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载脂蛋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ACS的住院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阿托伐他汀(立普托)40 mg口服。分别在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脂、载脂蛋白(ApoA1、Apo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脂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CS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均<0.05),ApoA1水平明显升高(P<0.01),ApoB水平下降(P<0.05),CRP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1);甘油三酯有降低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稍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脂蛋白代谢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在进行PCI手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hs-CRP和PCT水平,并记录两组PCI术后1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内,实验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蔚珍 《山西临床医药》2009,(10):757-75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0月的380例患者,于入院24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患者平均住院2周。对出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mmol/L及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的患者服用剂量减半,即用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治疗期间血脂指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LDL-C比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DL-C由(3.36±1.14)mmol/L下降至出院时的(2.36±2.10)mmol/L,随访3个月时进一步降至(1.68±0.58)mmol/L;TC由(6.48±2.05)mmol/L下降至出院时的(5.39±1.96)mmol/L,随访3个月进一步降至(4.27±1.48)mmol/L。出院时ALT〉120U/L者34例(8.95%)。出院后260例患者返院随访复查,随访1个月时ALT〉120U/L仅为3例。随访3个月时无ALT〉120U/L的患者。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调脂的达标率,特别是LDL-C降至≤1.8mmol/L的目标值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常伴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炎症反应是导致冠脉内结构易损斑块进展的重要环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目前被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密切的炎症标记物之一,而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在PCI手术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hs-CRP和PCT水平,比较患者PCI术后一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G、TC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治疗后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hs-CRP、PC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s-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hs-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和23.33%,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行PCI术的ACS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钙10 mg)和B组(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比较2组患者PCI手术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术后30、18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2组TC、TG、LDL-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24 h血清TNF-α、IL-6、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CS患者行PCI均安全有效,均能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 10mg和 4 0mg阿托伐他汀治疗 8周 ,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 ,做治疗前后对比及组间对比。结果 ACS患者血清hs -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 8周后 ,两组患者hs -CRP、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酯 (TG)和载脂蛋白B(apoB)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0 0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明显升高 (P <0 0 5 ) ,大剂量组效果更好 ,与小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别 (P <0 0 5、0 0 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 ,而且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 ,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实验拟进一步验证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和CD4^+D28^+T淋巴细胞的变化。 方法:选择2006—03/2006—07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例。患者对治疗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心绞痛1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随访的6个月中,除按照入院前冠心病治疗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玻立维、硝酸酯类等药物外,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持续服用到随访日期。采用ELISA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以及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D4^+CD28^+T淋巴细胞的数量。 结果: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对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清以及培养的单个核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无明显变化(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01),稳定性心绞痛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促炎症细胞因子以及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的数量接受阿托伐他汀干预可下调。  相似文献   

10.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1治疗组(35例)和40mg.d-1治疗组(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4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sCD40L和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40mg.d-1组较10mg.d-1组降低幅度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可能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73-1774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均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服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则采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炎症反应并有效调脂,进而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由于斑块糜烂、溃疡或破裂,继而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研究以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观察其血脂变化并评价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等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测脂,CRP等参数浓度,并与常规治疗119例作为定119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1个月后测定血对照组。结果119例ACS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CRP等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1个月后上述各项参数改变更加明显,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降脂、抗炎等机制对防治ACS早期动脉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80 mg/d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是否优于常规剂量20 mg/d.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组(阿托伐他汀80mg/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心绞痛、再发心梗情况,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肝肾功能、心肌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荆(PAI-1)水平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结果:强化组(阿托伐他汀80mg/d)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强化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TC、LDL-C、HDL-C、TG、hs-CRP、PAI-1及t-PA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80mg/d阿托伐他汀比常规剂量降低了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梗的发生率,减少急性心脏事件,改善患者预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清TC、LDL-C、TG及hs-CRP水平,同时减少血浆PAI-1含量,升高t-PA含量.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部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组(B组).时照组采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不加用阿托伐他汀.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天一次,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结果:4周后,两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间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部分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11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mg阿托伐他汀组(65例)和20mg阿托伐他汀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在吸氧、抗血栓、抗缺血、营养心肌、改善循环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服用10mg/d和20mg/d的阿托伐他汀,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治疗后4周检测血清中sLOX-1和血脂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LOX-1、LDL—C、TCH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20mg组血清sLOX-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血清sLOX-1与LDL—C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降低血脂、稳定斑块,从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Schwartz  GG  王建国 《新医学》2001,32(9):529-529
选择122个临床中心的30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年龄均大于18岁。随机分为两组,于入院后24至96小时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80mg/d或同量安慰剂。随访16周。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228例14.8%,安慰剂组269例17.4%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相对危险RR0.84,P=0.048。伴有客观证据或急需住院的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阿托伐他汀组少于安慰剂组6.2%比8.4%,相对危险0.74,P=0.02,但死亡、非致命性AMI和心脏骤停危险两组相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AC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40mg/d,41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mg/d,41例),对照组(常规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4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2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强化组hs-CRP水平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AC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降低ACS患者的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