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习课大致分为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和毕业班复习课.毕业班的复习课,内容多,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都压缩了平时的教学课时,复习课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教学计划.毕业班的复习通常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其中,二轮复习一般是专题复习,可是目前,有些复习课不甚得法.有些教师往往不进行“双基”梳理,而是以题代替复习,以测验代替复习.也有一些教师虽然进行“双基”梳理,但是缺乏实际内容与营养,学生似乎并不喜欢.专题复习课应该怎么上?专题复习课的例题该如何选取和设计?笔者通过“二次函数专题——点的坐标”一课探讨专题复习课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唐洵 《数学通讯》2022,(20):50-54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从不同方面切入,合理地设置微专题,有效提升高考二轮复习课堂的效益,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师"认识到按题型简单分类的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的诸多弊端,如以开放探究、图像信息、分类讨论、新定义等题型来分类教学是非常简单化的课型划分,如以新定义题型来设计一节专题复习课,必然"挂一漏万",即使在一节新定义课中精选几道新定义题也可能会使训练的目标和教学主线难以聚焦,往往形似而质异.而另一类着力在形异而质同的微专题教学却得到很多有追求、有思考的老师的喜欢(见参考文献[1]~[3]).本文是笔者基于变式理论研发的一节费马点微专题教学课例,供研讨.  相似文献   

4.
二轮复习是离中考最近的复习,它是基于一轮复习基础之上的专题复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二轮复习的综合性,决定了其教学设计必须与首轮复习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目标的确定,到例题的选择,再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具备二轮复习自己独有的"特色".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二轮复习课呢?笔者认为,同步中考最为关键.我们应将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中考,按照中考的要求设计课堂教学,从学生成功解题的体验入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孙沛 《中学数学》2012,(22):55-56
专题复习课是目前中考复习课的主要课型,如何精心选择例题、习题和测试题非常重要,如何讲解和训练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一、滚动式专题复习的四个环节1.专题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一轮复习所确立的知识体系,采取"小专题推进,适当穿插综合训练"的方法,认真设计好每一个专题复习教学案.2.专题讲解  相似文献   

6.
高三一轮章节复习与二轮专题复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轮复习侧重于基础性和全面性,二轮复习侧重于综合性与创新性.笔者认为,针对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在二轮复习中采取“形散神聚”的复习策略进行专题复习,本文以“基本不等式”专题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以“数列求和”微专题复习为例,通过给学生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素材,引导学生就所给的素材构造新数列,并对新数列进行求和.以课前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学生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构造新数列以及对新数列求和的过程”,探索“把课堂交给学生”的高三数学二轮深度复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应是引导学生将所有高中数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化、网络化,熟悉知识间的联系,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进一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及时发现在前阶段的复习中哪些知识点和方法技能掌握不牢固,哪些地方复习还不到位,做好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第二轮复习一般以专题的形式,主干是解题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显然,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并不取决于解题数量的多少,而与题目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取得复习效益最大化,教师精选例习题显得尤为关键,下面以"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及其应用"这一专题谈谈笔者对第二轮复习有效选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文[1]中提出:把两轮复习整合为一轮复习,以整合后的专题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实施“专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备考复习方法,并认为当前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不专”,“名为专题复习,实为综合练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形同虚设.”这是从内容整合的角度作出的基本判断.为使专题复习在  相似文献   

10.
王小林 《数学之友》2023,(5):40-41+45
微专题教学是中学数学复习阶段一种新的复习课型,得到了很多教师的研究和实践.微专题教学主题聚焦于一类问题或一个基本图形,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有助于学生对一类问题的归类与识别,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也有利于“就题论道”.  相似文献   

11.
李新军 《数学通讯》2023,(14):41-45
二轮复习中对数学概念进行进阶式整合是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以“函数的奇偶性”二轮复习专题设计为例,通过函数的奇偶性和对称性、对称性叠加和转换、运用对称性处理非对称问题三阶设计,逐级提升,加深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陈明 《数学之友》2017,(4):74-76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目标是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优化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二轮复习的目标决定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有很大的不同,需要通过专题复习对主干知识和主要方法进行突破.笔者所教的是文科班,一段时间复习下来,深切的感觉到二轮复习的选题不在多,而在精,必要时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微专题复习,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三复习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思想方法专题复习阶段、综合复习阶段、冲刺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层层加深,因此,在每一个阶段都制定了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与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深化学生数学思想素质,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分析”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二轮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三的总复习,第一轮复习,首先是从整体结构上把握初中三年的所有数学知识,形成系统认识.而这之后的复习,即第二轮复习,就要以方法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对于试卷中发现的问题,如果只是以学会该题为目的,那么很有可能几天后见到原题都不能解决,更不要说方法的迁移了.我们以2012年延庆二模22题为例来探讨如何形成专题.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文[1]中提出:把两轮复习整合为一轮复习,以整合后的专题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实施“专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备考复习方法,并认为当前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不专”,“名为专题复习,实为综合练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形同虚设.”这是从内容整合的角度作出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是指在第一轮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本轮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题型,抓住复习中的弱点,针对考试中的热点、难点,各个突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系统的训练,解题能力有质的提升,为下一步的“强化训练”打下坚实基础.从各个省市的中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对考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猜想、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有两大特点,一是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形式为主,这种专题复习往往包括高考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专题复习及热点问题的专题复习等;二是随着第一轮复习的结束和第二轮复习的深入,学生的训练量和训练的难度、综合度在不断加大,试卷(包括作业)讲评几乎成了每天必做的事.  相似文献   

18.
陈光华 《中学数学》2012,(18):28-30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线,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进而掌握通性、通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数学复习方法多样,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含参函数问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多安排在中考试卷的最后三道大题进行考查,也成为中考复习备考的热点专题.但含参函数问题考查的知识点、函数性质很多,如何搞好这类专题复习成为很多教师研讨的重点.本文整理笔者最近开设的一节含参函数专题复习课例,希望给同行提供一些课例研讨的素材,丰富和深化含参函数问题的复习与研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在经过了对知识、技能、方法逐点复习和梳理的第一轮复习后,师生进入以综合提升为目标的第二轮复习,期间经常会遇到一些困境.如:学生有题就做,不对知识与方法进行梳理,不对解题方法进行优化,不对错误进行矫正,不对已解决问题进行消化;学生经过频繁和反复的训练,反而造成解题思维僵化,很多问题的方法联想不起来或方法选择不合理.而教师的教学停留在一轮复习的重复再现,而不是一轮复习的深化与提升,感觉一轮复习后学生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