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泛的屋顶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探求中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屋顶绿化建设推广的可行途径,综述了国外先进国家的屋顶绿化建设历程以及针对既有建筑的拓展型屋顶绿化的建设难点,并以中国屋顶绿化发展较早的上海为例,对其中心城区(即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区域,总面积约667.80km2)既有建筑的屋顶绿化进行了适建性评估。国外屋顶绿化建设领先的国家大多经历了从鼓励到强制、从新建建筑到既有建筑的历程;针对既有建筑的拓展型屋顶绿化的建设更具技术挑战性,必须进行构造创新、基质优化、植物精选和成本控制;上海已率先发布屋顶绿化建设的强制性政策,相关技术研发已有相当基础,但推广建设类型仍有局限,拓展型屋顶绿化极具建设潜力。  相似文献   

2.
依据相关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建设进行界定;从两个方面阐述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到建筑规划设计是提升城市建筑建设有效性,促进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前提;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提出我国的建筑行业应当深入调查城市发展需求,引进先进技术手段的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建设中加入综合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的阶段,公园和公园体系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和空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国外城市公园体系概念内涵、发展演变分析国外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经验,以伦敦、东京、多伦多3个城市为案例,识别其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特征,提炼公园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为我国城市公园体系构建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和建筑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90%以上。同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水平和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以厦门等低碳城市的建设为例,研究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这项工作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筑类高校是典型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必然要走向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以及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建筑类大学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新时期重新审视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分析建筑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困境,以及如何消解困境探索建筑行业特色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之道,助力建筑行业高校向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迈进,已成为我国高等建筑教育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国外及徐州市海绵城市相关建设实践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探讨海绵城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意义,及其在水资源短缺、局部地区内涝、生态水文失衡、水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建设中发挥的效益,并结合国外和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和实践,展望今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及有关建设部门、科技厅(委),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 及有关建设部门、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科技局: 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对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的指导,促进绿色建筑及相关技术健康发展,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国家因此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但在建设实施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建筑学作为重要相关专业,更应与风景园林等专业一起,在设计过程中共同致力于海绵城市建设。文章论述了建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建筑通过与景观结合,在建筑布局、建筑单体相关要素、建筑设备设计要点和策略,分析提出建筑设计相应政策、规范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新思路,基于多学科合作思想,提出可优化的建议,完善建筑学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相关理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建设节能型建筑已被纳入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相关的指引、标准和法规也相继出台,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才能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密集建设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而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型城市交通建筑综合体设计对于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普遍缺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阐述在城市交通型综合体中营造多维度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对星港国际中心项目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进行剖析,并对交通型综合体中公共空间开发的趋势进行总结,以期对我国的相关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大学校园更新具有价值多元化、内外功能一体化、校园空间组织复杂化和多样化、校园组织运营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大学校园更新的关键在于把握转型过程中城市组织秩序模式的变化,在构建校园内部秩序的同时,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城市系统,建构一种新型的校园内外部关系,以实现大学校园在开放共享的...  相似文献   

12.
步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城市的急剧扩张与蔓延,国内许多大学都在新的开发区设立了新校区。或许是新区的用地不如主城区紧张,这些校区的规划面积往往巨大到异乎寻常。于是学生,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老校区生活的学生们,搬迁到新校区后,虽然生活、学习等物质条件明显优越于过去,可仍旧怀念老校区充实而惬意的生活。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怀念的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生活的空间与习惯。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
With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explosion,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ecosystem has become unbalanced, and plant diversity has reduced constantly. This paper analyzed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on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plant d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summarized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plant diversity, and major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urban plant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大学校园高速发展之时,笔者从大学校园、城市设计、建筑形态、校园景观、分期实施与生态绿化等方面,结合设计实例、进程与回顾,探寻校园空间设计的特质与氛围。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政府已把增强城市软实力、彰显城市品牌形象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具有城市景观展示和形象塑造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研究国外著名的城市公共建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大型公共建筑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选取国外著名的公共建筑建设及其与城市发展互动案例进行研究,得出其建设成功的启示,给我国相关项目的建设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上海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空间格局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上海外资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特别是以信息和知识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采用数据统计、mapinfo空间模拟等方法对2007年8204家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与1997年外商办公机构空间格局进行纵向对比,探讨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外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新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创新经济的时代。在不断创新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可持续设计理论的框架下,借鉴城市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探求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给校园空间带来的影响,分析得出新型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型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模式,并结合在实际校园规划项目中的运用进一步论证其科学性、实用性与合理性,以期能为目前正大规模展开的城市大学项目的建设与再开发工作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深入理解环境特征与心理感知的关联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广州大学城内随机抽取300 张 街景照片进行打分,研究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及多种环境因素对学生安全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安全感评价在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分布不均,高校用地的评价最高,公园绿地次之,城中村的评价最低;“他人的存在”对安全感 无显著影响,高管理水平的环境在高校校园、城中村、公园绿地三类用地中都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安全感;高校校园和 公园绿地中,可视性强的环境对安全感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校园环境美观程度越高、绿视率越低,学生的安全 感评价更高。并计算环境因子指标权重,建立初步的大学城校园环境安全感评分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方兴未艾,但许多校园的建设"千校一面",尤其是空间特色缺失。以武汉大学为例,系统审视校园选址、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等,从历史背景和近代中西方文化影响的角度分析其特色形成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大学校园空间特色的塑造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Z4)
As the connotation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urban eco-green spaces have been more realized,drought-resistant green spaces have become a unique development trend,and drought-resistant flowers have been more applied in green spaces.This paper summarized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resistant flowers,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ir application in urban green spaces,and proposed key directions of the future resear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