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不同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NFα和AngⅡ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ICAM-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L:TNFα明显增加心肌细胞ICAM-1表达量,以刺激6h最明显,随时间作用延长表达量减少。AngⅡ对培养的心肌细胞ICAM-1表达量无显著作用。结论:TNFα是调节心肌细胞ICAM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脑基底节区和皮质区对大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反应的敏感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酶组化方法对36只SD大鼠局部脑缺血区血管 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表达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概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大脑皮质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发生于脑缺血1h表达高峰发生于脑缺血1h/再灌流16h;而在缺血侧基底节区,其表达高峰则发生在脑缺血1h/再灌流4h。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在皮  相似文献   

3.
小鼠孕早期子宫内膜ICAM-1 mRNA的表达及调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ICAM-1)在孕早期的作用和细胞因子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测定孕1~8d小鼠子宫内膜ICAM-1的表达;在小鼠孕2~4d分别腹腔注射细胞因子LIF、IL-1β或IL-1ra,测定并比较各组孕第4天子宫内膜ICAM-1mRNA表达水平。结果:ICAM-1mRNA孕第1天表达量较低,第2天开始升高,第4天达高峰(P〈0.01)。此后缓慢下降。与对照组相比。LIF和IL-1β组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ICAM-1在着床期表达水平较高,可能参与了着床过程中的胚胎粘附。细胞因子LIF和IL-1可能是子宫内膜表达ICAM-1的潜在促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4.
TPA及细胞因子对U937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了几种细胞因子及TPA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传代细胞系U937细胞中IL-1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NF-α,IL-6,IFN-γ,IL-2,IL-3,IL-8,IL-9和GM-CSF对IL-1β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尤以TNF-α和IL-6最为明显,TPA刺激U937细胞表达IL-1β mRNA的时间效应显示,12h表达量较高;9h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采用斑点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ALI) 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2( MIP- 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 1) m RNA 表达,观察脂多糖(LPS) 刺激猪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 MIP- 2mRNA 表达,及其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 8(IL- 8) 含量变化,探讨肺损伤的机制。结果:ALI 鼠肺组织MIP- 2 、MCP- 1 m RNA 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于致伤后3 h 和6 h 达峰值( P< 0-01) ;血浆及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 MPO) 活性亦显著增加,但峰值靠后;肺组织MIP- 2 m RNA 表达与血浆及肺匀浆MPO 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P< 0-05) 。原位杂交显示肺巨噬细胞( M) 是MIP- 2 的主要分泌细胞。LPS 刺激的PIM 分泌TNFα早,IL- 8 则晚而长。结论:肺M通过分泌MIP- 2 、TNFα、IL- 8 等在ALI 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8例急重肝、13例亚急重肝和16例慢重肝患者PBMCsTNF-α、IL-1α和IL-4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PBMCs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与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而慢重肝仅TNF-αmRNA略增高,提示TNF-α和IL-1α在急重肝和亚急重肝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在慢重肝的作用可能不是主要的。虽然三型重型肝炎患者IL-4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IL-4mRNA/TNF-αmRNA和IL-4mRNA/IL-1αmRNA的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调节网络严重失调,IL-4水平相对低下可能是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TNF-α和IL-1α异常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脂多糖(LPS)是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及蛋白。方法 选取生长汇合的人脐胸脉内皮细胞,在其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ng/ml的IL-1β、20ng/ml的TNFβ和100ng/ml的LPS,37℃共育4h后,按照一步法提取其总RNA,用γ-^22P标记的寡核苷酸dot blot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α-MSH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LPS或α-MSH+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Griess试剂测定NO,以MTT显色法检测IL-1、IL-6和TNF-α,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显著增高;若同时给予LPS和α-MSH,可明显降低NO、IL-1、IL-6和TNF-α的产生以及MIFmRNA表达。结论:R昧α-MSH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与其抑制中枢神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的调控,及对内皮细胞与激活淋巴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以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采用粘附试验和抗ICAM-1或抗LFA-1单克隆抗体阻断抑制试验。结果:TNF-α、IL-6和IL-1β诱导内皮细胞18~24h,均可使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率显著增加,TNF-α和IL-1β的诱导还可使内皮细胞表面ICAM-1分子表达明显增强,表现为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着色加深。用10~20mg/L抗ICAM-1或抗LFA-1单克隆抗体均可部分抑制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结论:TNF-α和IL-1β可以有效地激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诱导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多,促进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0.
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基因调控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ICAM-1基因长约15.5kb,在其上游区有3个增强基因区和1个抑制基因区。目前认为至少有两种机制参与细胞基础ICAM-1表达的调节,其中一个机制似乎与抑制基因失活有关,该机制负责许多细胞表达低基础水平ICAM-1,并且允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迅速增强表达ICAM-1。另一机制负责ICAM-1基础表达水平高的细胞,此调节模式与一个激活的抑制基因的存在有关。IL-1,TNF-α和IFN-γ等细胞因子与H2O2、Zn2+、内毒素、部分病毒及其蛋白均对多种细胞ICAM-1基因表达有上调作用。生理浓度视黄酸能增强肿瘤细胞ICAM-1表达,可用于癌症的治疗。针对ICAM-1mRNA的反义核酸能抑制细胞ICAM-1表达,有可能为器官移植提供一种无毒性的免疫抑制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脑缺血区IL-1β和TNF α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炎症和免疫因素与脑缺血的联系,近来倍受观注。本实验旨在探查脑缺血区IL1β和TNFα表达的结构和时程,进而探讨其表达与脑缺血性损伤之间的病理联系。采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缺血1小时/再灌流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和16小时),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40只成年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脑缺血区IL1βmRNA阳性信号主要存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脑缺血周围区的IL1βmRNA信号比中央区更强烈。阳性信号出现于脑缺血1小时(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症性疾病中,作为构成血脑屏障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可引起白细胞浸润的星形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星形细胞体外培养,经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用原位杂交检测成年大鼠星形细胞β-家系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IFN-γ可引起MCP-1,RANTES,MIP-1α和MIP-1β的mRNA表达;TNF-α可引起RANTES和MIP-1β的mRNA表达;LPS可引起MIP-1α和MIP-1β的mRNA表达。TGF-β和IL-10下调由LPS引起的MCP-1和MIP-1α和MIP-1βmRNA表达。TGF-β和IL-10可抑制由TNF-α引起的MCP-1和RANTES的mRNA表达。IL-10还可下调由TNF-α引起的MIP-1βmRNA表达。结论成年大鼠体外试验中的星形细胞可由LPS和前炎症因子刺激,产生β-家系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而调节因子如TGF-β和IL-10可抑制由IFN-γ、TNF-α和LPS引起的β-家系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3.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s中TNF—α,IL—1α和IL—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8例急重肝,13例亚急重肝和16例慢重肝患者PBMCsTNF-α,IL-1α和IL-4mRNA的表达水平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PBMCsTNF-α和IL-α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与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而慢重肝仅TNF-αmRNA略增高,提示TNF-α和IL-1α在急重肝和亚急重肝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在慢  相似文献   

14.
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多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呈现升高现象,但需要与感染及CMV等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变化鉴别。移植物局部以IL-1,TNF及M-CSF升高为明显,IL-2,IL-3,IL-4,IL-6,G-CSF或GM-CSF未见升高。实体器官排斥时IL-4mRNA,IL-2mRNA及IL-5mRNA表达可升高。而炎性因子IL-1βmRNA,IL-6mRNA及TNFamRNA表达不升高。某些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
LPS、rhlL-1β、rhIL-6、rhThF-a和rhIFN-γ单独或两两组合加于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测定了hVSMCNOS活性,cGMP含量,iNOSmRNA表达丰度和培养液中NO2浓度。LPS和细胞因子都能诱导hVSMC表达iNOS mRNA,升高hVSMC NOS活性、cGMP含量和培养液中NO2浓度;TNF-a是受试细胞因子中唯一能与另外三种细胞因子分别组合都显示出协同效应的细胞因子;LPS和其余三种细胞因子间的两两组合都没有显示出协同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LPS、rhTNF-α、rhIL-1β、rhIL-6、thThF-α、thIFN-γ都能诱导hVSMC合成NO;TNF-α可能是诱导hVSMCiNOS表达的致炎细胞因子中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和方法:应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6对微血管内皮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调节。结果:5×104U/L的TNFα和IL-1β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诱导内皮6h),并分别于105U/L、2×105U/L浓度时使中性粒细胞粘附数达高峰,但不同浓度的IL-6均未使粘附增加,免疫组化ABC法证实了同样的结果。进一步用抗ICAM-1和抗LFA-1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表明,两种抗体在5mg/L浓度下可显著阻断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结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主要通过粘附分子ICAM-1/LFA-1介导。  相似文献   

17.
促炎症细胞因子刺激人类关节骨膜B型细胞表达粘附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病人关节滑膜组织粘附分子表达增强,并与局部炎与细胞浸润密切相关。旨在探讨DRA时秀导滑膜细胞分子表达上调的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关节滑膜B型细胞,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β微球蛋白(AGE-β2m)、天然β2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体外共同培养,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定量分析滑膜B型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结果:正常关节滑膜B型细胞表达ICAM-1、VCAM-1,但不表达E-selectin.IL-1β、TNF-α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滑膜B型细胞ICAM-1、VCAM-1的表达,但无诱导E-selectin表达的作用。AGE-β2m 和β2m对B型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无直接影响,结论:DRA时关节组织存在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可能上调滑膜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促使局部的单核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8.
B7-1分子诱导体外抗肝癌免疫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B7分子在体外抗肝癌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HepG2/hB7-1,HepG2/neo及亲代HepG2瘤苗混合培养(MLTC),检测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淋巴细胞HLA-I类抗原的表达,培养上清IFN-γ水平,TNF活性及LAK,CTL细胞活性。结果:HepG2/hB7-1瘤苗促淋巴细胞增殖最高达14.6倍,明显高于HepG2/neo和HepG2瘤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细胞微管聚合抑制剂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10μmol/L)可抑制LPS激活的小鼠巨噬细胞株PU5-1.8产生TNF-α及减少其基因表达,而Col.衍生物β-Lumicolchicine对微管无作用,对TNF-α mRNA积累亦无影响,其它微管聚合抑制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则有类似Col.的抑制作用。用run on核转录试验和mRNA半寿期检测证实Col.TNF-α mRNA积累  相似文献   

20.
抗TNF-α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和表达抗TNF-α人-鼠嵌合抗体。方法:将抗TNF-α鼠单抗Z8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到含有人k链和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分别构建轻、重链分开表达和共同表达的人-鼠嵌合抗体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通过ELISA,RT-PCR、免疫印迹检测TNF-α的活性。用L929细胞检测嵌合抗体体外中和TNF-α的活性。结果:ELISA鉴定结果表明该嵌合抗体与TNF-α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