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全省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网络基本建成,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1%和88%;全国第一个"横向到工程、纵向到农户"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质检测管理平台建成运行,全省492万户、2 024万农村人口和9 440多处集中供水工程、28万处分散供水工程实现了动态管理和水质检测日志式管理,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打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中,甘肃省对标"两  相似文献   

2.
到2020年,通过新建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对已建供水工程进行巩固改造提升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50万人;使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1.20%;供水保证率达到90%,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比例达到33%等目标,逐步建立浚县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使全县广大农村居民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为浚县"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于2020年3月27日经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界定城乡供水一体化概念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江西省农村供水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条例》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水源与水质、供水与用水、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六章47条。《条例》共有四大亮点。一是民生。《条例》将农村供水工程定性为农村重要公用基础设施,给予资金投入、建设用地、供水用电价格、税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80%近日,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实施水利扶贫开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要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六大建设任务。一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明显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以上,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二是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到  相似文献   

5.
王桂娟 《河北水利》2008,(10):41-41
廊坊市广阳区农村饮水安全和亚安全人数为5.50万,占农村人口的40.90%,主要为水质型不安全,包括高氟、苦成及污染。《廊坊市广阳区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报告》规划新建6个联村集中供水水厂和3处单村供水工程,涵盖5个乡镇、152个村街,计划3年全部完成。2007年4月广阳区第一个联村供水工程全面启动,全区共投入资金398万元,打深井3眼,铺设主管道7600m、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全市共投资3.18亿元,解决了969个村、85.78万人的农村饮水问题,建成联村供水工程55处,联村供水受益人口68万,占解决农村饮水人口的79%。大厂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成为全省第一个城乡统一供水县,全县105个村、9.27万名农民全部吃上卫生、安全的水厂水;固安县作为省级整体推进示范县,工程建设进展迅速,全县计划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厂11座,目前已完成7座,剩余的4座水厂将在今年3月底前竣工。届时,固安县3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将得到全部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饮水安全关乎民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将解决吃水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连续组织实施了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全覆盖、巩固提升等多阶段、高强度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饮水工程3.3万处,2 418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两项指标均达到9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四川:打破区域界限 发展集中供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瑾 《中国水利》2009,(1):60-62
四川.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超过3100万人,仅“十一五”期间规划解决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就达到1200万人,位列全国第二;再加上地形条件复杂,村民居住分散,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异常艰巨。发展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成为解决四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湖北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楚珍  廖霞林 《中国水利》2013,(19):51-53,50
<正>一、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成效与做法2005年以来,湖北省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100多亿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 500多处,累计解决了2 2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76%以上。湖北省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过程中,认真吸取过去"一年建、两年坏、再过两年要重来"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湖北省襄阳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出台了《襄阳市农村饮水安全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计划方案明确提出,要在市县两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市水利、发改、财政、卫生、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城乡水资源,统筹社会各方面资源,经过三年的努力,兴建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2处,兴建小型分散工程314处,解决85.56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安全饮水基本覆盖全市村镇,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6%以上,农村供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保证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1.
正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水利部的帮助指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先后开展了“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全省累计建成6.67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3683.63万人,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96%,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实现了贵州农村饮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质的飞跃。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为支撑,贵州减贫事业大踏步前进,截至目前,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贵州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建后管护,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出台了《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办法》,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各地因地制宜的“管护经”“管护战”各具特色、务实管用、成效显著。龙里县高坪村以村民自治方式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群众持续受益,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黑龙江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对饮水安全、水费收缴、供水时长、供水工程管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427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合格率分别为94.6%、98.8%、99.5%和99.5%,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度为100%,农村饮水安全有保证。运行管理良好工程350处,比例为82.0%,工程运行管理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陕西城乡供水统管的有利条件,在所有县(区)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为单元的全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日前召开的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议消息,2013—2015年,山东全省将投入150亿元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包括平原水库)建设,使农村受益人口比例和供水水质合格率双双达到80%,力争100个县(市)实现城乡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六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近年来,六安市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480处,累计解决345万农村居民和21.74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共建设7个区域水质检测中心;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受益比例由2007年底的6%,提高到2016年底的6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2%;从2012年起,六安市农村供水执行水价为2.0元/m3,全成本水价1.50  相似文献   

16.
阜新市现有农村人口117.68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2.56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6.2%.饮水水源均为地下水,共有16.44万人仍在饮用水质不合格的水源.结合阜新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饮用水水质,确保在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1431·8km2,辖158个乡(镇)、6142个村,总人口847·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4·48万人,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2653元。年降水量641·1mm,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49m3,属极度缺水区。1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调查1·1调查结果根据2004年11月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对菏泽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估,表明农村饮水不安全状况比较严重。全市饮水不安全人口共有314·22万人,各类水质不安全的有282·72万人,取水不方便及水源供水保证率低的24·22万人。282·72万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为山东省打开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门户,指明了方向。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从量到质、从物质积累到经验积累。都有了突破性的变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全省已建成万人以上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1000多处。60个县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从供水、水量与水质3个子系统选择集中供水工程通村率、水资源保证率不达标及饮用苦咸水超标的人口比等12项代表性评价因子,然后以饮水安全状况为目标构建辽阳市文圣区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将AHP法和改进熵权法相耦合计算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组合权重,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辽阳市文圣区农村饮水安全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辽阳市文圣区农村饮水安全综合评价及供水子系统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水量与水质分别处于较安全、较不安全状态;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客观、真实的反映辽阳市文圣区农村饮水实际状况,可为解决辽阳市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和饮水安全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3月29日召开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解决饮用水中氟、砷超标问题,苦咸水、铁锰超标等其它水质问题,解决污染水、水量不足、供水保证率低、取水不便等问题。我省是农村用水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问题较多地区。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十五”期间,我省完成投资4.18亿元,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1617处,全省有152.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韩有力主持会议。省水利厅巡视员孟庆民同志就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了具体部署,省发改委、卫生厅、审计厅等有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