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属硫蛋白与肝主疏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主要合成于肝脏的低分子量金属结合蛋白,主要参与体内必需金属元素的储存、代谢、转运和解毒等过程,近年发现MT同时是一种很强的内源性细胞保护物质,尤其在精神应激等损伤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结合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MT与肝脏的密切联系及其与中医调肝治法和抗应激损伤的关系,对于阐明肝主疏泄的实质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近几年来金属硫蛋白(MT)的诱导、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在物种间分子进化与特性比较,以期研究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选择和建立适宜的诱导和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丹参金属硫蛋白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初步的表达特性研究。方法:利用cDNA芯片技术,从不同时期毛状根中获得目的基因。利用BLAST进行序列比对,ORF finder寻找开放读码框,Prosite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域。用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丹参组培苗根、茎、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得到2个MT基因全长序列,分别编码80和79个氨基酸,具有Type 2型金属硫蛋白的典型特征,分别命名为SmMT-2a和SmMT-2b,两者具有71.25%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表明,MT基因在丹参组培苗根、茎、叶中均有转录水平的表达,叶中表达量高于根和茎。结论:首次得到丹参金属硫蛋白基因,为其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维药鹰嘴豆中功能性活性成分金属硫蛋白的含量及分子量大小.方法 采用镉-血红蛋白饱和法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检测金属硫蛋白含量及分子量.结果 鹰嘴豆中金属硫蛋白含量为0.16 mg/g:分子量大约为14 KD.结论 鹰嘴豆中含有金属硫蛋白,生物活性物质金属硫蛋白可能与鹰嘴豆的抗炎抗氧化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近几年来金属硫蛋白 (MT)的诱导、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在物种间分子进化与特性比较 ,以期研究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选择和建立适宜的诱导和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金属硫蛋白介导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金属硫蛋白为着眼点,探讨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附子多糖组.缺氧/复氧组给予心肌细胞缺氧3h后复氧6h;附子多糖组分别给予10.0,1.0,0.1 g·L-1的附子多糖预处理心肌细胞24 h后再予缺氧3h后复氧6h.ELISA检测金属硫蛋白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测定心肌细胞内丙二醛( MDA)的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与缺氧/复氧组相比较,附子多糖可以呈剂量依赖形式地增加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减少MDA的生成与LDH的的释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在10.0 g·L-1时作用达到峰值.结论:附子多糖对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机制与附子多糖促进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对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铜绿治疗实验性小鼠肝癌(H22)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银饱和法、组织化学法同步观察了肝脏及肿瘤组织中铜元素与MT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1)治疗组肝组织内铜及MT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2)治疗组肿瘤组织中铜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而MT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3)组织化学检测可见治疗组肝细胞浆和核内铜元素及MT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叶榕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方法 采用改进的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下,NaNO2-AlCl3-NaOH为显色剂,常温显色.结果 20 min内测定了小叶榕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为A=0.013 6C-0.003 1,RSD=1.44%,相关系数为0.999 7,加标回收率达到98.86%.结论 该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结果令人满意;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增加,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大鼠溃疡皮肤反复给予朱红膏对肾组织丙二醛(MDA)、Na+-KLATP酶及金属硫蛋白(MT)的影响,初步探讨朱红膏中汞经皮吸收作用于肾的机理。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朱红膏A组(1218.56mg/kg)、B组(609.28mg/kg)、C组(304.64mg/kg)、D组(152.32mg/kg)、E组(76.16mg/kg)5个剂量组及基质组(凡士林)、溃疡模型组、皮肤破损组。溃疡模型采用皮肤缺损+埋置异物+细菌感染法造模,皮肤破损组仅以刀片刮伤大鼠皮肤,基质组及朱红膏各剂量组将药纱条直接贴敷于创面,每日给药4h,连续给药14d。测定肾组织中MDA含量、Na+-K+-ATP酶活力,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MT含量。结果与溃疡模型组比较,朱红膏A组MDA含量升高(P〈0.05);朱红膏A组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P〈0.01),基质组与朱红膏C、D、E组酶活力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朱红膏A、B、C、D组M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过量使用朱红膏,汞经皮吸收作用于肾脏,可以引起脂质过氧化,影响能量代谢,诱导MT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获得转金属硫蛋白2(metallothionein 2,MT2)红花植株,为MT药用蛋白的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Nco I/HindⅢ酶切pEASY-oleosin-MT获得oleosin-MT融合基因,将其插入到植物油体高效表达载体pOP上,构建重组质粒pOP-oleosin-MT,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采用冻融法将重组质粒pOP-oleosin-MT转入根瘤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红花,对转MT基因红花植株进行PCR检测及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MT基因的植物油体表达载体pOP-oleosin-MT,获得了3株PCR检测呈阳性的转MT基因红花植株。结论建立了完善的红花再生体系,获得了转MT基因的红花植株。  相似文献   

11.
西红花酸对羟自由基损伤的原代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沈祥春  钱之玉 《中草药》2004,35(6):657-660
目的 研究西红花酸 (crocetin)对羟自由基 (OH· )损伤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西红花酸后 ,用 0 .5 mm ol/ L OH·损伤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 ,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 (L DH)、心肌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MSD)的活性 ,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MP)的变化 ,并用流式细胞仪及 DNA梯度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0 .5 mm ol/ L OH·使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L DH活性增加、MSD的活性降低、MMP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西红花酸 1.0 ,0 .1μmol/ L 明显降低培养上清液中 L DH活性、提高 MSD的活性及 MMP、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西红花酸对OH·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凋亡 )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植牛黄清除·O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光度分析法研究培植牛黄对· 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培植牛黄对· OH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其 5 0 %清除率剂量为 0 .0 2 μg/ m l,清除活性远远高于维生素 C。  相似文献   

13.
枸杞多糖-1对羟自由基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组分1(LBP1)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效果及其对·OH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方法 用Fe2++H2O2或Fe2++VC系统产生·OH;用水杨酸法研究LBP1清除·OH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丙二醛含量、用以DPH为荧光探剂的荧光偏振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膜流动性、以及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膨胀程度研究LBP1抗·OH氧化损伤的效果。结果 LBP1可以清除·OH,减少·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抑制·OH所致膜流动性下降和减轻·OH所致肝线粒体膨胀程度,并呈量效关系。结论 LBP1具有清除·OH和抑制·OH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橙皮苷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了橙皮苷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其对脂质过氧化的阻抑作用。方法:以·OH清除剂(甘露醇、苯甲酸)为对照,应用Fenton反应检测橙皮苷对·OH的清除作用,并用荧光法测定丙二醛(MDA)研究橙皮苷对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阻移作用。结果:对·O&20除作用以清除50%·OH所需的药物量(EC50)表示,橙皮苷、甲基橙皮苷、甘露醇和苯甲酸的EC50依次为14,1 800,4 100和500μg。对红细胞膜脂过氧化的抑制率,橙皮苷为68.9%而甘露醇为39,3%。结论;橙皮苷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对由·OH引起的红细胞膜脂过氧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与甲基橙皮苷的作用相比,提示橙皮苷对·OH清除作用与其分子中的酚羟基有关。  相似文献   

15.
橙皮苷对羟自由基引发红细胞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羟自由基(·OH)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实验模型,研究橙皮苷对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引发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并以此为实验模型研究橙皮苷对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OH能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膜脂流动性下降以及膜重封闭能力减小。而红细胞膜经一定量橙皮苷预先处理后,膜MDA含量明显减少;膜脂流动性和膜重封闭能力可显著提高。结论:橙皮苷对·OH引起的红细胞膜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阎山林  张晓乐  王光普  严苏纯 《中草药》2014,45(13):1899-1902
目的 探讨生血丸对甲醛致小鼠肺、肝、脾、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预防与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5组:对照组、生血丸预防给药组(预防组)、生血丸治疗给药组(治疗组)、模型1组(对应治疗组)、模型2组(对应预防组)。ELISA法检测肺、肝、脾组织中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鸟氨酸脱羧酶(ODC)的活性。高倍镜下观察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结果 2个模型组小鼠肺、肝、脾组织内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DC活性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显著增加(P<0.05);生血丸预防组及治疗组小鼠的肺、肝、脾组织中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ODC的活性与对应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生血丸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小鼠肺、肝、脾、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由于甲醛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红花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4 1例心绞痛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后 ,观察其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改变情况 ,同时检测其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心绞痛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后 ,其心绞痛症状缓解 ,心电图表现改善 ,同时血浆GSH -PX 和SOD活性升高 (P均 <0 .0 1 ) ,血浆MDA含量降低 (P <0 .0 5 )。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促进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中药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研究其黄酮类成分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方法:以硝酸铝-亚硝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水杨酸钠捕捉羟自由基而显色,于510 nm测定吸光度,研究吴茱萸黄酮类成分消除羟自由基的作用.结果:吴茱萸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9.39 mg/g~59.64mg/g;吴茱萸总黄酮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结论:吴茱萸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不同,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期间甘露醇对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自由基与草酸钙尿石形成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由基与草酸钙尿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均喂食标准鼠料,A组饮用自来水,B组饮用含0.75?乙二醇和0.75?氯化铵的自来水。饲养6周后,检测2组大鼠的肾功能、尿草酸和钙含量,血清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肾组织结构的变化及草酸钙晶体的分布。结果 B组肾组织SOD明显下降,肾组织MDA的含量及血清BUN和Cr、尿中钙和草酸等含量增加(P均<0.01);草酸钙晶体布满全肾,肾组织细胞损伤明显。结论自由基与草酸钙尿石形成关系密切,可为防治尿石开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