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北省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利用全基因测序手段研究耐药机制及致病机理打下基础。方法 对2017—2018年收集从儿童病例分离并保存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75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使用普通PCR方法检测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研究报道较多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并分析携带情况。结果 青霉素耐药相关pbp2b基因携带率为0,红霉素耐药相关ermB、ermA和mefA/E基因携带率分别为96.00%、0和33.33%,四环素耐药相关tetM、tetL、tetK和tetO基因分别为94.67%、84.00%、0和0,左氧氟沙星耐药相关gyrA基因97.33%;主要毒力基因携带率自溶酶和神经氨酸酶表达相关基因lytA、lytB、nanA均为100.00%;与菌体侵入机体过程相关的pav、ply、hysA、iga基因分别为97.33%、98.67%、93.33%、96.00%;与细菌粘附相关的rrgA基因为29.33%;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相关基因pspA与pspC携带率为0%。血清14、19F、6、23F型菌株mefA/E基因携带率较高,携带rrgA基因的株菌中19F型最多(9/22);不携带tetL基因的菌株中6型占33.3%。结论 河北省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携带ermB、tetM和tetL基因及gyrA基因比例较大,应警惕此类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lytA、lytB基因携带率高应慎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具有地区差异,建议结合临床表现,深入研究并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和耐药特征。方法 系统收集2010—2020年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或E-test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研究期间共分离到215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28.4%的菌株来自脑膜炎患儿。菌株对青霉素G的不敏感率为35.9%,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的血清型覆盖率为93.2%,其中最常见的血清型为6B、14、19F、19A和23F。近年来,头孢噻肟和复方新诺明的不敏感率有所下降,血清型6B、14的占比显著下降、而血清型19F、23F的占比则有所上升。结论 苏州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PCV13疫苗血清型覆盖率高,菌株对青霉素中度敏感,不同时间和不同疾病来源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791名健康儿童222株肺炎链球菌携带株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健康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株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测定来自上海5所幼儿园(代号分别为JR、PL、SY、WS、ZF)791名健康儿童鼻咽部分离的222株肺炎链球菌健康儿童携带株的耐药谱和血清型,并以PFGE、BOX、PGR和pbp基因指纹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菌株间亲缘关系。结果 222株携带株中有青霉素低度耐药株32株,未发现青霉素高度耐药株,全部菌株包括22种血清型,常见为23F(25.7%),6A(13.1%)、19F(10.8%)、6B(8.1%)等;青霉素低度耐药株包括8种血清型,主要为23F(50%)、19A和19F(各占15.6%)。32株青霉素低度耐药菌株可分为8种BOXPCR谱型和7种PFGE谱型。PFGE谱型A菌株的耐药谱,血清型以及BOXPCR和pbp基因指纹高度一致。自幼儿园SY的儿童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率31.8%,远高于平均水平,该园21株青霉素耐药菌株中20株属于PFGE谱型A或B。结论 上海5所幼儿园健康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株青霉素耐药率总体尚较低。但个别幼儿园具有较高耐药率,可能与青霉素耐药克隆的流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常见血清型及其5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新型疫苗开发研究和提高临床诊断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200株肺炎链球菌,采用多重PCR分子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再用单因子血清对6A/6B型进行细分。利用PCR方法对肺炎链球菌5种毒力基因(ply、pspA、nanA、psaA、lytA)进行检测,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株肺炎链球菌来自男性患者144例,女性患者56例。0~2岁的患者最多(占67.5%),其次是≥50岁患者为16.5%。标本类型以痰为主,占92.0%。多重PCR法分型率为95.0%,血清型以19F(37.5%)、6B(12.0%)、23F(10.0%)、19A(9.0%)、3(6.5%)、14(6%)、15B/15C(5.5%)为主。5种毒力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ply 93.5%、pspA 85.0%、nanA 88.5%、psaA 90.5%、lytA 93.0%。8株血培养、1株脑脊液培养及19A、3和35A/35C/42三种血清型的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血清型14型和5型的 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都较低。结论 肇庆市200株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以19F、6B、23F、19A、3、14、15B/15C为主,2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人感染率高。5种毒力基因保守性高,大部分菌株均存在。血清型不同,5种毒力基因的存在也略有不同,可为新型疫苗开发及疾病预防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儿童患者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的分布,为疫苗研发的血清型选择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从南京地区儿童中分离的323株肺炎链球菌株进行测定,以确定其血清型。结果南京儿童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共323株,分型检定结果表明,最常见的血清型为19 F,所占的百分比为31.3%,其次为19 A(13.3%),14型(12.7%)和6 A/B(10.8%)。结论南京地区儿童患者所携带的血清型以19 F、19 A、14和6 A/B型最为常见,现有7价疫苗的覆盖率较低约为62%,而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的血清型覆盖率较高约为85%。  相似文献   

6.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148株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CL  Zhao CJ  Liu YD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2):1565-1570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抗生素的应用和免疫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全国15个地区148株来自血液、脑脊液等侵袭性感染部位的肺炎链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等抗生素对148株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系统和荚膜肿胀实验进行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IST)技术对53株19群菌株进行基因分型,了解其与国际流行株的关系.结果 血清分型共检出20个血清型/群,主要集中在19A、19F、3、23F、5、6、14和9血清型/群,共计105株,占70.9%,以19A(22.3%,33/148)、19F(16.9%,25/148)最常见,其次为3群(7.4%,11/148)和23F(6.8%,10/148).7价疫苗(PCV7)在2岁以下儿童中的覆盖率为33.3%(12/36).PCV7相关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等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疫苗相关血清型菌株(P<0.05).53株19群肺炎链球菌MIST分析共检出9种序列型(ST),其中以ST320(28/53,52.8%)和ST271(12/53,22.6%)为主.结论 我国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以19A、19F、3和23F血清型为主.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中国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耐红霉素株的耐药基因,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2008年间从全国11个医疗中心收取的,共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和药敏试验。对其中耐红霉素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多位点序列分析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共有164株(95.9%)对红霉素耐药,除了2株细菌以外都呈现出高水平耐药(MIC≥256μg/ml)。其中有104(63.4%)株只携带ermB基因,59(36.0%)株同时携带ermB和mefA基因,仅1株细菌单独携带mefA基因。同时携带2个耐药基因的血清型主要是19A和19F,它们都显示同样的PFGE形式(C型)。结论:中国儿童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耐药率很高,其主要的耐药机制是由ermB基因介导的。同时携带ermB 和mefA两种耐药基因的血清型主要是19A和19F,它们与Taiwan19F-14 克隆具有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衢州市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流行及血清型分布特征,为指导该地区的疫苗应用和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不同来源标本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进行系列菌株鉴定实验,并通过乳胶凝集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对所有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分析相关感染性疾病和血清型分布的流行特征。结果共收集到107株肺炎链球菌,除2株不能明确分型外共鉴定出21种血清型,排名前5位的血清型为19F、6B、14、19A和3。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7、PCV13和PCV20的血清型覆盖率分别为56.1%(60/107)、71.0%(76/107)、78.5%(84/107)。肺炎链球菌引起儿童支气管肺炎是主要感染类型,不同PCV覆盖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引起支气管肺炎病例数的比较表明,PCV7覆盖血清型与非PCV7血清型无明显差异;但PCV13(P=0.008)和PCV20(P=0.002)覆盖血清型明显高于非该类疫苗覆盖血清型引起肺炎病例数。结论引起衢州市儿童肺炎链球菌疾病的主要流行血清型为19F、6B、14、19A和3,其中支气管肺炎为最主要感染类型;PCV13和PCV20对该地区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支气管肺炎有保护力,建立肺炎球菌疾病发病状况的监测系统,针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和感染性疾病进行长期流行病学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院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情况,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某院因侵袭性肺炎就诊的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243株,采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 3 066例患儿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243株,分离率为7.9%。临床特征显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发病以2岁以下为主,占72.0%;有5个菌株未能分型,其余菌株可分成6个血清型,主要的流行血清型为19F、23F、6B、4、14和19A,7价疫苗覆盖率为92.2%,13价疫苗覆盖率为97.7%。结论某院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以19F、23F、6B、4、14和19A常见,7价疫苗覆盖率高,预防感染应选用7价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孕产妇携带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无乳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菌谱特别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民航总医院及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就诊的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妇女阴道/直肠拭子所培养出的无乳链球菌,又称为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菌株,共96株。采用PCR方法来测定无乳链球菌血清型,进行抗生素药敏实验,并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结果 最常见的血清型为Ⅲ型(40株,41.7%),Ia型(13株,13.5%),V型(18株,18.8%)。所有无乳链球菌菌株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头孢噻肟敏感。71%(68株)无乳链球菌对于红霉素耐药,69%(66株)对于克林霉素耐药。红霉素耐药主要与ermB基因相关,有81.4%红霉素耐药菌株携带该基因。结论 北京地区的GBS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报道相似,但有其自身特点:①血清Ⅲ型为最多见的血清型;②克林霉素与红霉素耐药极高;③未见青霉素类与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分离自住院患儿的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评估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预防感染的价值。 方法 以2013年3月-2017年12月从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751例患儿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荚膜肿胀试验对菌株进行血清分型。 结果 5年共收集非重复病例肺炎链球菌751株,其中非侵袭性菌株684株,侵袭性菌株67株。非侵袭性菌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52.3%)和支气管灌洗液(44.4%),侵袭性菌株主要来自血液(50.7%)、胸腔积液(25.4%)和脑脊液(23.9%)。751株菌株中常见血清型为19F(37.0%)、19A(14.2%)、23F(9.5%)、14(7.9%)、6A(7.7%)和6B型(5.2%),共占总血清型的81.5%。PCV10、PCV13和PPV23的覆盖率分别为61.5%、84.3%和82.6%。非侵袭性菌株常见血清型为19F(37.3%)、19A(13.5%)、23F(9.5%)、6A(8.0%)、14(7.0%)和6B(5.6%),PCV10和PCV13的覆盖率分别为60.8%和83.0%。侵袭性菌株常见血清型为19F(34.3%)、19A(22.4%)、14(16.4%)、23F(9.0%)、6A(4.5%)、9V(3.0%)和1型(3.0%),PCV10和PCV13的覆盖率分别为68.7%和95.5%。 结论 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以19F、19A、23F、14、6A和6B型常见,PCV13覆盖率超过80%,在侵袭性感染株中更高,推广接种PCV13能够预防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Erythromyc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s that causing 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s (IPD) in Chinese children remain uncharacterized.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ce genes associated with erythromycin resistance and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IPD isolates in Chinese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71 S. pneumoniae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11 medical center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08. All the isolate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serotyping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determination. The erythromycin-resistant isolates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via ermB and mefA gene detection,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analysis, and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A total of 164 (95.9%) isolates showed resistance to erythromycin, of which 162 strains with high high-level resistance (MIC ≥ 256 μg/ml). A total of 104 (63.4%) isolates carry the ermB gene alone, whereas 59 (36.0%) harbor both ermB and mefA genes. Of the 59 strains, 54 were of serotypes 19A and 19F and were identified as highly clonal and related to the Taiwan19F-14 clone.
Conclusions The erythromycin resistance rate in IPD isolates is significantly high and is predominantly mediated by the ermB gene. Isolates that carry both ermB and mefA genes are predominantly of serotypes 19A and 19F.
  相似文献   

13.
张晓兵  廖杨  龚雅利  府伟灵 《重庆医学》2007,36(10):899-900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肺炎链球菌感染状况、耐药性以及耐药基因流行情况。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鉴定肺炎链球菌,采用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PCR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mefA。结果分离129株肺炎链球菌,其中青霉素敏感率为42.4%,红霉素耐药率为80.6%。104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中,ermB基因检出率为97.1%,mefA基因检出率为41.3%,41株同时含有ermB和mefA基因。结论本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高,红霉素耐药基因主要为ermB。  相似文献   

14.
武汉地区肺炎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性分析及血清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武汉地区肺炎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率、耐药表型及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分布情况.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红霉素、青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对304株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分型,以双纸片法测定红霉素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结果 304株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4.21%(256/304).红霉素耐药菌株中,cMLSB型耐药占98.44%(252/256),M型耐药仅占1.56%(4/256).血清分型涉及20个血清型、群,主要集中在19、23、6、15和14血清群,其中PNSSP集中分布在6、19、23和未分型血清群.结论 武汉地区红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发生率较高,其耐药表型以cMLSB型为主,双纸片法对此耐药表型的检测有很好的预见性.血清分型,尤其多重耐药菌株以6、19和23血清群为主,推荐采用疫苗免疫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20年送检的539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Excel表格和WHONET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394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501株细菌,阳性率为9.3%;其中检出革兰阴性菌337株,占67.3%;检出革兰阳性菌158株,占31.5%;检出真菌6株,占1.2%。排名前七的细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鲍曼不动杆菌。新生儿科菌群分布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儿科菌群分布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4.04%,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78.0%,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28.09%,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低于1.12%。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68%,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0%,没有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0.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菌均高于35.0%,MRSA的检出率为15.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0.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4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三代头孢,两种细菌的碳青霉烯酶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85%,ESBLS阳性率分别为15.49%和7.40%。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2.73%,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20.0%。结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病原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且因病原体而异,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肺炎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机制。方法收集152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红霉素-克林霉素双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表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mefA。结果152株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耐药率达84.21%(128/152),耐药表型主要为cML SB(98.44%),2抹菌(1.56%)为M表型耐药。128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ermB基因总检出率98.44%(126/128),其中40株菌(31.25%)同时检出ermB和mefA基因,2株菌(1.56%)仅检出mefA基因。结论武汉地区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的发生率高,ermB基因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介导cMLSa表型耐药,双纸片扩散法对此耐药表型的检测有很好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