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检测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血肌酐(SCr)值,计算Kt/V值。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左卡尼汀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下降,Alb、H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RP、Alb、Hb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患者治疗前后SCr、Kt/V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 MHD 患者炎症改善情况。方法:1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其中 A 组单纯应用益比奥,B 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C 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及左卡尼汀,疗程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C 反应蛋白(CRP)和主要生化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等)的变化。同时将 C 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原发疾病分为糖尿病组(18例)与非糖尿病组(40例),观察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 CRP 的组间差异。结果: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有所上升,但 C 组患者血红蛋白较 A、B 组有显著性明显改善(P 〈0.05);3组患者治疗前CRP 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 〈0.05),同时治疗后 C 组较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 CRP 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 〈0.05),但糖尿病肾病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下降更显著。结论:左卡尼汀联合 EPO 和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简单给予 EPO 和蔗糖铁治疗,并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 MHD 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α酮酸加低蛋白质饮食;对照组给予碳酸钙,不限蛋白质饮食,共观察6个月。比较2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上臂肌围(MAMC)。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iPTH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观察组血磷呈降低趋势(P〈0.01),血钙、钙磷乘积呈升高趋势(P〈0.05),iPTH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BMI、Hb、Alb、MAMC均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可在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同时有效纠正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液组(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和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Alb和BMI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CKD〉3期DK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肾功能,可以延缓或逆转早期DKD进展。  相似文献   

5.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对照组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疗程均为6个月。2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r-HuEPO(每周75-150U/kg)。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1),〉HuEPO用量减少,且患者精神状态、体力、食欲、恶心、呕吐、透析耐受性、透析中肌痉挛、心律失常或低血压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患者左心功能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r-HuEPO可以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陛贫血和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每周透析2次(4 h/次);B组:每周透析3次(4 h/次),A组和B组前30 d加用蔗糖铁治疗,为A1、B1组,后30 d改为蔗糖铁加左卡尼汀治疗,为A2、B2组。另取健康体检对象15例为C组。A、B两组每次治疗前1 h、治疗后1 h采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以下指标: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血清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s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设计预实验,用于检测试剂盒和仪器的稳定性,并关注C组检测的结果是否在试剂盒和仪器规定的正常范围之内、分析试剂盒和仪器的稳定性,分析最佳取样量。结果 A2、B2组使用左卡尼汀和蔗糖铁患者MDA明显下降(P0.05),而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无论左卡尼汀使用与否,透析次数3次患者的MDA、GSHPX以及SOD高于透析次数为2次的患者。结论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起到了显著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等指标。选择同期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TG、V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HDL2-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HDL3-C和LDL-C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VLDL-C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DL-C、HDL2-C明显增加(P〈0.01),而TC、HDL3-C和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左-卡尼汀通过降低血清TG、VLDL-C水平,提高HDL-C、HDL2-C浓度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左心室功能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64例患者按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分为血液透析组(A组)和腹膜透析组(B组),并常规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血磷、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压液相方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利用超声心动检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2组中,A组Hb、TG高于B组(P〈0.05),而BUN低于B组(P〈0.05);B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A组(P〈0.01);A组室间隔厚度、后壁厚度低于B组,而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121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及射血分数(EF)高于B组,但只有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尿酸(UA)、hs—CRP、血钙、血磷水平是。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及收缩压与舒张压是其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加透析剂量,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荷,纠正钙磷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其患者左心室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对照研究,HP联合HD治疗时间为3个月。血液灌流开始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采集血样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胆微球蛋白(β2-mieroglobin,β2-MG)水平。结果HP联合HD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个月的尿素氮、血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联合HD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个月的C反应蛋白、82微球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P联合HD可以明显清除血液中分子物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β2-MG和CRP水平,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铁剂、叶酸及复合维生素B,每次血透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次血透后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水平及r-HuEPO的用量以及两组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无明显减少;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提高r-HuEPO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并降低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维生素C和左旋肉碱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陛贫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3组患者均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6000U,每周2次;除此之外,A组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旋肉碱2g,每周2次;B组每日口服维生素C300mg(分3次口服);C组联合使用左旋肉碱和维生素C0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C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上升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或P〈0.01),而C组血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合使用维生素C和左旋肉碱可减轻体内微炎症反应,改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减少其用量,提高其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糖化白蛋白(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比率和营养状况指标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20例,根据患者GA/HbAlc值(3.35)分为低G_A/HbAlc值组(A组,〈3.35),高GA/HbAlc值组(B组,2〉3.35),测定与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ACurea)、整体尿素清除指数(Kt/V)、蛋白质分解代谢率(PCR)、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蛋白(sF)、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GA和HbAlc,分析GA/HbAlc值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组体质量指数(BMI)、PCR及血磷明显低于A组(P〈0.05)。此外,在所有患者中GA/HbAlc值与BMI、PCR及血磷呈负相关(r=一0.713、一0.576、一0.597,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GA/HbAlc值营养状况指标关系密切,可能作为2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L-CN)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CAPD患者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L-CN(每次1g、每周3次,共16周)。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肌酐、尿素氮、钙、磷等生化指标。并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MSGAN)对患者进行微炎症和营养状态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钙、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肉碱可改善CAPD患者的微炎症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3%)(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及原发病脂质代谢紊乱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为临床调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18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血脂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结果总胆固醇在前4期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在前4期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在各期均与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总胆固醇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三酰甘油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5),与体质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与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功能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营养状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统计分析402例住院的CKD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脂各组份之间的关系。结果40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7.46%,超重和肥胖发生率41.3%。超重组的Hb、Alb、TP、TG、ApoB高于BMI正常组,肥胖组的Hb、Alb、TP、TG、TC、ApoB、LDL-C高于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血红蛋白、总蛋白低于非营养不良组。结论住院的CKD患者有较高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营养不良患者常合并贫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PNS患者77例,其中PNS并发AKI患者27例为PNS+AKI组;PNS肾功能正常者50例为PNS组;同时设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正常组(CGN1组)和CGN肾功能异常组(CGN2组)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4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24h尿蛋白定量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胺酸(盯3)、游离四碘甲腺原胺酸(F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1)PNS+AKl组FT3、FT4值较各组明显降低(P〈0.05);而TSH无明显差异(P〉0.05)。(2)PNS+AKI组和PNS组TP、Alb、SCr有显著差异(P〉0.05)。(3)多元回归分析示Alb、SCr对FT3影响显著(P〈0.05)。结论PNS合并AKI时较PNS患者FT3、FT4明显降低,而TSH无明显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Alb的进一步降低和肾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