养加放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49~84岁,平均68.3岁。颈段食管癌3例,胸上段食管癌6例,胸中段食管癌25例,胸下段食管癌16例。扣例均为进水困难或不能进水,全梗阻病程为3~20天,其中3~10天21例,11~20天29例。恶病质39例,吐粘液伴胸背痛25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例,左胸腔积液1例。食管钡片已证实稀钡均未通过病变,呈指断状、鼠尾状或细线状影像。梗阻上方食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直径为3.1~5.2cm…  相似文献   

3.
320例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4月——1981年6月,我院应用8MeV X-ray治疗食管癌320例。随访率9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14%,7%。影响预后因素:小于40岁生存率高,5年生存29%。病变部位颈上胸段,中胸段,下胸段, 5年生存依次下降,分别为13%,6%和0。病变长度<3cm,较>7cm者为高,5年生存分别为22%和4%。剂量<7,000rad,5年生存高(9%)。疗后X线表现得到改善,治愈或接近治愈者5年生存为25%。反之预后差。本组1年内死亡166例(52%),其中101例为局部复发致死,因此,提高局部病变控制率仍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 3~ 2 0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 <2cm 10例 ,2~ 3cm33例 ,>3cm 2 0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 9例。 6 3例中右上纵隔 2 7例 ,左上纵隔 16例 ,中上纵隔 2 0例。 6 3例中未接受过放射治疗的 5 2例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4 0Gy ,后重新定位再次做治疗计划 ,新计划 3.0Gy/次 ,5次 /周 ,照射总剂量 6 4~ 70Gy。原来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仅给予 5 0Gy,不再重新定位。结果 治疗后 1个月复查 ,病灶达CR者 2 7例 ,病灶达PR者 30例 ,无进展病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4 3%、15 %。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对1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剂量45~55Gy。结果16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3%(13/16)、43.7%(7/16)。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可手术食管癌采用手术与放射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un XD  Yu JM  Fan XL  Ren RM  Li MH  Zhang GL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84-787
目的探讨对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69例可手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手术组135例,放疗组134例。手术组距肿瘤上下缘各5cm以上切除食管及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常规摘检≥5mm的区域淋巴结。放疗组临床靶区(CTV)前程设野原则:胸上段食管癌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及病变下缘以下4cm,胸中段食管癌上下缘各外放4cm,胸下段食管癌包括上缘以上4cm及胃左淋巴引流区,食管处宽度5~6cm,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CTV,设3~5个照射野,常规分割,每次1.8~2.0Gy,照射50.0~50.4Gy,然后缩野(病变上下缘各外放2cm)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间隔≥6h)照射18~21Gy,总剂量为68.4~71.0Gy。结果放疗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6%、56.2%和34.7%,手术组分别为93.3%、61.5%和3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9%、43.7%和23.1%,放疗组分别为73.3%、39.7%和20.6%,两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手术的食管癌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其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7.
1990年到1996年我们两家医院对胸段食管癌采用三切口术(右胸、左颈、上腹正中)74例,行左侧进胸弓上吻合术31例,以作对比,简要分析如下;1资料胸段食管瘤三切口术74例,男68例,女6例,年龄37-86岁,平均59.1岁。胸上段癌8例,胸中段癌50例,胸下段痛16例。癌肿长度在scm以下32例,scm~7cm30例,7cm以上12例。TNM分期:互期3例,B.期31例,正。期27例,对期13例。病理类型:鳞癌60例,腺癌12例,其他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30.2%。胸段食管癌行左侧进胸弓上吻合术31例,手术经过时间:三切口术3~刎、时,平均21O分钟,…  相似文献   

8.
食管瘤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青少年较少见。从1980年到1988年我科共治疗了28例35岁以下青年食管癌,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9-35岁。病变部位:上段4例(14.4%),中段22例(78.6%),下段2例(7.1%)。病变长度:3-10cm,平均6.5cm。其中3-5cm为7例(25%),大于5cm者为21例(75%)。期别:按ITh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标准及lop年全国放射学会规定:D期7例(25%),Ill期19例(sl%),IV期(仅指中下段的锁骨上区转移)2例(7.O%)。二、照射方法:全部用”钻一Y…  相似文献   

9.
乳糜胸是食管癌开胸术后并发症之一,现谈谈护理乳糜胸病人的体会。 一、临床资料: 本组自1982~1990年906例食管癌弓上吻合术,并发乳糜胸11例,占1.2%。其中男性占10例,女性占1例,年龄在40岁~59岁之间,病变长度平均为6cm。其中发生右侧乳糜胸者5例,左侧乳糜胸者5例,双侧乳糜胸者1例。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后装腔内放疗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 10月— 1998年 12月我们对 32例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行后装腔内放疗 ,随访至 2 0 0 0年 12月 ,现将其治疗效果及放疗反应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性 2 1例 ,女性 11例 ,年龄 4 8岁~ 76岁 ,中位年龄 6 0 .1岁。进食情况 ,限进流食 14例 ,半流食16例 ,软食 2例。病变部位 :胸上段 6例 ,胸中段 18例 ,胸下段 8例 ,复发病变长度 :3cm~ 5 cm8例 ,5 cm~ 8cm2 4例。X片显示病变范围内有小溃疡 6例。全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全部为鳞癌。首程放疗距诊断复发时间 :最短 11月 ,最长 9年。首程放疗放射源日剂量 :6 …  相似文献   

11.
晚期食管癌梗阻或形成食管瘘完全禁食者,虽然经过各种支持疗法,一般在2个月左右死亡。胃造瘘后再行放射治疗可以改善生存情况,现将6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文中6例食管癌均属晚期,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8~72岁;症状期分别为4~10个月;其中5例系食管癌完全梗阻不能进食5~30天,1例食管气管瘘不能进食5天;6例均经食管镜病检证实系鳞状细胞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切除后胃代替食管进行食管胃重建时,通常采用胃经主动脉弓前至弓上吻合或至颈部吻合。自1992年至1994年我们行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代食管颈部吻合术50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6例,女14例,男女之比2.6:1;年龄最小28岁,最大刀岁,45岁至65岁35例占70%;病变部位:上段7例,中段26例,下段17例;病变长度:最短1.5cm,最长8cm,平均长度4.3cm;按国际TNM分期:I期6例,Ⅱa17例,Ⅱ期11例,Ⅲ期16例。2.治疗情况:50例中因肿瘤侵犯或游离食管时损伤右侧胸膜门例,损伤长度<10cm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 ,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 1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照射剂量 45~ 5 5Gy。结果  16例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3 % (13 / 16)、43 7% (7/ 16)。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安全有效 ,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心包积液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时射线对心脏的损伤是难免的,尤其是中下段的食管癌,心脏受照射的体积较大,照射剂量较高,心脏损伤的程度较重。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中下段食管癌160例,其中8例放疗后出现心包积液,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食管癌均为男性,年龄40~58岁,食管病变长度4cm~7cm,均在中下段,病理证实为鳞癌。6例用6MV-X线三野同中心照射,D_T68Gy/50~55天,  相似文献   

15.
我院放疗科自1993年11月至1996年11月共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72例,通过临床上心理及饮食护理,结合吞咽功能恢复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病人,男57例,女15例,年龄47-73岁,中位年龄68岁。X线分型:髓质型26例,蕈伞型21例,溃疡型12例,缩窄型13例。按1987UICC标准分段:胸上段16例;胸中段45例;胸下段11例。临床分期:Ⅲ期15例,Ⅳ期57例,均为晚期。其中病变在7cm以上者60例,占83.3%。本组病例均采用60Co体外照射加192Ir腔内放疗。常规分割照射,总DT60~70Gy/35~39次,脊髓受量控制在40Gy以下。放…  相似文献   

16.
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世界范围内食管癌每年发病约40万例,其中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 SCEC)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治疗方法尚未达成一致,我们对国内21家医院1998-2005年公开发表文献中的676例SCEC和我院收治67例SCEC(共7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CE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应的预后。方法:共收集在不同级别的21家医院诊治的共743例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年度从1961-2003年,最长39年,最短7年,平均16年:743例SCEC约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中的1.38%,平均发病年龄56.8岁(范围51~66岁),其中男性511例,女性232例,男女之比为2.2:1:743例SCEC发病部位:颈段2例,胸上段68例,胸中段420例,胸下段252例,全食管1例;病变长度平均值5.7cm病变范围1.5~22cm。在阐明病理分期的文献中,Ⅰ期17例,Ⅱ期199例,Ⅲ期204例,Ⅳ期37例。在阐明治疗方法的文献中,单纯手术88例,单纯化疗24例,单纯放射治疗23例,手术+化疗135例,手术+放疗26例,放射治疗+化疗54例,手术+化疗+放射治疗37例。结果:单纯手术、放疗、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8、6.2、6.6个月,而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放疗和手术+放疗+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16.1、14.7、16.2个月。743例SCEC患者总1、2、3、4、5年平均生存率分别为56.4%、27%、19.3%、11.1ck、9.7%。结论:对于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尤其是早期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的手术与化疗对患者的治疗更有意义,可以提高远期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前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食管癌放疗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 :对 96例食管癌随机分为前程加速超分割组 (前超组 )和常规组 ,每组 4 8例 ,全部经病理证实。男性 6 3例 ,女性 33例 ;年龄 4 1岁~ 70岁 ,中位年龄 5 7岁 ;病变部位胸上段 2 1例 ,胸中段 6 3例 ,胸下段 12例。病变长度 :<5cm 2 9例 ,5 0cm~ 7 0cm 5 7例 ,>10cm 10例。全部采用 6MVX线外照射 ,常规组 1次 /天 ,2 0Gy/次 ,5次 /周 ,总剂量 6 4Gy~ 6 8Gy ,4 4~ 4 5天完成。前超组 2次 /天 ,1 5Gy/次 ,间隔 6小时以上 ,总剂量 6 4~ 6 8Gy ,35~ 37天完成。 结果 :随访率 96 9%。 1、3、5年生存率前超组为 81 15 %、4 4 1%和 2 6 8% ,常规组为6 1 7%、2 5 1%和 16 9%。前超组 1、3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 (u值为 2 97及 2 6 4 ,P <0 0 1) ,5年生存率无显著意义 (u =1 71,P >0 0 5 )。前超组和常规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2 7 16和 16 7% (χ2 =1 5 2 ,P =0 2 0 ) ;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前超组为 18 8% ,常规组为 12 5 % (χ2 =0 71,P =0 4 0 )。结论 :食管癌前程加速超分割治疗的 1年和 3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 ,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患者对前超组放疗副作用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多数食管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中晚期 ,单纯放疗 5年生存率低。就我院对该病放射治疗后 1年内死亡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8年 5月~ 1993年 10月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 412例(包括术后复发者 15 0例 ) ,其中放疗后 1年内死亡的 2 0 0例中 ,男性 138例 ,女性 6 2例 ,男女比例为 2 2∶1;中位年龄 5 4.5岁(34~ 78岁 )。全组病例均经X线钡剂造影和食管镜检查 ,病理活检确诊。病变部位 :上段 5 4例 ,中段 130例 ,下段 16例 ;病变形态 :髓质型 16 6例 ,蕈伞型 2 3例 ,缩窄型 6例 ,溃疡型 5例 ;病理类型 :鳞癌 184例 ,腺癌 …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仍以外照射为主要手段,但其生存率很低,近期病死率约60%,其原因为局部未控和远地转移。我院于1989年引进了Micro selectron—HDR以来,对2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相结合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思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为40~76岁。均经X线片及病理证实,且为初治者。病变部位:食管上段3例,中段11例,下段6例。病变长度:3.5cm~6cm者7例,8cm以上者6例,10cm以上者7例。 X线片分型:缩窄型2例,蕈伞型3例,溃疡型7例,髓质型8例。病理分类: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余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单试验组、开放性临床研究,共入组44例原发性肝癌,均为病理明确诊断的初治患者,肿瘤直径〈5cm者6例、5~10cm者23例、〉10cm者15例。单次剂量3~4Gy,每周3~4次,DT36~60Gy。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正常组织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评价。结果:44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患者有43例,其中CR3例,PR25例,NC10例,PD5例,有效率(RR)为65.1%;疾病控制率(DCR)为88.4%。TTP为52~662天,中位TTP为306天,1年生存率为62.8%。主要毒副反应为可逆性近期轻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放疗中肝脏放射损伤1级3例,1例有乙肝病史患者于放疗结束6个月时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