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史记》是一部未完成也未曾问世的史学著作。本文旨在梳理这部史书编纂的缘起、过程和最后的命运,重点叙述了吴炎、潘柽樟为编纂《明史记》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吴、潘二人与钱谦益的书信辩难,以及钱谦益和顾炎武对《明史记》所给予的期盼和帮助。康熙初年的"庄氏史狱"给《明史记》的编纂带来了的致命打击,本文也叙述了吴潘二人受其牵连而惨死的过程,王锡阐和顾炎武对两位挚友的哀悼。最后则探讨了潘柽樟的异母弟不顾众多师友的规劝入明史馆参修明史原因和王锡阐等人对《明史记》遗稿的保存和整理等事。  相似文献   

2.
孙明慧 《知识窗》2012,(9X):25-25
<正>《史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已经作为选修教材被纳入高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从帝王将相到引流卖浆之徒,《史记》记述了几千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铿锵足迹的英雄。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也体现了人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其独特的人文性能启迪学生去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精神境界。因此,在《<史记>选修》教学  相似文献   

3.
针对被鲁迅先生盛赞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从其中暗与文学观念相合的几处入手,简要分析《史记》所体现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中国史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对我们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史记》的天人观,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主要持天人相分的观点,但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之下,仍然脱离不了天命论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江秀娟 《科教文汇》2011,(16):75-76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中国史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对我们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史记》的天人观,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主要持"天人相分"的观点,但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之下,仍然脱离不了天命论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胡红娟 《科教文汇》2009,(17):286-286
复仇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司马迁无辜而惨遭官刑,为了完成《史记》他忍辱负重。《史记》的内容可以折射出司马迁郁结子心的复仇心理。  相似文献   

7.
正《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游历资料是《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司马迁自述其"浮于沅湘"。各时期对于"沅湘"的理解仅局限于沅湘二水,没有理解其背后深层内涵。本文将"沅湘"分为广义上的"沅湘之间"与狭义上的"沅湘之交",且根据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宗旨原则与当时具体历史情境,认定司马迁所指之"沅湘"应为"沅湘之间"。《史记》有三大资料来源:经典,档案,游历见闻。司马迁的游历资料是《史记》重要的组成部分。司马迁一生主要有两次游历:南游江淮之行与西南之行。最重要的是江淮之行,其路线为:二十而南游江、淮,  相似文献   

8.
《蛮书》又有《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南夷志》等名称,是唐朝人樊绰所著。此书详细地记述了唐代的傣族社会,介绍了当时傣族的分布区域和生产发展情况,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涛 《金秋科苑》2011,(10):67-67
《蛮书》又有《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南夷志》等名称,是唐朝人樊绰所著。此书详细地记述了唐代的傣族社会,介绍了当时傣族的分布区域和生产发展情况,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细节描写是司马迁在人物传记中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一部成功的小说要塑造出形象丰满、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离不开细节描写,因为重视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史记》对当代的小说家及其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史学家范文澜称赞:“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史上是辉煌的成就。”文章新考证继司马迁编撰《史记》之后,刘向又在其地:汉天禄阁、石渠阁(西安历史文化遗址)编撰《别录》、其子刘歆在此继承父业、编撰完成的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从科技史、教育史等角度及文献探讨了《七略》中的“数术略”(又称术数略)内容主要包含“数学、算术”等,起码为数学、算术内容的雏形;“数术略”中的“形法”——并非“刑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史记·晋世家》与《左传》相关记载的比较,从记事、记人、记言等方面探讨二者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代瑞娟  邵晓岚 《科教文汇》2007,(8S):158-158
本文通过对《史记·晋世家》与《左传》相关记载的比较,从记事、记人、记言等方面探讨二者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的《史记》选修教材薄而不轻,质而实绮,从各方面摘选原作的精髓,如何充分借助这一重要经典,给中学生在知识学习积累的同时奠定更宏阔的人文素养,在今天这个学生重文采、乏思想,重知识、乏理念的语文教学窘况下尤其显得重要和必要了,本文拟从内容分析和方法引导两方面分别探索研讨《史记》教学中的几点主导人文精神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我读了《史记·屈原列传》(以下简称《列传》),其中关于屈原被馋害一事,我认为,有的问题本身前后矛盾,也有未向读者讲清楚的事。  相似文献   

16.
郑茜 《科技风》2012,(17):205+215
《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是《史记》中流传最广的篇目之一,司马迁通过选取典型事件,描写尖锐的矛盾冲突,提炼精准对话,刻画传神的细节,相互对照衬托以及疏密相间等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分别是人物角度、文学角度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者利 《科教文汇》2008,(32):238-238
《史记》为纪传体之鼻祖,《汉书》乃开断代史之先河。但二书的史学风格又有着明显不同。这应与班、马二人所处不同历史背景、所受不同文化教育及不同的个人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鲁迅先生曾称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出司马迁在写史著时并“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这确为不刊之论。《史记》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仅仅囿于史学领域,它几乎可以说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每一角落。  相似文献   

20.
提到《史记·货殖列传》,听说过的人不多,读过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货殖列传》是第一部为商人树碑立传的史书,它深刻揭示了商业经营的本质和规律,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商业智慧,被中国历代商人奉为商界的“孙子兵法”. 2007年7月,著名国学大儒南怀瑾讲《史记·货殖列传》时曾提到:“我告诉你们诸位老板,读书首先要读《货殖列传》!”“《货殖列传》里面,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你管理的道理.他中间提了很多怎么样做生意发财,怎么致富的.”“司马迁这一篇文章读完了,你差不多懂了人生!”《货殖列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尤其对于企业家来说更是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