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兆才  马融  李瑞仕 《山西中医》2011,27(11):31-32,48
观察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头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治疗前后足背屈角差值、临床痉挛指数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30例患儿下肢痉挛指数均有明显降低,足背屈角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评定有效率为82.6%,结论: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常规康复疗法结合推拿疗法及单纯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对比分析,探讨推拿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推拿疗法。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3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患儿的关节活动度、内收肌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关节活动度、内收肌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上述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提高其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蜡敷配合推拿疗法对于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予以推拿手法配合中药蜡敷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改良Ashworth分级和下肢痉挛指数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分级、下肢痉挛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下肢痉挛指数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痉挛状态及程度,配合中药蜡敷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点穴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者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恢复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性别、脑瘫类型、GMFCS分级、年龄、病程指标随机分成采用点穴推拿治疗的点穴推拿组、采取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的运动治疗组以及采用点穴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的联合组,各35例。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Ashworth和MDI评分和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股角、足背屈角、腘角活动度、Ashworth评分、MDI评分差异显著(P 0. 05),治疗后联合组股角、腘角活动度、MDI评分显著高于点穴推拿组和运动治疗组,足背屈角活动度、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点穴推拿组和运动治疗组。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点穴推拿组和运动治疗组(P 0. 05)。结论采取点穴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可以有效的恢复患儿的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运动疗法的联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12周后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和运动发育量表(PDMS-2)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Ashworth痉挛分级及GMQ、FMQ、TMQ等运动发育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较好,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主要应用小儿推拿疗法。结果:临床治愈4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6%。结论: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小儿脑瘫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牵伸训练结合石蜡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2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石蜡疗法然后进行牵伸训练,并辅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下肢肌张力、GMF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牵伸训练结合石蜡疗法可有效缓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下肢痉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推拿按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兆才 《中医研究》2007,20(4):59-60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中医推拿按摩结合Bobath法、Vojta法、上田法等运动疗法综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16例。结果: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结论:推拿按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结合音乐疗法对改善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及下肢肌肉痉挛的作用。方法:对符合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的286例痉挛型患儿,在背景音乐下进行通督循经点穴推拿、益肾健脾推拿、捏脊疗法、足底推拿、节段性推拿、促肌力恢复推拿及关节活动度推拿7种推拿治疗,每次25~30min,每日1~2次。30天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股内收肌角、足背屈角和综合痉挛量袁(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足背屈角、股内收肌角、CSS评分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总体疗效为显效106例,有效172例,无效8例。结论:推拿结合音乐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有滑利关节,松解肌腱挛缩,缓解肌肉痉挛作用,能改善剪刀步态和尖足步态。对患儿坐、跪、站、行大运动功能恢复有极积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均给予针刺、推拿及康复治疗,并定期进行家长培训,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显效24例,有效7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针刺、推拿、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髓柔筋推拿配合平衡肌力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脱落2例)和联合组(47例,脱落3例)。对照组接受平衡肌力训练,联合组予平衡肌力训练配合补髓柔筋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下肢活动度、表面肌电图信号均方根(RMS)值、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下肢活动度和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表面肌电图RMS值和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髓柔筋推拿联合平衡肌力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良好,可提高患儿下肢功能与粗大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12.
中药蜡疗配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上肢功能障碍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8例有上肢功能障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作业疗法,对照组于作业治疗前进行45min普通蜡疗;治疗组于作业治疗前进行45min中药蜡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中药蜡疗加作业疗法组与普通蜡疗加作业疗法对脑瘫的上肢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作用,但中药蜡疗加作业疗法较普通蜡疗加作业疗法对脑瘫的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特发性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合并特发性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肛注开塞露配合口服金双歧。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患儿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合并特发性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按摩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有30例Ⅱ~Ⅴ级流涎患儿经训练后转为Ⅰ~Ⅳ级,流涎控制的有效率81.08%,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改善其流涎症状。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15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朱慧军 《河北中医》2009,31(7):1022-102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穴位按摩和隔药灸法等中医疗法。2组均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年龄与总有效率的相关性。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P〈0.01),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确切,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神经发育学疗法、脑细胞营养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疗法,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发育商(DQ)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GMFM评分、DQ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按摩治疗脑瘫流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瘫流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按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Fugl-Meyer评分法(FMA)、吞咽障碍调查(DDS)、口部运动评估量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两组治疗后GMFM、FMA、口部运动评估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DS、C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按摩治疗脑瘫流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及口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卢红梅  毛红梅  马希贵 《河北中医》2010,32(12):1841-1843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针刺推拿治疗脑瘫的康复疗效。方法将8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配合针刺推拿疗法。进行2组治疗前后综合功能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年龄≤3岁的患儿综合功能评分高于年龄3岁的患儿(P0.05);轻、中度瘫痪的患儿综合功能评分高于高度瘫痪的患儿(P0.05);智力正常的患儿综合功能评分高于智力缺陷的患儿(P0.05)。2组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配合针刺推拿更有益于脑瘫患儿的综合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脑瘫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6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业系统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