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0 (IL-10)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血清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NP提供新的途径及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ANP组(A组)和IL-10干预组(I组).A组大鼠分3次给予腹腔内注射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3×1.0 mg/g体重,每次间隔1 h,诱导ANP;I组于L-Arginine注射诱导胰腺炎后2,5,8 h分别腹腔内注射重组人IL-10 1万U,共3万U;C组大鼠按上述时点给予0.9%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作正常对照.在注射诱导胰腺炎后第4,12,24,36小时共4个时点分批处死大鼠,对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IL-6水平.结果:A组各时点IL-6、血清淀粉酶水平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C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其中,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淀粉酶升高以第24,36小时最为显著;IL-6在4 h达高峰;I组组织病理学评分(除第4小时外)、血清淀粉酶及IL-6各时点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应用重组人IL-10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减轻实验性胰腺炎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0(IL-10)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NP提供新的途径及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9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24只、ANP组(A组)36只,IL-10干预组(I组)32只.A组大鼠分3次给予腹腔内注射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诱导ANP;I组大鼠于腹腔内注射L-Arginine诱导后2 h、5 h、8 h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重组人IL-10 1万U,共3万U;C组按A组时点给予0.9%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作正常对照.在注射诱导ANP后4 h、12 h、24 h、36 h时分批处死大鼠,对大鼠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A组大鼠各时点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1),以36 h时为最高;I组除4 h时外,其余各时点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低于A组(P<0.05);I组各时点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重组人IL-10可以降低ANP炎症反应程度,减轻病理损害,有可能成为治疗ANP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东瑞李伟  张晓华 《医学争鸣》2005,26(20):1885-1887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2(IL-12)浓度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的变化以及它与胰腺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Wister大鼠88只随机分为3组,胰腺炎组(A组,n=32)和干预组(B组,n=32)大鼠都分3次给予 60 g/L左旋精氨酸(L-Arginine)ip建立ANP大鼠模型;B组在诱导胰腺炎后 2, 5和8 h分3次腹腔注射IL-10各10 kU. 正常对照组(C组,n=24)接受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各组分别于 6, 12, 24和36 h分批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用酶底物法检测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IL-12和 IL-6浓度. 结果: 胰腺病理评分,A组在12, 24和36 h 时点均高于 B组(P<0.05),C组在光镜下的改变轻, 未见细胞坏死. A组各时点血清淀粉酶、IL-12及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可使各观察指标较A组明显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IL-12水平与病理评分(r=0.618, P<0.001);与血清淀粉酶水平(r=0.321, P<0.005) 均存在正相关. 结论:ANP大鼠血清IL-12显著上升,应用IL-10可减轻胰腺病变程度,血清IL-12水平与胰腺炎病变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剂量左旋精氨酸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模型。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n=24)、急性胰腺炎组(A组,n=24)。A组用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腹腔内注射,每次1.5mg/g体重,共3次,注射间隔1h,诱导ANP和APAu模型;c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注射完L-Arg后的第6、12和24小时三个时点分批处死大鼠,分别测定两组各时点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观察各组对应各时点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变化。结果A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在各时点比C组明显加重(P〈0.01);在肺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rs=0.374,P=0.046;rs=0.452,P=0.027)。结论大剂量L-精氨酸分次腹腔内注射可成功诱导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大鼠模型,ANP肺组织损伤程度与胰腺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氧还蛋白一1(Thioredoxin-1,Trx-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n=24)、急性胰腺炎组(A组,n=24)。A组用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腹腔内注射,每次1.5mg/g体重,共3次,注射间隔1h,诱导ANP模型;C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注射完L—Arg后的第6小时、第12小时和第24小时3个时点分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ANP肺组织Trx-1的表达,并观察各组对应各时点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变化。结果:①A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在各时点比C组明显加重(P〈O.01);②A组肺组织Trx-1各时点表达较C组明显增强(Pd0.01);③在第24小时,A组血清淀粉酶较C组显著升高(Pd0.01);④A组胰腺病理损伤与血清淀粉酶、肺损伤评分、肺免疫组化评分呈正相关(rx=0.374,P=0.046;rx=0.452,P=0.027;n=0.500,P=0.013)。结论:在ANP肺组织损伤程度与胰腺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在ANP肺损伤组织中Trx-1表达显著增加,肺组织Trx-1过度表达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ANP早期应用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9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和lL-10干预组,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制作ANP模型,干预组于末次精氨酸注射后第2、5及8h腹腔内注射IL-10 10 ku.各组再分4、12、24和3 h点.观察并比较ANP组与IL-10干预组胰腺、腹腔及肺的大体及组织学改变,检测各组血清MIF水平以及肺组织的MIF表达.结果 ANP时MIF明显升高,应用IL-10干预后各时点血清MIF明显下降(P<0.05).正常对照大鼠肺组织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细胞MIF仅为弱表达,ANP时肺组织MIF阳性细胞数增加、染色明显增强,IL-10干预组的肺组织病变程度较ANP组明显减轻.结论 ANP时MIF明显升高,肺组织MIF表达明显增强,提示MIF参与了大鼠ANP相关肺损伤的发病;IL-10对血清及肺组织的MIF水平有抑制作用,可减轻实验性ANP相关肺损伤的损害程度,早期给药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米六合丹外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微米六合丹外敷组3组,每组6只。使用150 g/L精氨酸腹腔注射造模,正常组注射等容无菌生理盐水。微米六合丹外敷组大鼠造模后腹部外敷微米六合丹72 h后处死。留取血清及胰腺组织标本,测定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大鼠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微米六合丹外敷能降低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血清淀粉酶、TNF-α、IL-6和IL-10水平,胰腺组织SOD含量升高(P均<0.05),MDA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米六合丹外敷有助于减轻实验大鼠急性胰腺炎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蔡笃雄  曾仕平  汤净  林尤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126-1128,113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SAP组及罗格列酮处理组。采用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SAP模型,于模型制作前30min腹腔内注射罗格列酮(10mg/kg)进行预处理,各组于术后3h、6h和12h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变化以及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SAP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MPO、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SO组均明显升高(P<0.05),罗格列酮处理组各时间点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MPO水平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6h、12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SAP组(P<0.05),各时间点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减少TNF-α、IL-6的产生,减轻胰腺组织损伤,从而改善SAP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hreli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肾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外源性褪黑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4)、SAP组(A组,n=24)和褪黑素干预组(M组,n=24)。A组分3次腹腔内注射6%L-精氨酸(L-Arg)1.5g·kg^-1·次^-1建立SAP模型;C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组于首次注射L-Arg前0.5h腹腔内注射1%褪黑素50μg/kg。各实验组大鼠于末次腹腔内注射后6h、12h和24h分批处死。光镜下对胰腺和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用血清淀粉酶试剂盒测定血清淀粉酶,用ELISA检测血清IL-6,应用RT-PCR检测肾脏Ghrelin及NF-κB p65mRNA表达。结果 A组各时点胰腺及肾脏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及IL-6、肾脏NF-κB p65mRNA表达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而同时点Ghrelin mRNA表达较C组明显降低(P〈0.05);M组各时点胰腺及肾脏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及IL-6、肾脏NF-κB p65mRNA表达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5),而同时点Ghrelin mRNA表达较A组升高(P〈0.05)。结论 Ghrelin在急性胰腺炎并肾损伤时的表达可能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外源性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表达而减轻急性胰腺炎并肾损伤,并可能使Ghrelin在肾脏中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引流(PC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0只)、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SAP大鼠模型(B组,16只)和SAP大鼠PCD治疗组(C组,16只),分别于建模后12h取血清及腹腔积液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淀粉酶、蛋白酶水平,留取胰腺组织一部分制作石蜡切片行光镜下病理检查、一部分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环氧化酶-2(COX-2)及诱导型一氮合酶(iNOS)表达。结果 B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6有显著升高(P<0.05),与A、C组比较IL-10无明显变化(P>0.05);相同时点的C组大鼠血清TNF-α、IL-6、淀粉酶和腹腔积液TNF-α、蛋白酶活性与B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血清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光镜病理检查提示C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较A组大鼠明显改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组大鼠胰腺组织COX-2和iNOS表达较A组大鼠明显下降(P<0.05)。结论 PCD可缓解SAP大鼠病情并减轻胰腺炎症损伤,其可能机制与引流出富含炎症细胞因子及胰酶等有害物质的腹腔积液从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并降低胰腺组织COX-2和i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