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现有的DSM方法缺乏与上游产品级用户需求和技术特性的关联,设计任务规划没有融合用户需求,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为此提出了基于QFD和DSM的复杂产品设计任务规划方法,通过构建两个质量屋实现了用户需求向产品结构的映射,之后再利用DSM进行设计任务规划,从而使得规划结果充分体现用户需求,更加合理和有效。最后,以水电机组为应用对象,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国内手扶微耕机品牌众多,不同厂家产品各具特点,用户使用的情况也各不相同。针对用户的使用情况,对相关用户需求及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采用Kano模型,将用户的需求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需求的权重,然后按类别对用户需求进行重组,形成不同功能属性的产品需求组,再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将用户需求映射为工程设计需求,各类产品需求组分别转化为微耕机工程设计需求,确保微耕机的设计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有利于构建微耕机产品的产品结构。设计方法对手扶微耕机产品设计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使产品更好地立足市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用户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内容,以卫浴产品设计为例,运用交互设计中的人物角色构建法,确定了用户的特征及对产品的使用目标、动机、行为和观点,并通过用户分析设计出系列产品,以满足用户对产品的特定需求,提高产品设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定制必须满足用户体验和品牌体验的双重需求。将用户体验需求通过用户模糊生活方式和用户显性需求特征加以表述,将品牌体验分解为隐性品牌设计个性和显性品牌设计元素。建立了基于关键性能特征、美学特征和附加特征的产品特征模型,重定义产品族功能模块为关键模块、基础模块和附件模块。阐述了基于体验的产品定制原理和流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旭辉 《机械管理开发》2010,25(5):100-103,105
现今"人本"设计思想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造型与设计行业。文章从人本设计方法论中导出人机工程(人因工程),分析了驾驶员与汽车前仪表盘的人机环境中"人"的相关因素(即人体感知的过程与机能特性)和这一环境中"机"的相关因素(即汽车仪表盘的功能特性)。通过分析各自特征,结合现代典型车型前仪表盘的布置,阐述了人机因素互相渗透的汽车前仪表盘设计方法;并总结了人本设计方法指导汽车仪表布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面向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形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11):1653-1658
为满足工业设计过程中用户对产品形态的感性需求,减小用户和设计师对产品形态方案的认知差异,研究了用户需求模型,建立了产品形态设计约束空间,通过交互式遗传算法使用户和设计师共同参与寻优过程。为降低交互评价疲劳度,借助神经网络模拟用户和设计师的评价意图,以实现产品形态方案的自动求解,生成满足用户需求和设计师设计意图的方案。以家用轿车前脸形态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用户对产品性能需求不断变化,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性能需求的产品公差体系再设计方法,使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品生产系统,不需重新构建制造系统和质量检验体系,只需对原系统做适当调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使产品既能满足用户需求而成本又最低。在分析产品公差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产品生产过程中各检验和试验环节记录下的历史数据,建立起基于支持向量非线性回归机的产品性能偏差与零部件质量特征偏差之间的关系模型。以产品制造成本最小为目标,以产品性能偏差满足用户需求、零部件质量特征偏差不超过其公差、零部件公差不超出其经济加工公差范围为约束,建立起面向产品用户性能需求的产品公差体系再设计优化模型,并以微电机为例进行其公差体系再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将产品公差设计从产品开发阶段扩展到产品全市场周期,为实现产品公差设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产品造型设计系统无法达到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基于定制设计原理和自由变形技术,提出多约束变形的产品造型定制设计方法,可提供具有多个变形约束控制网格的产品初始造型模型,由用户直接调节各约束控制网格的变形参数,获得满足用户偏好的产品造型定制设计方案。该方法可使用户直接参与到产品造型设计的流程中,主动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能够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并获得满足用户偏好的个性化产品造型定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汽车在线个性化定制服务中缺乏有效的交互,且消费者隐性需求的获取和转化研究不足等问题,研究了隐性需求的获取和转化以及产品定制特征的分析和表述,建立了产品特征与用户需求的映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组织符号学思想的智能交互方法,并采用黄金分割法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迭代优化。最后利用汽车颜色的定制对此方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互动性和引导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当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趋势,指出产品个性化设计时代到来的必然性。针对当前相关研究盲点,立足于现阶段企业技术条件和用户经济承受能力,将组合思想与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相融合,提出了面向个性化的产品组合式设计方法。该方法能以少量的产品属性状态实现多样的产品方案,从而快捷、低价地满足众多用户的个性需求,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思想,详细论述其设计流程。最后通过家用冰箱的个性化设计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为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基于UCD-Kano模型进行用户需求研究。通过建立用户模型并分析Kano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目标用户对产品的潜在需求,定义用户需求水平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用户需求类型,挖掘出用户的重点需求。以洗衣机设计为例,从用户的不同需求层次出发,对洗衣机的功能、外观和交互方式进行设计,以增强用户使用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用户难以准确获取个性化产品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服务型个性化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服务型平台精准获取用户原始意愿数据,通过服务型制造平台偏好设置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细化,使用户获得符合其初始期望的产品模型。以初始产品适应度值为满意度指标,利用遗传算法对服务型目标函数迭代502次产生稳定适应度值的近似虚拟目标产品。通过与服务平台交互,使用户参与到最终产品的定制、后期维修、更新升级及回收入库等每个服务环节中,从而满足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每个环节的精准服务需求。通过用户产品设计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更精准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角色分析的概念设计方法和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UCD)是在用户调研基础上产生一系列需求列表,尽可能多地涵盖所有的用户需求,却常常导致不能很好地满足任何一个用户的需要.以角色(persona)分析为基础的PBCDM方法将角色分析和UCD方法结合在一起,从用户目标和需求原型出发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传统方法的限制.分析了将角色(persona)应用于产品概念设计全过程的步骤、方法和优点,提出产品的概念设计应当以用户原型为中心,按用户偏好特征配置、定义和评估产品概念模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并介绍了PBCDM方法的原理、工作流程和系统原型的构造思路,最后以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用户对产品设计的情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产品造型意象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代表性样本,运用需求进化定律获取用户对造型元素的设计需求,应用技术进化定律分析造型元素子系统存在的冲突,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提取造型设计元素,构建造型设计元素集;利用SD法及SPSS软件分析确定产品目标感性意象;调用Python中的SVR模型进行训练,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造型意象评价模型。以数控机床为设计实例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用户思维,为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辅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系统中的信息组织面向用户的特征更强,信息检索更方便快捷,PDM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针对用户对产品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特点,采用可控制用户自动建模方法,构建个性化用户信息模型。实现了对产品信息(主要是零部件)的个性化检索系统的设计,通过与PDM系统的集成,提高了PDM系统中信息检索的个性化程度。智能化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应用于PDM软件系统中,为产品数据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优势,使PDM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独特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定制优先级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琦宗  钟嘉佶  陈川  华尔天 《机电工程》2017,(11):1354-1358
针对大多数传统的定制服务中忽略产品定制特征优先级的问题,对产品特征的类别、客户需求、用户情感偏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产品特征与用户需求关系的映射模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个性化定制服务中的定制优先级的判定方法。首先,进行了定制产品特征分类,通过获取客户需求偏好并采用定量的方法建立了偏好度模型;然后,结合用户情感偏好度模型和产品特征矩阵进行了定制特征优先级的排序;最后,以汽车产品为案例对此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给出不同产品特征的定制顺序,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定制服务的引导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发展历程,以及与汽车行业紧密结合的车联网的发展态势,分析互联网时代汽车用户特征和需求。重点研究为满足用户的需求,结合汽车企业的核心利益,识别汽车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能提供的核心服务。阐述了汽车企业主导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售后服务解决方案,改造售后服务管理,创新售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良好的用户体验已成为产品成功的重要标志。针对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行为的产品创新设计激励方法。通过民族志方法记录和分析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行为,挖掘用户无意识下的潜在需求,并针对用户体验行为采用行为替换、行为去除和行为引入等激励策略进行产品设计,以期获得具有更佳用户体验的使用行为方式,由此促使产品功能和结构的演进和进一步完善,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基于该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并以轮椅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将网络评论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应用于汽车设计开发中,利用词频-逆文档频率算法(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及依存句法分析提取产品特征,基于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预训练模型进行文本情感分析.通过搭建质量屋进行用户需求转化,完成工程技术特性重要度评价,把握产品设计方向,得到评论数据驱动的产品规划方法.以微型汽车设计规划为例,获取了部分工程技术特性优先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不仅能快速获取用户的客观反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能有效地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着重阐述产品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分析用户视触觉等需求对于产品材料创新设计的影响;并结合目前消费者日益关注的环保低碳设计趋势,考虑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进一步探析如何实现用户对产品材料的生态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