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电子装备的通用测试,通过对微波视频类电子装备的测试指标、测试方法进行共性分析,将不同测试指标的仪器控制和测试方法封装成独立的测试模块,并采用XML技术和IVI技术,使测试仪器具有互换性,使用户可以对测试系统的测试仪器进行组合配置,自由选择测试方法,自由订制测试流程,并能生成测试报告,实现了微波视频类电子装备的通用测试;该通用测试系统已应用于多种电子装备测试中,减少了自动测试系统的重复开发,提高了测试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雷达天线方向图测试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便携式雷达天线方向图测试仪,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以PC/104总线CPU模块为核心,配以方向图测试虚拟仪器卡和测试软件构成;该测试仪能完成多种雷达天线幅度、角度数据的录取以及方向图测试的自动引导,在测试精度、测试方法、操作使用等方面都优于以前的仪器.  相似文献   

3.
提高测试程序的移植性和仪器互换性是自动化测试系统在软件设计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已经推出了多种互换性规范和标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专用测试设备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非标准仪器、板卡,它们的驱动程序不符合标准和规范,在软件开发中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互换性技术。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专用测试设备的互换性实现方法,通过对测试设备功能需求的系统级抽象,忽略仪器、板卡的具体细节,提供了规范的需求接口。测试程序只针对该需求接口开发,实现了业务逻辑与底层驱动的分离。建立测试设备的驱动接口和驱动组件,封装对各种非标仪器的控制,减少由于硬件变化对软件的影响。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有效提高了专用测试设备的互换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参数化设计方法,实现了雷达高度表接收机灵敏度的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接收机灵敏度的测试效率和测试准确度;利用计算机程序通过GPIB协议控制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标准仪器,实现了雷达高度表的加电和断电、雷达回波信号的模拟、雷达高度表输出端信号的检测;针对测试需求,充分考虑接收机灵敏度测试方案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设计了通用的测试模型,据此开发的软件可自动给出测试结论;在程序中设计了求取灵敏度最优频点和灵敏度的优化迭代算法,节省了测试时间;利用数据库技术对被测雷达高度表相关信息和测试数据进行管理,便于将测试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5.
飞机液压试验中一方面要完成液压流体特性参数的测量,另一方面,还要完成机械运动参数的测量,形成了信号分散、数量多、种类繁杂的情况,研制和开发基于LXI总线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就成为最佳选择;在测试软件设计开发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软件复用性和开发效率,通过分析测试对象的特征及需求,提出面向对象框架的测试软件开发方法,开发过程中利用标准建模语言(UML)和设计模式等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实践证明,选择LXI总线简化了测试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框架软件开发方法减少了开发工作量,提高了复用性、扩展性和维护性以及开发效率等.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一种基于功能函数封装的仪器驱动程序互换性实现方法;针对IVI-MSS模型要实现仪器互换性需要替换驱动程序外,还需替换具有功能相同、接口相同的RCM的问题,指出采用IVI-MSS Server接口的形式作为"角色"向用户提供测试服务,实现应用程序和仪器驱动完全分离,并且只需要伴随RCM的替换即可适应IVI-MSS Server,实现硬件无关性;以某系统开发中应用的NI 5124示波器为对象,对仪器驱动器可互换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示波器的工作过程、采样时序、状态转换图;基于示波器IVI-COM驱动程序类图,针对IVI-MSS Server的要求,定制了RCM,根据测试功能分析确定的接口,封装了相应的功能函数,实现了示波器驱动程序的互换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信号的ATS测试资源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金宁  赵锦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7):1245-1247,1255
为了实现ATS的仪器互换性、软件移植性和系统互操作性,需要实现TPS测试程序与具体的仪器控制在开发阶段分离而在运行阶段相对应,ATS测试资源描述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ATS测试资源的能力描述需求,提出了面向信号的基于XML语言的ATS测试资源能力描述方法,建立了测试仪器的信号模型和面向信号的测试仪器能力模型,给出了应用实例;通过工程实践,该方法解决了以往测试资源能力描述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仪器互换性,工程可操作性很强。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航电测试软件的可移植性及复用能力,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参照通用开放式软件架构FACE(Future Airborne Capability Environment)标准,基于将可移植组件通过标准接口快速接入通用软件框架的思想,设计了分层解耦的通用测试软件架构。将测试软件划分为平台适配组件、基础服务组件、测试指令通信组件以及测试用例组件。在此架构基础上,设计了统一的测试软件通信规约,定义了标准的接口规范。基于此架构开发的测试软件不仅可满足航电产品的测试需求,而且可以实现不同项目之间测试用例的快速接入和裁剪。所设计的通用测试软件架构改变了传统一型产品定制开发一个测试软件的现状,可满足航电测试软件通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其在航电产品测试领域的推广可有效提高测试软件开发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相似文献   

9.
仪器互换性是一个决定测控软件重用性及测试系统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为了消除IVI(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驱动模型中仪器特有功能驱动对仪器互换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动态重定义测控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允许用户在更换仪器硬件时通过Lua脚本动态重定义测控函数来实现相应的仪器特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测控系统更换仪器时,测控软件不需要修改、重编译特有功能部分,消除了特有功能驱动对仪器互换性的影响,改进了IVI驱动模型中仪器互换性.  相似文献   

10.
以舰船装备综合测试的迫切需求为背景,提出了新一代综合自动测试系统(IATS)总体架构,构建新一代综合自动测试系统设备体系;针对某型船用搜索雷达,分析了船用雷达整机/分系统部件内场测试和外场原位监测评估等测试诊断需求,开展了新一代综合自动测试系统适应性和适用性等应用技术研究,实现了船用雷达工作频率、功率、带宽、噪声系数、窄脉冲信号等参数性能自动化测试和增强型原位监测评估功能。经分析评估,新一代综合自动测试系统设备体系可以满足船用雷达装备研制、试验和使用维护阶段测试保障应用,对提升其寿命周期内的测试保障效率和效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专业化的软件测试评估平台是该类装备软件测试的重要支撑。为了对雷达对抗装备的显控、信号处理软件等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测试考核,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对抗装备及其配属软件试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建立雷达对抗装备软件测试系统,来提信号逼真、供可调可控的测试环境以及专业化、精确化的信号输入。通过复杂环境、软硬约束、特定方法等的分析研究,提出雷达对抗装备软件测试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进行功能、性能设计,并给出该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初步设计方案。利用提出的设计思想和方案,开展相应系统的研制,该系统提供包括测试环境模拟生成方法、被测件运行驱动方法、测试执行与数据采集方法和测评过程管理方法的测试应用,为全面地考核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对抗装备软件提供更为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昊  柳溪 《测控技术》2021,40(6):18-26
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雷达软件测试用例与其他测试知识的关系,进一步优化雷达软件测试用例复用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雷达软件测试用例复用方法.该方法依据雷达软件测试本体关系模型,从现有的雷达软件测试管理系统中抽取测试知识构建雷达软件测试知识图谱,以实体特征属性文本的语义相似度匹配为基础,结合知识推荐和协同过滤推荐技术建立雷达软件测试用例复用推荐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开展测试用例复用设计和探索性测试会话生成.项目实践表明,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知识图谱在关系检索应用和图形化结果展现上的优势,具有较好的精确率和召回率,能够大幅节约软件测试时间成本,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信号和测试定义(STD)标准是面向信号自动测试工程应用的理论基础,但目前该标准中提供的基本信号模型并不能满足雷达告警设备检测需求。针对此问题,依据标准要求扩展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类型,并进行信号仿真。基于MATLAB APP Designer工具设计开发测试信号模型加载和实例创建软件,创建信号实例,并通过矢量信号源模拟产生雷达信号,送至雷达告警接收机前端,进行信号的有效性验证。实验证明,扩展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模型可以满足实际测试需求,为未来雷达信号标准化建模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载雷达系统的特点,研究了系统测试性建模问题。根据机载PD雷达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结合FMEA分析结果,使用eXpress软件建立了机载PD雷达测距子系统的测试性模型,对模型的测试性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测距子系统模型构造出故障信息矩阵,通过逐步分解故障信息矩阵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测试点优选。运用故障植入法通过测试设备对雷达进行测试,并计算测试性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测试方法满足系统测试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雷达装备的发展对测试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綦于VXI总线的雷达装备测试网络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基于VXI虚拟仪器技术的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成,通过对雷达测试测试需求的分析,阐述雷达装备测试网络系统的组成方案,对基于网络化方式的测控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本文设计的系统对于雷达的综合测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机载火控雷达伺服分机通用测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减少机栽雷达测试设备的专业设备量和复杂性问题,对机栽雷达伺服分机测试设备通用性进行了研究,使之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机栽雷达地面测试设备。给出基于VXI总线的通用接口模块和专用数据采集/变换模块组成的硬件系统、LabWindows/CVI编程环境下的软件设计等,在集控制与测量为一体的通用模块的设计上,为机载雷达其他分机的测试提供了设计参考。与传统的分机测试设备比较,本设计优化了专业测试设备,提高了测试设备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雷达侦察数据是进行雷达信号分选和识别箅法研究的基础,在介绍雷达侦察设备对脉冲参数截获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雷达信号的变化特征,进而提出脉宽-脉幅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建立雷达侦察数据中各脉冲参数和误差的数学模型,最后设计并实现雷达侦察数据仿真软件,利用非参数假设检验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逼真的反映外场试验数据的变化特征,能够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目标识别试验提供可靠仿真数据源.  相似文献   

18.
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和降低软件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针对高安全关键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难题,结合航空机载设备研制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研制生存周期和航空机载软件测试阶段,提出一种全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软件研制过程测试、三方测评、定型/鉴定测评和用户使用四个阶段的质量评价模型,包括测试需求分析和策划质量、测试设计和实现质量、测试执行质量和测试总结质量4项活动和18种度量元。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技术实现上可行,具有评价要素更完整、评价模型更合理、评价结果更客观的特点,为解决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最终能达到降低软件维护成本和提高软件测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有源相控阵天线在完成装配之后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整个过程繁琐、复杂,并且不同架构的天线有不同的测试方法,现阶段天线测试系统多属于定制化研制。针对不同架构天线,提出通用化、标准化的测试硬件和构件化、模块化的软件平台,并基于某型雷达天线做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天线测试通用平台相比于传统测试平台,测试精度基本一致,系统集成速度提升69%,软件复用率提升50%,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集成天线测试系统,使用人员能够使用标准天线测试流程提升测试效率,对有源相控雷达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武器由于结构复杂,理论分析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只能在设计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要想精确获取武器装备的隐身特性,必须进行雷达目标特性测量;目前,雷达目标特性测量存在缩比模型测量、目标动态测量和全尺寸目标静态测量等三种方式;文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雷达目标特性研究以及获取方法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隐身技术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雷达隐身测试,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测试场地、设备和技术发展状况,并通过针对国内某装备的实测分析归纳了雷达隐身测试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各测试场地和方法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