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性收集本院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采取亚低温联合传统方法治疗的HIE新生儿40例纳入观察组,收集同期本院收治的仅采取传统方法治疗的HIE新生儿47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结果两组新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50%︰6.38%,P=0.389)。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新生儿智能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1.57±7.57)︰(83.28±8.19),P=0.000]和[(95.38±9.56)︰(87.52±8.77),P=0.000],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7.57±4.23)天︰(20.48±4.82)天,P=0.004],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8.65±6.62)︰(83.07±6.29),P=0.000]和[(98.57±10.47)︰(91.82±9.18),P=0.002]。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NBNA评分无显著差异[(25.63±6.3)分︰(24.68±5.83)分,P=0.472]。出生后第7天和第28天时,观察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83±5.93)分︰(29.17±6.15)分,P=0.001]和[(35.93±5.48)分︰(32.83±5.54)分,P=0.011]。两组新生儿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HIE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情况,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诊治的4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甲、乙组,甲组采用循证护理,乙组采用基础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甲组的护理有效率91.7%(22/24)高于乙组77.3%(17/22),P<0.05;甲组患者的满意度95.8%高于乙组86.4%,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症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辅佐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丹参注射液辅佐神经节苷酯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9.2%,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各主要症状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四大主要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辅佐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诊断为HIE的60例住院新生儿纳入HIE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临床分度标准将其分为轻度(12例)、中度(34例)、重度(14例)三个亚组。选取本院同期6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24、48、72小时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HIE组患儿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脑实质回声均匀。HIE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脑实质回声呈点状或广泛回声增强;HIE轻度组患儿出生后48小时脑实质回声趋于正常;HIE中、重度组患儿出生后48~72小时脑实质回声呈散在回声增强。与对照组相比,HIE组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Vs、Vd均明显降低(P<0.05),PI、RI均明显升高(P<0.05)。出生72小时后,各组患儿Vs、Vd、PI和RI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监测HIE新生儿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为HIE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以及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48例。参照组开展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开展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神经行为、并发症、发育状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最低电压、最高电压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价、被动肌张力等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参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个人-社交行为、语言行为、社会适应等发育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振幅整合脑电图、发育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HIE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该院分娩的6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MMP-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观察组MMP-2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C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9),两组T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新生儿(均P<0.05)。结论 HIE新生儿MMP-2基因多态性以CC基因型为主,且与HIE患儿体内血清TNF-α、IL-6表达有关,CC基因型可能通过加重炎性反应参与HI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纳入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亚低温干预治疗,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治疗。评估两组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发展[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评分变化、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变化、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干预前两组NBNA、P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NBNA、PD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NBNA、P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滨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60例HIE患儿为观察组, 另抽取同期行MRI检测的60例足月出生的非HIE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MRI扫描, 测量内囊前肢和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DC值诊断HIE的价值, 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MRI分度与临床分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60例HIE患儿经MRI诊断白质损伤50例, 皮质损伤31例, 基底节-丘脑损伤25例, 脑干损伤22例。观察组内囊前肢和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的ADC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ADC值诊断HI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768、0.752、0.791 (P<0.05)。MRI分度与临床分度的Kappa值为0.732, 漏诊率为5.00%(3/60), 误诊率为11.67%(7/60), 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结论 MRI对新生儿HIE有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对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榆林市第二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8例足月HIE新生儿纳入HIE组,选取同期4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纳入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接受DTI联合ASL横轴位序列扫描,比较各感兴趣区DTI参数值、相对脑血流量,并分析DTI、ASL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结果 HIE组患儿基底节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相对各向异性(relative anisotropy,RA)均低于对照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HIE组患儿基底节和丘脑相对脑血流量多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其相对脑血流量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基底节FA、基底节和丘脑相对脑血流量评估HIE病情分度与临床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3.0T磁共振DTI联合ASL能够为新生儿HIE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CT诊断在过敏性肺炎患者诊断中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在2003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例过敏性肺炎患者,均对其进行CT检查,回顾分析所有的CT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CT影像图特点和诊断结果。结果在研究的10例过敏性肺炎患者中,经CT扫描,均未见胸膜异常、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5例患者肺内散在斑片、小结节状结节,节点、斑片多位于肺叶中部位置;3例患者肺内磨玻璃样病变,肺尖肺、底略少,双肺中部为主;2例患者肺内结构变形。结论在过敏性肺炎患者诊断中,利用CT诊断可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为疾病确诊科学依据,为疾病治疗提供影像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CT与MRI影像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CT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的MRI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MRI影像学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3月间接收的57例椎管内占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57例患者使用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CT的诊断准确率为84.21%(48/57),MRI的诊断准确率为100%(57/57)。两组比较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学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高,定位精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MRI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CT与MRI检查的2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n=135)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135)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结果(1)舒适度:研究组生理、心理、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主观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图像质量:研究组合格率97.04%(131/135),显著高于对照组91.11%(123/135)。(3)不良反应:研究组7例,发生率5.19%;对照组17例(12.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CT、MRI增强扫描检查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配合程度,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具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整理我院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分析CT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效果以及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3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将其作为合并组,并将53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两组患者都进行CT平扫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合并组中,出现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分别为66.3%、52.83%、22.64%及73.58%。结核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比例分别为28.30%、15.09%、7.51%、45.28%。对比两组指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结果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能够通过CT影像学检查看出差别,CT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的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RI和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和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43例,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为89.6%;MRI诊断正确46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95.8%.切口瘢痕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呈长T1短T2信号,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联合心肌酶检查应用于急性心源性胸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源性胸痛患者作为治疗组,抽取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MSCTA(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清心肌酶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MSCTA联合心肌酶检查诊断急性心源性胸痛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86.6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SCTA分辨钙化粥样斑块CT值为(341.65±308.42)HU,非钙化粥样斑块CT值为(59.88±67.93)HU,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联合心肌酶检查应用于诊断急性心源性胸痛效果良好,准确率较高,同时对判断冠状动脉斑块与狭窄性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重点探索CT在肝损伤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损伤患者,分析患者的CT表现。结果 142例肝损伤患者中,其中有26例属于Ⅰ级肝损伤,有43例属于Ⅱ级肝损伤,有37例属于Ⅲ级肝损伤,有23例属于Ⅳ级肝损伤,有11例属于Ⅴ级肝损伤,还有2例接受CT检查后没有发现肝损伤。行手术探查的总共有57例,其中有2例属于Ⅰ级肝损伤,有10例属于Ⅱ级肝损伤,有11例属于Ⅲ级肝损伤,有22例属于Ⅳ级肝损伤,有12例属于Ⅴ级肝损伤,CT诊断与手术探查的符合率高达94.5%。结论 CT在肝损伤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来院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I检查,观察所有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病例有39例确诊,确诊率为97.50%,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26例(65.00%),良性为14例(35.00%),肿瘤直径为(12.35±1.85) cm;CT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和92.00%;CT可见脂肪肉瘤17例、纤维肉瘤14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心淋巴瘤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提高其检出率,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