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全感重建在强迫障碍(OCD)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OC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2例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感重建"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两组SRFIS、Y-BOS各项因子与总分均获得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OCD心理治疗中实施安全感重建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并改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首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7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心理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躯体形式障碍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时需要加强心理治疗工作,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对戒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戒毒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干预组与对照组,所有戒毒患者均给予美沙酮维持治疗,对心理治疗干预组的戒毒患者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干预。之后,对心理治疗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心理治疗干预组与对照组戒毒患者治疗后的戒毒效果。结果心理治疗干预组与对照组戒毒患者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后,心理治疗干预组戒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时间美沙酮维持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可使戒毒患者从生理和心理上完全脱毒,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多元化干预措施对强迫性障碍伴抑郁发作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强迫障碍伴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护理等多元化干预措施合并氯米帕明系统治疗,对照组接受氯米帕明系统治疗加常规护理。分别在入组前和入组干预后3周和6周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耶鲁布朗强迫障碍量表(The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18分、强迫性思维因子和强迫性行为因子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5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多元化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强迫性障碍伴抑郁发作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社区哮喘患儿护理中家庭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哮喘患儿,按数字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心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1.30%,常规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71.73%,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0.5%,常规组的满意度为7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哮喘患儿护理中采取家庭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心理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情绪等的影响.方法:将恩施州优抚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联合综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本院精神病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随机选取80例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依从性、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AIS-RC各项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AIS-RC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家庭支持联合综合心理是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新思路,能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少复发,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音乐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抗精神药物治疗,干预组接受的是抗精神病药物和音乐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半年的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PANSS、SDS、SAS三项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敌对性、情感交流障碍、社会退缩、意志障碍等评分相比之前有较大的降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降低表现。结论音乐治疗可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情绪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医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心理治疗组实施常规心理治疗,文拉法辛辅助治疗组则实施文拉法辛加上心理疗法治疗.比较心理治疗组、文拉法辛辅助治疗组疗效;心理症状改善时间、遵医行为水平;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值;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辅助治疗组疗效、心理症状改善时间、遵医行为水平、汉密尔顿抑郁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值相比较心理治疗组更好,P<0.05.文拉法辛辅助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心理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采取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7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三周、六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开展的项目、管理对象及存在问题,为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的医护人员的一般情况、在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在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精神卫生体系不健全,实施社区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风险防范对策不完善,家属及社会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的认知不足。结论为确保社区管理安全和减轻医务工作者的风险,满足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的需求,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应建立完整的社区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00例符合绿色通道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科急诊诊治流程;研究组接受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暴力攻击行为0.8%,低于对照组的5.6%(P<0.05)。两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自杀自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流程可大大缩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可降低暴力攻击行为、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对家庭决策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家庭决策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家庭决策者200例,最终180例完成了所有时间点的数据采集.入院当天(T0)、入院后30天(T30)及入院后60天(T60)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完成所有家庭决策者焦...  相似文献   

14.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重要分支学科,但由于缺乏客观诊断指标,其疾病的评估与诊断过程与其他医学学科有很大不同,而主要依赖于临床会谈和精神检查,并且涉及诸多社会文化因素,这对于在华外国留学生的精神病学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总结,包括学科特点对教学的影响,语言文化差异对精神检查的影响,患者因素对精神检查的影响,以及抽象专业术语对理论教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上述诸方面的挑战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途径和对策,并在实践中进行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就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情况,分析影响其心理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方法   采用心理自评量表测评(SCL-90,SAS,SDS)、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阶段154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  ①SCL-90症状自评中,心理异常学生21人,占总人数13.64%;SAS焦虑自评,异常学生7人,占总人数4.6%;SDS抑郁自评,异常学生23人,占总学生数14.94%;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学业、人际关系问题、家庭因素、情感恋爱、网络成瘾等问题是困扰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部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与关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6个月~6岁学龄前儿童20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流感疫苗接种数据以及影响因素,采取随机分层抽取方式对不同年龄段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近年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整体偏低,有提升趋势;其中深圳本地户口、学历越高、家庭收入越多接种率越高;担心疫苗不良反应、流感病毒变异快,疫苗效果差、没时间接种等原因也成为未接种疫苗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收入、父母学历、户口,为提升接种率需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7.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以持续性的紧张不安,伴有显著的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病理性焦虑,其心理症状、躯体症状和行为表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发展,给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痛苦和负担。因传统药物治疗易出现药物耐受、药物依赖以及停药后反复等不良情况,所以心理治疗占据重要席位。通过以中医形神理论和七情学说为基础,在大量文献梳理研究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以“劝说开导、五脏情志相胜、移情易性”为核心的大学生广泛性焦虑障碍心理干预措施,并将修心疗法、情境疗法、脱敏疗法用于大学生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校园预防。在为大学生广泛焦虑障碍的防治开出中医药方的同时,可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化疗仍为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手段,而多数患者诊断时已接近晚期。近年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programmed death l)抗体,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机制,重新激活自身免疫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肿瘤的治疗作用。针对晚期胃癌的PD-1抗体治疗的临床研究已在国内外开展,大部分均有较好效果。本文对近年免疫治疗中的PD-1抗体在晚期胃癌的重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回顾对老年肿瘤患者症状群管理的研究现状,从我国老年肿瘤症状群发生的常见性和多发性,常用症状群评估工具安德森症状自评量表(MDASI)、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ESAS)、症状困扰量表(SDS)、老年综合评估(CGA)量表,目前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学因素、疾病与治疗、肿瘤患者结局相关因素,以及肿瘤患者症状群管理模式和干预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当前老年肿瘤患者症状群管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得出现现阶段症状群的研究主要在症状群的理论、评估工具、某一疾病和症状及其相关性方面,而对老年肿瘤患者症状群的管理模式和干预策略研究较少;应加强适合我国老年肿瘤患者症状群相关评估工具、有效的干预症方法和管理模式的研究,以期为国内老年肿瘤患者症状群管理工作的开展及其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