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钧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63-63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符合梨状肌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结合理疗。治疗组选用针灸推拿每日1次。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西药理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理疗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中频波理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2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频理疗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多向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多向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多向针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287-1289
目的:观察针刀触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8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局部封闭疗法治疗,给予B组患者针刀触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后显示,A组封闭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1.5%,B组针刀触激术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2.1%,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触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梨十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梨十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腓总神经MCV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腓总神经MCV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梨十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性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老年性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98%,治疗时间(33.5±5.7)d;B组总有效率79%,治疗时间(40.6±5.6)d。A组总体疗效优于B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梨状肌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推拿加热敏灸治疗对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分成推拿加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热敏灸对照组30例,一个疗程后评价疼痛缓解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加热敏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优于热敏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鹏  朱超  侯鹍 《陕西中医》2014,(9):1192-1194
目的:观察热敷散热敷配合西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本院热敷散热敷,同时采用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加得宝松混悬液。对照组33例,采用本院热敷散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P<0.05)。治疗组患者臀腿痛、梨状肌压痛、步行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疗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热敷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志峰 《光明中医》2015,30(2):339-340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5名,给予A组患者局部封闭疗法治疗,给予B组患者针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梨状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上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本病产生的症状极易与腰椎间盘引起的脊髓受压从而出现的坐骨神经痛发生混淆。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中西医治疗手段层出不穷。目前关于梨状肌综合征在临床上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针傍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多针傍刺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对照组有效率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傍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高质量临床研究,筛选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优势方案。[方法]检索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出高质量临床研究,运用多指标决策法,通过加权标准化,计算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得出各针刺治疗方案的相对贴切度,选出优势方案。[结果]共筛选出9项高质量临床研究,其中内热针导热法为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优势方案。[结论]内热针导热法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进一步探究利用内热针导热法针刺阿是穴联合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在RCT研究设计及报告时应加强随机化隐藏、盲法实施、研究对象撤出或退出等情况的阐述,以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电针和推拿为主结合TDP治疗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治疗10次后,60例患者中,痊愈41例,好转19例。  相似文献   

15.
徐一新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55-756
目的观察针刺弹拨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弹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弹拨法是一种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针灸、手法、枝川注射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梨状肌综合征俄罗斯患者100例,并与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的俄医组(49例)作疗效对照。结果:痊愈率82%,高于俄医组的33%(P〈0.01);平均治疗次数8.2次,少于俄医组的14.6次(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综合征优于一般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点按反阿是穴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均根据病情采用点按反阿是穴为主,配合拔揉、棒击、运动牵拉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点按反阿是穴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急慢性损伤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发臀部及腿部疼痛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较为常见。近3年来,运用针刺加推拿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76例,本文对治疗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以下简单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推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针手法组30例、普通针刺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推针手法组总有效率为100%;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76.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推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用苍龟探穴手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苍龟探穴组30例,针刺组30例及水针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三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苍龟探穴组总有效率为100.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7%;水针组组总有效率为83.3%。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运用苍龟探穴手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及穴位注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