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胺碘酮口服联合注射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急诊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口服联合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对于对照组的76.67%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异常、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口服联合注射治疗相对于单用胺碘酮口服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治疗)与对照组(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的研究。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3月—2018年2月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治疗,胺碘酮治疗组则采取常规心内科用药加上胺碘酮治疗。比较常规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疗效;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心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组疗效、转窦性心律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平均心率水平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胺碘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心内科用药加上胺碘酮治疗急诊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单纯经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经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与心律失常临床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且心率、射血分数及QT离散度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可改善心功能与心律失常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院前急救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使用胺碘酮,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HR)低于治疗前,QT间期(QTc)长于治疗前,QT离散度(QTd)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QTc长于对照组,QT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缩短分数(F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较高,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心动图指标、心功能指标,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对照组接受普罗帕酮治疗,实验组接受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胺碘酮应用于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患者中,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盐酸美西律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行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心功能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急诊入院,诊断为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以确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都较轻微,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形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记录两组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LVEDD、LVESD指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反应,研究组出现3例转氨酶上升,2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出现2例转氨酶上升,组间对比P<0.05.结论 曲美他嗪行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明显,心肌功能以及血脂水平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血运重建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25)采用辛伐他汀联合血运重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大于对照组,B型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血运重建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8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与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可靠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年-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12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3例)。对照组中患者均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以及冠心病治疗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以及冠心病症状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心电图,观察组为动态心电图.结果 观察组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阴性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动态心电图用于心律失常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临床上可以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联合诊断,达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急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硝普钠组(50例,硝普钠单一药物治疗)和酚妥拉明组(50例,酚妥拉明单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硝普钠组LVESD和LVEDD结果明显低于酚妥拉明组,而其LVEF结果则高于酚妥拉明组(P<0.05)。硝普钠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6.0%,而酚妥拉明组治疗有效率仅为84.0%(P<0.05)。硝普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而酚妥拉明组则达到20.0%(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硝普钠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的效果。方法采集2015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介入患者,按照用药的剂量分组。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进行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进行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功能、心功能等级、两组效果、血脂检验水平正常时间、心功能等级好转达到二级的时间,并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不同剂量服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效果100.00%高于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的82.00%,P<0.05。治疗后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左心室功能、心功能等级、生活质量优于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P<0.05。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检验水平正常时间、心功能等级好转达到二级的时间优于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介入患者行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效果确切,可加速血脂指标和改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冠心病行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探究以心人文关怀护理对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非盲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120例我院收治冠心病需要行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为对比组以常规护理展开,8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行支架植入手术后行人文关怀护理可获得更好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的治疗有效率,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急诊治疗急性心衰实施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举措,观察及分析效果情况。方法在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选取治疗的150例急性心衰病患,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心衰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上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率、LVEF水平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治竭疗效果明显,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住院治疗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时间段选取,根据患者住院号,采用抽签方式对患者实施分组,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8),前者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心功能指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卧床时间及住院预后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的观察中,观察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LVSD及LVDD小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17.31%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83%(55/58),与对照组96.15%手术成功率(50/5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成功率相当,但前者能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预后时间,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疾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得以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