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宇 《太阳能》2003,(5):5-6
2003年6月21日,国际太阳能学会理事会在哥得堡IIotel Gothia Towers举行会议,讨论决定2007年世界太阳能大会的主办国家。殷志强教授和孔力研究员受中国太阳能学会委托作为代表申请2007年世界太阳能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在会议上,殷志强具有说服力的申办报告,使中国北京最终获得2007年世界太阳能大会的主办权。这在中国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将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是太阳能利  相似文献   

2.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规模生产的质量管理严锡元牛传瑾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以下简称集热管)的生产,在我国,从清华大学殷志强教授等研制出第一支集热管开始,仅有十多年历史,至于大批量生产,则是最近二、三年的事.清华大学太阳能电子厂于1994年建成一条年产1...  相似文献   

3.
周小雯 《太阳能》2012,(6):39-42
2012年2月7日,在德国柏林欧洲太阳能热利用年会SME thermal 2012期间,SUN & WIND ENERGY记者Eva Augsten对中国清华大学殷志强教授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李鹏 《太阳能》2007,(9):6-7
殷志强,清华大学教授、我刊常务主编、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高级专家、渐变A1-N-A1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发明人和我国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奠基人之一。现为清华阳光公司首席科学家。对本次世界太阳能大会的评价1980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加入国际太阳能学会。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开始申办世界太阳能大会,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2007,(6):61-61
2007年8月13~18日"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高级进修班"将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主办单位: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主讲人:殷志强教授  相似文献   

6.
徐新建 《太阳能》2013,(18):10-12
众所周知,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是在清华大学殷志强教授发明“铝-氮-铝”太阳能选择性涂层并实现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产业化以后,也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凭借其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等优点迅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行业产销规模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培训消息     
《太阳能》2007,(7):62-62
2007年8月13~18日"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高级进修班"将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主办单位: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主讲人:殷志强教授进修主题我国是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及其热水系统生产应  相似文献   

8.
6月21日上午,国际太阳能学会理事会在哥得堡举行了会议,讨论决定2007年世界太阳能大会的举办国。此前,6月14日至19日在此召开了2003年世界太阳能大会。 中国太阳能学会委托清华大学教授、清华阳光科技委主任殷志强同志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孔力研究员前往作申办报告,争取2007年世界太阳能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每个申办国有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2015,(12)
<正>10月29日,在清华科技园区创新大厦,清华阳光研究院召开了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大会。出席会议的专家有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奠基人殷志强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导师、中国科学院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志峰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副主任何涛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李凡教授,以及中国太阳能热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2007,(10):37-37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申办世界太阳能大会的漫漫征途。2003年,经外交部批准,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申办委员会,由清华大学教授、清华阳光首席科学家殷志强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周世武 《太阳能》2004,(6):35-36
20年前,清华阳光殷志强教授关于“Al-N/Al”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发明推动了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中国的起步和成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伴随着行业的快速成长,市场进入者也迅速增多,产品日益同质化,价格战和不正当竞争加剧。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目前共有2000多个厂家,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太阳能热水器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即将正式启动.太阳能热水器的能效系数及太阳热水器热性能等对于标准制定和产业发展影响重大.殷志强教授特撰文两篇在本刊发表,供制定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葛晓敏 《太阳能》2011,(18):17-18
9月2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热利用专委会分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殷志强、代彦军、徐刚与郑瑞澄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来自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技术。会议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2000,(1)
胡成春 :原国家科委新能源处 ,处长王崇琦 :华中理工大学 ,教授林安中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研究员葛新石 :中国科技大学 ,教授陆维德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研究员陈庭金 :云南师范大学 ,教授季秉厚 :内蒙古大学 ,教授李汉炎 :天津大学 ,副教授龙泽强 :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 ,高工殷志强 :清华大学 ,教授李安定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员朱俊生 :国家经贸委新能源处 ,原处长朱家琛 :《太阳能学报》编辑部 ,编辑常绵增 :《太阳能》编辑部 ,编辑乔莉 :《太阳能》编辑部 ,编辑孟宪淦 :中国太阳能学会办公室 ,高工张建国 :《太阳能》编…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16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在京联合颁发了“熊猫杯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殷志强,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呜,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与农村电力处处长史立山和国家科技部高新产业司材料处处长李宝山6人获得此次奖项。  相似文献   

16.
葛晓敏  殷骏 《太阳能》2011,(14):52-54
SUN & WIND ENERGY杂志(以下简称S&WE)2010年第七期刊登的文章,是针对全球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生产现状,通过书面调研后编写的,内容详实,图片丰富。我国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正面临快速发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市场与国情,走自己的路,发展有特色的太阳能集热器。殷志强教授认为这篇编译文章值得研读,本刊发表这篇编译文章(副标题为本刊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2007,(3)
2007年3月16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在京联合颁发了"熊猫杯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殷志强,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国家发改委能源局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太阳能会议侧记殷志强吴锦发邹怀松唐轩1会议概况由国际太阳能学会和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办、韩国能源研究所组办的1997年世界太阳能会议在韩国离汉城153公里称为科学城的大田市(Taejon)举行。会期8月24日—9月7日。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43个国家,...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2005,(6):63-63
应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邀请,Simon Furbo教授于2005年10月24日至29日到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相似文献   

20.
非言 《太阳能》2012,(12):42-42
6月20日,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清洁能源网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2(首届)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国际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主持开幕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山东省德州市副市长康志民、中国光热产业奠基人殷志强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