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试论中医证本质和辨证施治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医证的概念 "证"最早见丁:〈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理论.以后历代医家又均有发展,特别是近五十多年来对症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比较确切的理解是:症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1];是对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2];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态[3].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本质研究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理法方药必一气贯通,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才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而证正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桥梁和关键。证的得出,前有中医理论为基石,中有病患疾苦之征象,后才有立法处方用药之手段。(临证指南医案)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证是中医特色与精华的集中体现,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抓住了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这一认识已得到中医学界普遍认可,并付诸于实践当中。证本质研究,又称证实质研究,从中西医研究一开始,就成为最主…  相似文献   

3.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锋  王宗殿 《中医药学刊》2005,23(1):131-133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简要回顾了证候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近年来证候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从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严格的科研设计、合理利用动物模型及多学科研究等角度对证候本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名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简要回顾了证候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近年来证候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从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严格的科研设计、合理利用动物模型及多学科研究等角度对证候本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名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医证本质研究的反思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中医证的概念、证的本质、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等是中医药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但其中以证的本质最为重要.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中医证的本质是实现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基础、揭示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关键和复方中药作用机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中医证的特征及对证本质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 ,即证候 ,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反映 ,它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 ,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对证的认识起源于临床实践中 ,证是中医理论中用于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单元 ,是辨证论治的前提。探讨证的本质 ,首先要了解中医概念里“证”的几个基本特征。1 证的基本特征1.1 证具有特异性特异性即可辨性 ,不同的证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如肝郁脾虚证、肝血瘀阻证、肝阴不足证 ,病位都在肝 ,但肝郁脾虚、血瘀、阴虚决定了截然不同的证候特征。现代中医对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进行了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7.
中医证本质与内分泌激素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激素的作用方式和特点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高效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类化学媒介,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三种:一是内分泌方式,二是旁分泌方式,三是自分泌方式。激素的分类,一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证本质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近几十年来,证本质研究一直是中医现代化研究最主要的攻关对象.  相似文献   

9.
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中医证的本质是实现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结合的基础,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为阐明证的本质,40年来我国对各种可能是证本质的物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如激素、酶、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三磷酸腺苷(ATP)、微量元素和?..  相似文献   

10.
证的本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叙述证的概念,接着讨论证的发展史、证的发生学基础,最后讨论证的特点。揭示出证的概念和理论除具有生物学基础外,还具有整体联系性、主客一体性、动态时序性、模型性、模糊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规律。方法:使用《慢性疲劳调查问卷》对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1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资料采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3类证候群。第一类:疲倦乏力,腰背酸痛,手脚发冷,食欲不振,性欲减退,耳鸣,白带过多,小便不尽,夜尿频数,舌淡胖、苔白,脉沉细。第二类:疲倦乏力,头重,头痛,眼花,心慌,胸闷气短,腹胀,记忆力差,注意力差,少气懒言,反应迟钝,乳房胀痛,大便稀溏,舌淡红,脉细。第三类:疲倦乏力,容易感冒,恶风怕冷,动则汗出,舌淡,脉细。第一类证候群辨证为脾肾阳虚(虚寒)证,第二类证候群辨证为心脾气血两虚证,第三类证候群辨证为肺卫气虚(不固)证。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其中涉及的有心、肾、脾、肺4脏之虚。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思维模式,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医学理论和学科内涵建设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①中西医比较研究.②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③积极探索医药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中西医结合.④加强中西医结合科普创作,拓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广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溃疡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选取不同方药并结合溃疡散保留灌肠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柳氮磺氨吡啶(SASP)制剂结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选取不同方药并结合溃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着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心肝亏虚、虚风内动型,肝肾阴虚、阳亢风动型,痰火扰心型以及肝郁脾虚型4个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痰火扰心为主(P<0.01),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肝郁脾虚为主(P<0.01),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为主(P<0.01)。结论:抽动障碍的不同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抽动障碍的诊断分型对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感冒病证治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冒为感受风寒暑热等外邪引发的疾病,皆因六淫之邪及时行疫气所致,常因季节、年龄、体质、邪气、病位等不同有不同的辨证特点,治疗时用药又各有不同,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在用药配方方面又有很多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方法与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钙尔奇D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经过评价,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治疗后两组骨密度都有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患者骨密度增加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体现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能提高骨密度,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德尔菲法在中医临床证候应用中的应用现状,为后续规范与完善证候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五大数据库关于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中应用德尔菲法的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1年6月1日,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估和资料提取,对质量A级和B级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质量评价共纳入201篇文献,其中原始研究199篇,方法学研究9篇。研究方向包括候分布特点、证候诊断标准、单一证候研究、证候要素研究、证候变化规律等八类。192篇文献对德尔菲法具体实施进行报道。结论 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中德尔菲法应用整体较为科学,但在证候研究细节实施尚有不足,有待形成符合中医证候特色的德尔菲法标准规范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医学界很早就对糖尿病、肥胖、脂质异常和高血压等疾病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进行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S)。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MS诊断标准上达成了共识,即确认一个个体是否为MS,必须具备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在中国人中定义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另加下列4个因素中任意两项:①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7mmol/L(150mg/dL),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最终方向。中医证候间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代谢产物的不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变化,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使中医辨证科学化和定量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的综合疗效,阐明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安全性机制,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临床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现状,探讨了制定中医药科研机构设置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制定中医药科研机构设置国际标准,充分借助和利用现代医药科研的仪器设备,遵循化繁为简、突出共性,以及分类指导、抓住重点的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