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无线电管理门户网站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政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府门户网站应用的普及.全国各省、市无线电管理门户网站相继建立。本文从“政务信息公开”、“政府网上办公”和“网站使用效果”三方面.运用统计描述、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无线电管理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PKI的电子政务安全支撑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中的安全和信任危机,保障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有效实现。在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电子政务安全支撑系统(EG3S),将PKI技术应用于其中,并论述其架构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裴多 《通讯世界》2016,(1):77-78
所谓电子政务系统,主要指的是在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的业务重组优化.本文简述了云计算的主要概念,分析其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研究其设计特点及核心技术,并对其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息界》2007,(11):17-24
2006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全面推进、深化应用的新阶段。电子政务的整体思路更加清晰,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政府网站体系逐步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标准化等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应用成效逐渐凸显。电子政务成为加强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促进了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对电子政务软件功能可适用性进行改善,将政务软件的优化实现,并将政府政务办公的优越性增强,对阳光型政府服务建立,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通过提出一种SaaS模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结合系统关键技术的分析,对SaaS模式模式和技术基础做了分析。在系统需求下,结合系统目标,注重系统功能模块需求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aaS模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不仅仅有着稳定的运行,同时改进了政务办公,并推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政府信息化应用,以公众为评估主体,对国内外电子政务测评指标体系进行调研,通过对指标的对比、分析、统计和抽取等,进而构建出一套更为全面的政府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并对指标逐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的灵魂、核心体现在它的应用上。而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府管理领域应用的重要标志就是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门户网站。本文结合国内外税务网站建设发展的现状,立足税收工作实际,对税务系统网站建设作初步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曹菁 《中国信息界》2006,(19):17-27
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的特点和需求问题对电子政务的影响,说明由用户自己提供需求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理念上打破了过去系统开发流程中只有系统分析师进行需求分析的惟一途径;通过对需求的细分给出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流程,说明了该流程与一般信息系统开发流程的区别;定义了本文所指的用户、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需求方案的概念,对用户需求分析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面向用户的需求分析方法的主要任务,给出了面向用户的电子政务需求分析过程框架,对分析框架的内容、意义和应用进行了论述,对分析框架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与一般需求分析过程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张峥 《电子世界》2013,(8):111-112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对各级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政府的层级制组织结构,导致地区、部门之间分割严重,项目建设主体各自为政,形成大量信息孤岛,对实现电子政务协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实现政务协同,就必须保证现有各系统之间能够无缝连接,但由于前期建设时的局限性,使得政府各部门现有系统之间兼容性不佳。本文对协同权限管理构件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论述,着重分析了PSOA系统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2017,(7):74-77
信息安全风险是一种影响电子政务系统推广的关建因素,而高精度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结果是保证电子政务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为了减少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综合模型。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脆弱性、威胁等要素建立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处理,得到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模型,并在Matlab 2014平台上进行风险评价测试,该模型获得了较优的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