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仪陇县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 [方法 ] 2 0 0 1年上半年 ,选择仪陇县部分中小学生 ,测量身高、体重 ,采用营养评价参考标准 (身高标准体重 )进行营养评价。 [结果 ] 2 6 92 8名学生 ,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 8 76 %、6 56 %、1 64 %。营养不良检出率 ,女生高于男生 ,城郊学校学生 >城区学校学生 >乡镇学校学生。 [结论 ]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提倡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推行“学生饮用能计划” ,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2.
2002年仪陇县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仪陇县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方法:2002年9~12月对全县中小学生测量身高、体重,检查裸眼视力和皮肤病。采用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身高标准体重)进行营养评价。结果:83848名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0.76%、3.55%、2.14%、16.55%;其中29297名学生的疥疮检出率为0.46%。营养不良、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县城(郊)学校学生高于乡镇学校学生。结论:仪陇县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视力不良是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四川仪陇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四川省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改善西部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的要求,测量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采用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对10490名学生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4.90%、5.74%、1.90%。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男生,重点中学学生>普通中学学生>普通小学学生>重点小学学生。青春期前及青春早期(7~12岁)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显著高于7~14岁男生。结论 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当提倡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4.
新乡市2005年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颖乡市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中小学生营养改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1985年)”为评价标准,对参加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新乡市市区1161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乡市市区中小学生50%以上营养状况良好;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3.10%,女生所占比例高于男生;超重率为16.54%,肥胖率为18.26%,超重与肥胖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结论新乡市中小学生营养正常检出率2005年高于1995年;营养不良的防治工作要以女生为重点;超重肥胖的防治工作应引起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且应以男生和小学生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房山区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房山区12966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指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房山区中小学生营养失调检出率49.48%.营养失调高发年龄集中在11-14岁;学生营养过剩检出率高于营养不良.男生营养过剩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6-11岁营养过剩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11岁最高,男生为46.11%.女生为37.09%;女生营养过剩在12岁以后保持逐渐下降趋势,男生营养过剩12~16岁逐渐下降,17岁以后又有回升.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相对较低,且随年龄变化较平缓,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在16岁以后有逐渐上升趋势结论营养过剩已成为目前学生营养的主要问题,需要不断推行运动和营养策略,以控制营养失调不断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方铭  WU Jun-xia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078-1079
目的了解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与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03—2007年连续5年对京口区20所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调查,利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作出营养评价。结果京口区中小学生5年平均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5.89%,平均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37%、3.41%。营养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的营养状况不同。结论京口区中小学生营养问题仍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五莲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指导学生合理营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年上半年,整群随机抽取五莲县中学和小学各6所,对7896名学生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2.86%,其中轻度营养不良占86.64%;肥胖率为4.87%,超重率为3.68%。营养不良率,女生为27.83%,男生为18.41%;小学生为19.39%,初中生为22.47%,高中生为27.66%。[结论]五莲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祁东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8~2003年间,按有关标准对4所监测点学校的41551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25.01%,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05%,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P〈0.01)。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P〈0.01)。结论 祁东县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远未达到《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目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黄咏梅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6):705-705,712
[目的]了解泉州市洛江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6所中小学部分学生检测身高、体重,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调查18 318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1.16%,肥胖率为2.49%;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肥胖率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结论]泉州市洛江区中小学生营养问题较严重,营养不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邓祥云  李夏红 《中国校医》2003,17(4):327-327
目的 为了解泰兴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对高中、初中、小学各两所学校计13676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泰兴市营养不良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为轻度营养不良,占91.78%,小学、初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高中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肥胖占调查人数的21.88%,初中学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小学、高中学生,且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 要切实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卫生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渠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渠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按(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细则》的要求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评价方法和标准按WHO推荐得身高标准体重法(全国学生营养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对渠县7~18岁中小学生6003名进行营养状况调查,超重率为5.90%,肥胖率为3.46%,乡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女生高于男生。结论中小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存在两个极端,应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营养不良的学生进行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汕头市城区部分中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2004年5月,对汕头市省、市直属中学在校初、高中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根据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调查9014名学生,营养正常者占45.8%,营养不良者占46.3%,超重、肥胖者占7.9%。营养不良者轻、中度占99.3%。营养不良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超重率、肥胖率初中生高于高中生(P〈0.01);营养不良率与超重肥胖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P〈0.01);营养不良率与超重肥胖率均为走读学生高于寄宿学生(P〈0.05、P〈0.01)。[结论]汕头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状况处于广东省的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鹏  张颖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742-743
目的 了解沈北新区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指导学生营养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对沈北新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作为评价标准,使用“沈阳市学生健康监测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结果 沈北新区中小学生5a平均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7.42%,平均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62%,15.05%,处于较高水平;营养不良、超重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同.结论 沈北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并存,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韶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韶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对韶关市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共检测中小学学生7557名,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3.2%、肥胖检出率为9.0%。营养不良检出率男、女分别是18.0%和28.4%,高中、初中、小学生检出率分别是34.7%、26.7%和13.9%;肥胖检出率男、女分别是11.5%和6.5%,高中、初中、小学生检出率分别是5.3%、7.3%和12.2%。营养不良女生高于男生,高中学生高于初中、小学学生;肥胖率为男生高于女生,初中、小学学生高于高中学生。结论韶关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肥胖问题较严重,应制定防治方案,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枣庄市薛城区城乡部分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薛城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2000年9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城乡7~17岁在校中小学生4976名进行调查。[结果]学生中等身高、中等体重者分别占82.3%和79.5%,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中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小学生肥胖率较高。[结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问题较多,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永州市冷水滩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按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年报表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对我区城乡8898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根据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来评价确定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肥胖率2.3%,营养不良率为30.4%,在营养不良学生中,轻度占87.4%,中重度点12.6%,从营养不良率来看,中学生(34.1%)高于小学生(25.9%),农村学生(36.1%)高于城区学生(26.7%),女生(36.2%)高于男生(25.2%),从肥胖率来看,小学生(3.1%)高于中学生(1.7%),城区学生(2.8%)高于农村学生(0.8%),而男女学生相近(2.3%)。[结论]我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与1985调查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率(30%)基本一致,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莆田市荔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所监测校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本区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8.5%,超重率为5.2%,肥胖率为3.3%。同1996和1999年相比,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下降,超重与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城市,超重与肥胖率低于城市;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女生;初中阶段营养不良率最高,小学阶段最低;重点校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与肥胖率均高于普通校。[结论]不良饮食方式和缺乏运动是影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昆明市7所中小学校的5956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昆明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6.83%;超重率为8.83%;肥胖率为8.46%。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生。初中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率均高于高中生及小学生。小学生肥胖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10~12岁为肥胖增长的高发年龄。[结论]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昆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种营养问题并存,学生的营养总体上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即肥胖、超重及营养不良并存,正常体重者比例减少,应针对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问题,提出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有芳 《职业与健康》2003,19(9):112-113
目的 了解宝山区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制定防治工作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1998-2001学年的10所监测点学校36178名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为中专生(46.93%),最低为小学生;而肥胖检出率小学生始终为最高。4a来,中学生营养不良和女生的肥胖情况有减少的趋势,女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小学生,男大学生肥胖似有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评价与分析,建议我区的学生营养状况的防治重点为大学、中专学生的营养不良和小学生的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营养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学生营养评价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在3672名一年级新生体检时收集小于7岁无评价标准的学生;抽取7~18岁学生6418名,测得身高、体重值作营养状况评价,百分位数评价;对因高身材无营养评价标准的男生的身高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一年级新生中94.44%,的学生因小于7岁而无评价标准。少数男生11岁开始出现高身材而无评价标准,14岁、15岁分别高达26.32%和25.64%。7~18岁学生群体营养不良检出率高,其中身高、体重值均在P10~P90范围内的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同样很高,主要原因是该标准营养不良的界值点选择过高。结论应增补6岁年龄组和高身材男生评价标准;营养不良界值点选择低于80%的标准体重较合适;各年龄组应分性别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