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颅底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利于建立不同年龄、性别正常成人颅底大动脉血流参考值。②方法以TCD检测521例正常成人颅底大动脉的平均峰流速(Vm)、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峰流速(Vd)和脉动指数(PI)。③结果多数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高而下降;同年龄组多数动脉血流速度女性高于男性;同名动脉左右两侧血流速差异不显著;大脑前循环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后循环;多数动脉PI小于1.④结论正常成人颅底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性别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健康儿童脑血管的发育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105 例2 ~14 岁健康儿童颅底动脉及颅外段动脉行经颅多普勒( T C D) 检查,统计出各年龄组诸参数正常参考值。结果 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在2 ~4 岁 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快,5 ~7 岁时达最快,此后随年龄的增长又逐渐减慢( P < 0 .05 ~0 .01) ;颅外段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 P> 0 .05) 。结论 儿童 T C D 是脑血管发育的客观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流速度渐接近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中枢性眩晕患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变化的观察,以期发现其主要相关联的供血系,寻找可能因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中枢性眩晕患者420例,全部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前循环探测大脑前(TCA)及大脑中动脉(MCA),后循环探测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观察血流速度。分别以前后循环、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为讨论对象。结果 发现中枢性眩晕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循环;45岁以下组血流速度异常以流速增高为主,其前后循环流速异常发生率无差异;性别在前后循环流速异常发生率上无差异。结论 中枢性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异常以后循环为主,年轻患者此种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生理变化并建立CRA血流参数正常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血汉显像检查100例正常CRA血流,测定收缩期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S/S。结果;得到不同年龄正常人CRA血流参数,显示CRA血流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CRA平均血流速度右眼大于左眼,男性CRA血流PI、RI及S/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抑郁症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对46例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包括收缩峰血流速度Vs、舒张峰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检测,并与36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抑郁症组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28例,占60.84%,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5例,占32.61%,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3例,占6.55%;与正常组比较大脑中、前动脉血流速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TCD的检测能指导临床早期使用脑血管药物,有助于抑郁症者康复及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功能经颅彩色多普勒测定正常人脑动脉血流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0名健康自愿者,1620段颅内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每例观察包括左右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分别测量各段血管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并将其分成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五个年龄组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后结果显示:同名血管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血流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受检者左、右两侧同名血管血流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血流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并列出了正常人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用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3D-TCD)测定55例高粘血症患者及51例正常对照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显示患者组除颈内动脉外,其它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低切粘度(X1),血浆粘度(X3),红细胞压积(X4)与大脑中动脉峰流速(Y)有显著线性回归关系,故认为高粘血症使脑动脉血流速度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  相似文献   

8.
Huber  K.  Plange  N.  Arend  O.  Remky  A.  廖新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41-41
目的:青光眼的眼球血流动力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认识到血管功能紊乱可能对发病产生作用后。为探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与正常志愿者间眼球血流动力学差异,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测定球后血管血液流速。方法:15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NPG)及15例健康志愿者接受球后血管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患者与志愿者的性别、年龄相匹配。测量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在NPG患者中,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及EDV显著较低,而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的RI较高。结论:CDI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可进一步评估眼球的血流循环状态,特别是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如NPG患者),可发现球后血流动力学下降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讨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73例糖尿病患者的Guo动脉、足背动脉、第一Shu背动脉及趾背动脉进行了检测,并计算峰值流速、加速度、减速度、血流量,加速度/减速度比值,测量Guo动脉、足背动脉的内径,并与3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Guo动脉的内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其峰值流速及血流量下降;足背动脉、Shu背动脉、趾背动脉的峰值流速升高;足背动脉的内经有不同程度狭窄,血流量下降。结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各动脉血管的加速度升高,减速度减低,加速度/减速度比值显著升高,血流量下降,且各血流参数随病情的发展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0.
许俊  刘学明 《浙江医学》1999,21(10):586-587,589
为研究开角型青光眼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4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11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测量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约6.0cm范围的颈总动脉各段血流速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使用HDI15000型彩色多普勒声像仪,对28例健康志愿进行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探查,将颈总动脉起始端自分叉处,每隔1.0cm分段,共分5段,探测各段落的血流速度,并观察年龄,心率,血压对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自颈总动脉分叉处起起始端,峰值血流速度逐渐增加,右侧及左侧颈总动脉每段流速增加的平均值分别为5.37cm/s和4.24cm/s最高和最低流速差值分别为17.35cm/s和14.32cm/s,但各段血流速度的变化不受年龄,血压,心率的影响。结论:颈总动脉各段血流速度是不恒定的,提示采用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评价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较颈内与颈总动脉流速比可能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2.
测定60名正常儿童经颅多普勒(TCD)的颅底动脉流速正常值,结果表明颅底动脉流速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以6岁为流速高峰,流速顺序由高到低为: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终末段(I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PCA流速低于其它文献报道。男女儿童流速相差不大,建议采用统一正常值。测定了儿童颅底动脉的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正常值。为儿童TCD正常值的建立及儿童TCD检查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前臂尺动脉、桡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正常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正常成人100务手臂的尺动脉、桡动脉进行超声探测,测量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获得正常成人尺动脉、桡动脉的多项超声测值及频谱形态。结论正常成人尺动脉、桡动脉自近心端向远心端内径逐渐变细,收缩期峰值流速递减,血流频谱曲线表现为双向三峰、单向双峰、单向三峰以及其他种类,由近心端至远心端双向三峰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诊断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血流动力学生理变化并建立CRA血流参数正常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100例正常人CRA血流,测定收缩期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S/D((vmax/(vmin)。结果;得到不同年龄正常人CRA血流参数,显示CRA血流速度(vmax、vmin及vean)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0.01、P<0.01及P<0.01),CRA平均血流速度(vmen)右眼大于左眼(P<0.01),男性CRA血流PI、RI及S/D大于女性(均为P<0.05)。结论:正常人CRA血流参数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两眼间均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黏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选取47名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清晨7∶00-8∶00空腹抽取肘部静脉全血,检查全血黏度;患者及对照者于当日下午15∶00-18∶00行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各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并分析血黏度和血流速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全血黏度升高(P〈0.05)、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减慢、脉动指数降低(P〈0.05)。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无关,血流速度的改变没有明显的偏侧化现象。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与血液黏度无相关性。结论抑郁症患者全血黏度升高,脑血流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与脑缺血病的关系。方法:对162例老年人颅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结果与结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颅内外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较明显,P<0.0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脑梗塞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7岁,近年来频发眩晕,双上肢无力.用力活动时症状加重。查体:脉搏弱,双上肢血压低11/7kpa。脑CT无明显异常。经颅多普勒显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血流增快;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流减慢,后动脉(交通前段)及椎~基底动脉流速增高,血流方向逆转。双侧锁骨下动脉近段流速明显增高,峰速约160cm/s,声频增强伴鸥鸣样杂音。双上肢各动脉流速减低,声频低钝,PI值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孕20~34周的正常胎儿其各孕周大动脉瓣口、胎儿静脉系统、心脏房室瓣口以及重要生理通道的血流峰值速度在基于孕龄增长下表现出变化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 000例孕龄在20~34周的正常、单胎胎儿其临床超生心动图资料,并借助于回归性分析的方法对各项参数与孕龄间的相关性做出检测。结果:正常胎儿的二尖瓣口、三尖瓣口舒张早期E峰、舒张晚期A峰与E/A峰随着孕周的增长而相应有所增加,同时主动脉瓣口、肺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流速,主动脉横弓部与动脉导管收缩期的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随着孕周的增长而相应增加,另外,肺静脉左心房开口处收缩期S峰、舒张期D峰以及心房收缩期A峰,这些参数指标皆随着孕周的增长而相应的有所增加,但下腔静脉收缩期的S峰、舒张期D峰以及心房收缩期A峰并未见有明显的变化。上述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孕龄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心动对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价,可有利于临床做出对其是否伴随先天性心脏畸形、重要生理通道病变等病症的诊断,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TCD观测各期高血压病人颅底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就用TCD对458例高血压病人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脉动指数及频谱形态进行观测。结果 高血压Ⅰ期组病人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升高,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血流脉动指数无变化,频谱形态正常。Ⅱ、Ⅲ期病人颈内动脉系统,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渐降低,大脑后动脉无变化,血流脉动指数升高,并伴有频谱形态改变。结论 TCD检测可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病理生理变化,评价脑动脉弹性功能以及脑供血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100例正常人经颅超声多普勒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颅超声多普勒仪(TCD)是检测脑血管功能状态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新技术,本文通过对100例正常人进行TCD检测,提供了无创性检测颅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技术及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