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毗邻大型铁路客站的地铁车站,由于其站址环境的特殊性,车站总图布局、建筑空间设计必然有别于其他普通地铁车站,设计者需要进行深入的方案比选研究。沈阳地铁2号线沈阳北站站位于铁路沈阳北站南广场,如何合理地选定地铁站位,做好与火车站及地下既有人防商业空间相结合,组织好地铁、铁路以及公交的多种客流,是本站设计研究的目的。研究结论:(1)沈阳北站站地处多种客流的集散地,在总图布置上地铁车站需要与铁路站房拉开缓冲距离,为乘客留出足够的集散空间;(2)沈阳北站站在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站前广场既有地下空间,拓展了地铁服务范围,吸纳了来自铁路、公交、地下商业的多种客流;(3)大型交通枢纽中的地铁车站,总图布局应留出专门的交通转换空间,建筑设计应充分与其他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换乘便捷与消防安全统筹兼顾,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方便乘客;(4)本文总结的经验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地铁车站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北站改造工程为例,分析沈阳北站既有无站台柱雨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在对其进行更新改造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增加既有雨篷屋面板覆盖范围来改善既有雨篷的防飘雨雪效果,采用增设与既有雨篷同弧度、同材质的新增雨篷来实现既有与新建部分一体化设计的目的,再通过这两种设计手法的可行性,来总结一些富有一定前瞻性的无站台柱雨篷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结合沈阳北站市政配套设施改造的工程实例,从设计根源入手对改造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对既有交通工程进行市政配套改造应充分考虑和分析工程的现状、改造目的及工程所在区城远期定位等制约因素,抓住影响设计的关键,分析市政设施的交通组成及所服务的客流的来源及去向,明确各股客流的换乘需求,并结合对既有设施的有效利用,使设计更加合理,从而实现市政配套工程与车站和城市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探究既有地铁车站发生功能性改造时的客流适应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地铁车站设计预留提供借鉴。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首先对车站功能变化引起的客流指标进行梳理,然后运用Legion软件对改造前方案、改造方案分别进行动态模拟,发现换乘客流的冲击下既有车站存在的问题,提出车站改造建议,并对改造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车站功能由标准站调整为换乘站时,车站客流增幅较大,行人流线组织复杂化,导致楼扶梯设施能力不足,客流冲突点增多,增设楼扶梯可以改善车站服务水平,但由于未作合理预留造成的既有车站规模小、换乘不便捷的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地铁车站设计时要对线网进行前瞻性分析,论证车站功能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提前做好规模和换乘接口的预留。  相似文献   

5.
地基基础设计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武威车站站房地基为卵石层,但其下存在既有人防地道,地基基础设计较为复杂。通过对武威车站站房地下人防通道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多种人防通道处理和基础形式方案,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安全、施工工期、工程投资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人防地道的处理方案和基础形式。  相似文献   

6.
布吉客运站是在既有广深线布吉站基础上通过新建跨线高架站房,改造为具备接发能力的客运站.由于广深铁路在布吉站为四线并行,线路线间距小,新建高架站房位于既有接触网上方,因此需对既有硬横跨悬挂接触网进行过渡改造.提出了先设立线间H钢柱,再拆除既有硬横跨,最后恢复与雨棚柱合架的过渡方案.对接触网过渡施工步骤和关键技术及相关的协调配合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对既有车站接触网过渡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明  高兴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4):103-107
研究目的:解决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的设置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对火车沈阳站站前现状的分析,将地铁在此设站的问题分解为几项,再针对每项展开分析研究,采取不同方式解决。研究结果:对火车沈阳站的老站房及其它主要历史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对部分既有建筑物分别采取迁移、改造利用的手段,解决地铁的建设问题。并在地铁车站与火车站之间留出发展空间,满足铁路及市政远期建设要求。研究结论:在老城市中历史风貌街区修建地铁,设计中要结合周边既有建筑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完全保留、合理利用、适当改造的不同手段,处理好地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难以与地铁同步完成的市政配套工程,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未来地铁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客流特征的变化,车站运营出现了新的问题,采用常规的扩能改造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借鉴日本东京对既有线改造的经验,北京提出"微中心"的理念,根据站点所在的区位定位、规划条件、客流特征、既有环境等特征进行分类;以13号线五道口站为例,根据所属"微中心"类型,以车站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为核心,采用相应的更新设计思路和策略,对车站和周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现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实施便捷的交通接驳一体化,优化区域交通组织,整合城市景观,提升车站的服务水平,为其他轨道交通既有站点的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铁路新的发展时期旅客站房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旅客站房的设计需要树立全新的设计理念。通过结合设计实践对车站设计在总体定位、内部平面功能划分、车站内外空间环境及细节设计等方面的研讨,为开展新的铁路旅客站房建筑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保定站改造工程中站房的总平面、站房功能布置、建筑造型、施工过渡等方面的设计情况,浅析既有线站房改造工程中如何解决与城市规划发展相协调;保留既有建筑的文化特色;体现新时期铁路站房设计的速度、秩序、易识别、高科技性;制定合理的施工过渡方案以确保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等诸多问题的站房建筑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