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该试验以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xynB,将xynB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获得重组载体PET28a-xynB。用IPTG对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镍离子层析柱纯化后检测其酶学性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XynB理论大小为47 kDa,预测等电点为4.49,不含信号肽,含有1个糖苷水解酶11家族结构域和1个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0℃,金属离子Mg2+、Na+、K+和Ba2+对木聚糖酶XynB有较好的激活效果。综上可知,黄色瘤胃球菌木聚糖酶XynB属于GH11家族,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40℃,酶比活力为62.94 U/mg。  相似文献   

2.
康宁木霉产木聚糖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无机离子、pH值和温度对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产木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无机离子对木聚糖酶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活或抑制作用.Cu2+、Mn2+和Ba2+可抑制木聚糖酶活性,而Co2+、Na+、K+、Fe2+、Ca2+和Mg2+可激活木聚糖酶活性.(2)不同pH和温度对木聚糖酶的活性也有显著影响.康宁木霉产木聚糖酶的最适保存pH和温度分别是7.0和30℃.且在pH 5~8时相对酶活可保持80%以上.  相似文献   

3.
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聚糖酶是饲用酶制剂中的主要酶种之一,通过对某商品酶制剂中的木聚糖酶所进行的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50℃,干热稳定性良好,Cu2+、Zn2+、Mn2+和Fe3+对本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而Mg2+、Na+及(NH4)2SO4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对BacillussubtilisT15生产的木聚糖酶作了部分酶学性质考察,研究表明:该酶是一种中性木聚糖酶,最适pH值为6.4,pH值稳定范围为5.6~8.0;最适温度为55℃,酶液在40~50℃处理4h后活力保持100%,含水量17%~20%的酶泥在85℃条件下2.5min活力保持67.4%;对燕麦木聚糖的主要降解产物为聚合度2~5的木寡糖。在考察酶学性质基础上,对该酶作了在禽饲料中的初步应用实验。饲养试验表明,在禽饲料中添加0.002%该酶能提高料肉比9.94%,饲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莲  罗长才 《饲料工业》2003,24(1):19-21
木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半纤维素,它是由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木糖聚合物。为了掌握常用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对某商品复合酶制剂中所含的木聚糖酶进行了热稳定性、最适pH值、最适反应温度、底物征对性、不同金属离子对其酶活的影响、反应进程曲线及其Km值等的测定,以其对常用的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保存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材料与方法1.1实验仪器精密pH计:±0.01pH;电子天平:d=1mg;紫外分光光度计UV-1601;恒温水浴锅;蠕动泵;紫外检测器;分布收集器;Φ2.6cm×100cm色谱柱。1.2实验材料某商品酶制剂。1.3酶活…  相似文献   

6.
采用DNS法对木聚糖酶的一些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6.0,在pH5~10之间保温不同时间后可保持较高的活性;最适反应温度50℃,液态下低于60℃热稳定性较好。在50℃、pH6.0下,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时,该木聚糖酶的米氏常数Km=6.49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21.05μg/(mL·min)。用不同底物测定酶活,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的酶活最高。酶在动物胃中活性较低,而在肠道中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李莲  罗长才 《猪业科学》2002,19(11):M1-M4
木聚糖酶是饲用复合酶制剂中的主要酶种之一,本文对某商品酶制剂中的木聚糖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这对于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保存及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良好,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0,Km值为4.485 mg/mL,Cu2+、Zn2+、Mn2+和Fe3+对本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而Na+、K+及(NH4)2SO4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FnD5-2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及酶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黑曲霉FnD5-2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及酶学特性。选用黑曲霉FnD5-2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盐析等试验方法,开展木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28℃、pH5.0、Tween80添加量1.5 mL、脱脂豆粉添加量4 g/100mL、培养基装液量50 mL。黑曲霉木聚糖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0;在4~50℃及pH 4~6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好;Mg2+、Fe2+、K+、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o2+、Cu2+、Na+、M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Mn2+的抑制作用最强,蔗糖对酶液的保护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Bacillus subtilisT15生产的木聚糖酶作了部分酶学性质考察,研究表明该酶是一种中性木聚糖酶,最适pH值为6.4,pH值稳定范围为5.6~8.0;最适温度为55℃,酶液在40~50℃处理4h后活力保持100%,含水量17%~20%的酶泥在85℃条件下2.5min活力保持67.4%;对燕麦木聚糖的主要降解产物为聚合度2~5的木寡糖.在考察酶学性质基础上,对该酶作了在禽饲料中的初步应用实验.饲养试验表明,在禽饲料中添加0.002%该酶能提高料肉比9.94%,饲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1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离到1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革兰氏阳性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生长条件和产酶条件研究结果显示,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pH8·0。培养基优化试验显示在有机和无机混合氮源条件下(NH4NO30·57%;牛肉膏1%;蛋白胨0·5%;酵母提取物0·5%;木聚糖0·5%)木聚糖酶产量达到最高(180U/mL)。酶学试验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8~9;在pH9的条件下,孵育120min时仍具有75%的活力,表明该酶具有较强的碱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对一株杜仲树皮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的内切纤维素酶(CMCase)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分析,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CMCase的相关特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优化pH、接种量、温度、时间、碳源和氮源等发酵条件,并探讨温度、pH、底物专一性、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CMCase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为碳源(30 g/L)、豆粕为氮源(30 g/L)、3%接菌量、pH 7.0的条件下37℃培养48 h,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CMCase最高可达(5.14±0.18) U/mL。经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最适酶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0;温度稳定性试验发现,在40和50℃时,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8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渐降低,当温度高于55℃,相对剩余酶活力约为50%;pH稳定性试验发现,在pH 5.0~10.0之间耐受性良好,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9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对剩余酶活力变化不大。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属于典型内切型纤维素酶。Na^+、Mg2+、Ca2+可促进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酶活力,而Co2+、Hg2+、Fe2+、Cu2+和SDS抑制CMCase酶活力;表面活性剂Tween-80、Tween-20、Triton X-100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无影响。本试验通过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具有产酶量高,耐受pH范围广的特点,在饲料添加剂、洗涤剂和造纸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筛选产蛋白酶芽孢杆菌,以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本研究选取小鼠肠道内容物为样品,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及酪蛋白平板检测法分离筛选获得产蛋白酶芽孢杆菌,对该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生长规律、产酶规律以及所产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其所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8.0,具有一定的高温耐受性,在弱酸、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Ca2+和Mn2+能够显著提高酶活(P<0.05),Zn2+、Mg2+、Cu2+和EDTA、尿素溶液对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培养至16 h菌体量达到最大值,发酵22 h上清液中的蛋白酶活力达到最高值(57.77 U/mL)。该芽孢杆菌的成功筛选分离以及其所产蛋白酶的分析研究,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从萌发的花魔芋实生种子中筛选出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内生菌,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所产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采用透明圈法初筛,DNS法测酶活力,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产酶最高的菌株,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对所产酶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高产β-甘露聚糖酶的内生菌株与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同源性达99%。所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温度为60℃,在30~50℃条件下较稳定;最适pH为6.0,在pH 4.0~9.0的条件下较稳定;Zn2+(117.84%)、EDTA(115.80%)、Cu2+(113.76%)对β-甘露聚糖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Mn2+(22.02%)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魔芋粉为底物时,Km值为26.65 mg/mL。该菌摇瓶发酵72 h后,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达9.48 U/mL,具有良好的酶学性质,在动物饲料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研究不同丙酸浓度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确定天然牧草青贮丙酸最适添加量。试验以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天然打草场的牧草为原料,共设四个处理组,丙酸添加量分别为0 mL·kg-1(CK,对照组),2 mL·kg-1(T1),4 mL·kg-1(T2),6 mL·kg-1(T3),在厌氧发酵60天后测定其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丙酸浓度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含量(P<0.05)、提高了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各丙酸浓度处理组中乳酸菌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有氧稳定性均显著提高。说明添加丙酸可以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且提高有氧稳定性,在丙酸添加量为2 mL·kg-1时即可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以莆田黑猪精液为材料分离纯化得到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进行了理化特性研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获得PAGE电泳纯化的NAGase酶制剂。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GlcNAc)为底物,研究酶催化水解的相关性质。分离纯化获得的酶制剂比活力为1561.42 U/mg,分子质量为58 ku,只有1个亚基,等电点pI为9.13。酶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45 ℃,酶在pH 3.6~7.8之间稳定,当pH>8时迅速失活,在50 ℃以下处理30 min酶活力保存稳定,高于50 ℃时,酶活力迅速降低。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米氏常数Km为0.82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为39.23 μmol/(L·min)。催化pNP-GlcNAc反应的活化能为27.30 kJ/mol。金属离子中Na+、K+、Mg2+、Ca2+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Zn2+、Cu2+、Pb2+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experiment was aimed to study the protease properties produced by Bacillus subtilis JNB001 via the index of protease activit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H,temperatur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enzymatic reaction,and the ability of the crude enzyme solution to hydrolyze various animal protein was measured by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pH of reaction was 8.0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45 ℃.The crude enzyme solution in the range of pH 5.5 to 9.0 was relatively stable,while it was not suit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enzyme solution when pH was over 9.0.At 45 ℃ it ha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when exceed 50 ℃ for 10 min, the residual activity had been less than 60%.Metal ions such as Ca2+ and Mg2+,reducing agent like DTT,surfactant as Tween-80,etc.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 enzyme activity.On the opposite,Fe2+ and Cu2+ as well as other ions,metal chelator EDTA,denaturant SDS and other materials could inhibit the protease activity.The Km was 6.43 mg/mL,and Vmax was 47.39 μg/min.It had a range of reaction pH from 7.0 to 9.0 and temperature from 40 to 50 ℃ in the situation for different protein substrates.The crude enzyme solution could hydrolyze pig hair,pig nail,hair removal of cowhide,gelatin and other hard protein substances.The results provided the strong date support for the Bacillus subtilis JNB001 which could be used in dead livestock harmless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JNB001发酵所产蛋白酶的特性,试验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了pH、温度等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水解度考察了粗酶液对各种动物蛋白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酶反应最适pH为8.0,温度为45 ℃;粗酶液在pH 5.5~9.0的范围内较稳定,过碱则不利于酶液的保存。在45 ℃下热稳定性良好,超过50 ℃保温10 min后残余酶活已不足60%;金属离子Ca2+和Mg2+、还原剂DTT、表面活性剂Tween-80等能大幅度提高酶活力。而Fe2+、Cu2+、金属螯合剂EDTA、变性剂SDS等物质则会抑制蛋白酶活性;酶促反应的Km为6.43 mg/mL,Vmax为47.39 μg/min;针对不同蛋白底物,酶促反应较适pH为 7.0~9.0,温度为40~50 ℃。该粗酶液具有水解猪毛、猪蹄甲、脱毛牛皮、明胶等硬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上述试验结果可为枯草芽孢杆菌JNB001在病死畜禽无害化生物处理体系等方面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设计对黑褐苔草(Carexa trofusca)ISSR-PCR反应的Mg2+、Taq DNA聚合酶、dNTP、引物和DNA模板进行优化,以期建立最佳反应条件并筛选退火温度。结果表明:黑褐苔草20μL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80μmol·L-1 Mg2+、0.60 U Taq DNA聚合酶、0.125μmol·L-1 dNTP、0.3μmol·L-1 Primer和50ngDNA模板;引物UBC807适宜退火温度为55℃。该体系能在不同个体中扩增出清晰的、稳定性好的条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试验旨在获得分子质量小、溶血性低、稳定性好的抗菌肽。【方法】 以牛血红蛋白β亚基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以抗菌肽的构效理论为指导,筛选出1条多肽(YKK-18),并以其为模板肽设计了3条长度为18个氨基酸残基的改造多肽(LJ-1、LJ-2和DLK-3),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反映4条多肽的抗菌活性,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分析有抗菌活性多肽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盐离子稳定性和反复冻融稳定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抗菌活性多肽的溶血性。【结果】 设计的4条多肽均为带正电荷的亲水性多肽,与APD3数据库中收录的抗菌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低于50%,二级结构中均有较高含量的α-螺旋,改造多肽的两亲性程度均高于模板肽,模板肽对测试菌株没有抗菌活性,而改造多肽对测试的大肠杆菌、沙门菌、绿脓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DLK-3和LJ-1的抗菌活性优于LJ-2,但对奇异变形杆菌均没有抗菌活性,在100 ℃高温、pH 4.0~10.0、生理浓度的盐离子(Na+、K+、Ca2+、Mg2+、Fe3+、Cu2+)和14次反复冻融等条件下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DLK-3的溶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200 μg/mL时的溶血率已超过50%,而LJ-1和LJ-2的溶血率在高浓度(200 μg/mL)时仍低于5%。【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抗菌肽的分子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获得的抗菌肽LJ-1和LJ-2具有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计数法分析抗菌肽BSN-37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特征,扩散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盐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血清稳定性、胰酶稳定性、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室温保持稳定性、药效保持时间稳定性。结果显示,抗菌肽BSN-37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为1.5625~25μg/mL,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1.5625~12.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没有活性;抗菌肽BSN-37可在90min内完全杀灭大肠杆菌CVCC1568;除了Fe2+和胰酶会影响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外,在75~100℃的高温、150~250mmol/L高浓度盐离子(Na+、K+、Ca2+和Mg2+)、20%~25%饱和浓度的Cu2+、pH 4~10、20%~25%的血清、10~12次的反复冻融、10~12d室温保存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药效保持时间可达7.5d。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BSN-37具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为抗菌肽BSN-37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