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耐红 《江西煤炭科技》2020,(3):130-132,135
为防止8103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通过在工作面布置束管监测系统,基于3#~5#煤层自燃特性及工作面特征,确定工作面采空区采用上下隅角端头设封堵墙+采空区注氮+喷洒阻化剂的防灭火技术,结合工作面特征进行各项防灭火方案的具体设计,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进行束管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防灭火技术实施后,有效抑制了采空区内遗煤的氧化,采空区内CO的最高浓度低于80 ppm,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
巨涛 《煤》2021,30(4):66-68
为防止2-502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KJ95N束管监测系统进行采空区内指标气体的实时监测,基于2号煤层自燃发火规律和工作面开采条件,设计工作面初采期间、正常回采期间和撤架期间的防灭火措施分别为插管注浆+多轮注氮、黄泥灌浆+注氮、注氮+注胶的防灭火措施,并在防灭火措施实施后进行采空区内指标气体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防灭火措施实施后,采空区内的CO浓度始终在(0~10)×10-6的范围内,O 2浓度处于20%左右,有效解决了采空区内遗煤易自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煤》2021,30(6)
为防止申南凹煤业20106工作面采空区内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通过对现有间隔式注氮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可知,现有注氮方案效果不理想,需对注氮口位置和注氮流量进行优化分析。通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合理注氮口和注氮流量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调整注氮口为机巷距工作面40 m、注氮流量为1 400 m~3/h,并在注氮方案实施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优化注氮方案后,采空区内氧化升温带的宽度大幅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无遗煤自燃现象出现,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15101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氧化升温带分别为23~57 m和15~45 m,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设计采空区防灭火采用上下隅角堆垛封堵+采空区注氮+采空区注胶的防灭火方案,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对采空区进行束管监测。结果表明:采空区防灭火措施实施后,采空区内的CO浓度最大值未超过80×10-6,采空区无自燃现象出现,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注氮技术在鑫顺煤矿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水旺  王振刚  华明国 《煤》2012,(9):20-21,55
为了有效控制和扑灭井下采空区火灾,以注氮为主的防灭火是井下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事故损失的一种非常有价值和实用的技术。鑫顺煤矿针对综放工作面自然条件,通过合理选择注氮方法和工艺,制定操作规范和注氮技术要求,现场实施后有效抑制了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发火现象,对于开采自燃煤层煤矿火灾防治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虎龙沟矿5#层81511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内遗煤量大、自燃风险高等问题,通过束管监测采空区自燃征兆,并对采空区采取了注氮、喷洒阻化剂、灌浆等综合防灭火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后,采面回采期间采空区无CO涌出,同时采空区内温度未出现异常,采面采空区防灭火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李晋 《煤》2020,29(9)
为实现沁裕煤矿15号易燃煤层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以15103工作面为例,提出采空区遗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设计增大高抽巷抽采流量、埋管灌注黄泥浆、封堵上下隅角、喷洒阻燃剂等作为日常防火措施,注氮系统作为采空区灭火措施,应用期间束管监测结果表明,设计的综合防灭火措施能够抑制采空区遗煤的氧化反应,防止采空区自燃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5,(6):63-65
磁窑沟煤矿采空区浮煤厚度较大,为采空区遗煤自燃提供了物质条件。为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采取阻化剂防灭火、注氮、预防性灌浆及煤层注水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对工作面易发生自燃的区域进行有效的预防。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分析,在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后,10301工作面该区域内CO浓度均低于10×10-6,且上隅角没有发生过CO浓度超限报警情况,极大的降低了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
任贵虎 《煤》2023,(3):84-85+91
11506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采空区遗煤自燃,依据采面现场情况采用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取得显著成果。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束管监测系统确定11506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范围,散热带、氧化带及窒息带范围分别为采面后方0~90 m、90~200 m、200 m以里;(2)将氮气释放口布置在散热带、氧化带交汇位置,具体采面后方100 m位置,注氮压力0.2 MPa,通过注氮显著降低采空区氧气浓度、温度;(3)将采面配风由1 550 m3/min调整至1 300 m3/min,并在采空区漏风位置增设风障,减少采空区漏风量;(4)采面推进缓慢位置喷洒浓度15%~20%阻化剂,减缓或者抑制遗煤自燃。现场应用后,11506综采工作面采用的防灭火技术措施影响了采面生产,同时回采期间回风隅角及回风巷内均未监测到CO,采用的防灭火技术措施取得显著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三交河煤矿203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内CO浓度高达0.0047%,严重威胁着工作面搬家回撤.对此霍州煤电集团安全监察局通过技术研究,提出了"喷洒阻化剂+注氮"综合防灭火技术,并对采空区安装束管火灾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用注氮防灭火技术后203采空区CO浓度控制在0.0015%以下,取得了显著应...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进行了论述 ,为防治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注氮技术在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雪峰 《煤矿开采》2010,15(1):97-98,76
采空区防灭火是煤矿井下防灾的一项重要课题。林南仓矿曾在轻放工作面收尾期间出现过多次采空区自然发火,且自燃发展迅速,对矿井安全威胁较大。采取了注氮防灭火技术,有效地防治了采空区自然发火。介绍了注氮防灭火原理、设备选择、管路位置确定、注氮量确定及注氮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付向明 《煤炭科技》2020,41(1):64-66
某矿A4011工作面采空区与下部煤层A3009回采工作面上下相邻,为了确保已采空区和正在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消除灾害隐患,在加强回采工作面有害气体监测的基础上,对A4011采空区实施密闭、注氮、均压等综合防灭火技术,确保A3009工作面正常回采及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放顶煤综采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6.
采空区煤炭自燃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极大威胁,通过对煤层性质和工作面采煤状况的分析,认为8号煤层存在遗煤自燃的可能性,提出了以保证工作面推进速度为主,以注浆、注氮综合防灭火体系为辅的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结果表明,采空区中CO的浓度为0.002 1%,工作面上隅角的CO浓度为0.001 5%。  相似文献   

17.
18.
建立了魏家地煤矿1308工作面注氮模型,用Fluent求解该模型得到采空区漏风强度及O2浓度的分布,得到采空区注氮条件下"三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空区开放式注氮有一定的采空区惰化效果,注氮口最佳位置为进风侧距离工作面20 m处的采空区;采空区氧化升温带最大宽度出现在工作面中部;氧化升温带的宽度随注氮流量增加近似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王家福 《煤炭与化工》2021,44(11):95-98
为防止正益煤业11-104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工作面初采和正常回采期间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得出氧化自燃带的范围分别为:初采期间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距工作面140~360 m和60~237 m,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距工作面160~410 m和90~ 235m.基于采空区特征及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设计防灭火方案为采空区密闭+埋管注浆+采空区注氮,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进行束管监测.结果 表明,防灭火方案实施后,采空区内CO最大浓度低于80 ppm,无自燃现象出现,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0.
范杰 《矿业装备》2022,(1):80-81
一直以来煤矿自燃都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当前煤矿自燃安全事故上进行分析可知,煤矿采空区是发生煤矿自燃的高危区域.由于采空区空腔体积比较大,漏风比较严重,而且该区域往往还存在较多开采过程中留下的浮煤,这些都为煤矿自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在采空区自燃研究中主要将采空区分为三个地带,分别是冷却带、氧化带和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