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医学杂志》2012,(17):60-60
海南省在全省不同层次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不同的支付方式改革,一是在省级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推行住院按病种限价结算,同时实行各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上限及增长指标的控制。二是在统筹区域内各定点医疗机构推行住院按病种限价结算和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制度。三是在乡、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3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市、区)进行总结,简要阐述了住院及门诊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做法,分析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利用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统计资料,分析全国不同级别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2004~2005年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有小幅上升,而2006~2007年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浙江省省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总结改革成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定量评估2016—2020年住院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结构变动。结果 5年间影响省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中,西药费用关联度最大;2018—2019年省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费用结构变动度最大,为4.55%;2019—2020年,手术费用增幅最大(12.78%),且结构变动贡献率显著提升,达到29.38%。结论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显著,省级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结构逐步优化,“以药补医”被有效破除,功能定位逐步体现。需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医院补偿机制,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住院支付方式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农合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住院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并形成了三种主要方式:单病种限额管理、单病种定额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目前的支付方式改革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控费效果不明显、医疗质量监管和评估体系设计不足、付费标准制定不科学,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等。对此,提出建立住院混合支付方式、加强质量监管、探索科学的付费标准制定方法、完善补偿机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2006-2012年太原市新农合运行相关数据,从基金风险情况、医疗费用情况、农民受益情况三个层面分析了太原市新农合运行情况与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关系;结合太原市实际,提出了通过支付方式改革解决新农合运行问题的建议:病种和医疗机构全覆盖,合理设定支付标准,建立考核及评估办法,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医疗费用的增长势必会降低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影响提高筹资标准的政策效果。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的分析,探讨可能影响住院医疗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建立新农合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新农合基金发挥最大效益。高淳县自2009年在先行开展18种单病种付费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新农合费用总额预付实施方案,试行近两年来取得诸多成效。为进一步完善支付方式改革,现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贵溪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比较贵溪市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实施前后两年全省及贵溪市社会经济状况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相关指标;分析贵溪市5年来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流向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贵溪市实施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后,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次均费用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结论: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强化了医疗机构在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所承担的风险,增强了各级医疗机构费用控制的主动性,对于住院费用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仍不成熟,还需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筹资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但随着新农合补偿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医疗需求得到快速释放,门诊及住院病人明显增加。在当前新农合筹资水平还不高的状况下,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既使广大参合农民患病负担加重,更给新农合基金支付带来了压力和风险。从2009年起,江苏省充分利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XI项目),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省《新农合条例》为依托,以科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支配因子,为控制住院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普外科2012年就诊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 704人次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出院病人的各项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材料治检费因子、床位护理药品费相关因子、检查监护费因子和血费因子是支配病人住院费用的4个公因子.结论 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应着重降低药品费和手术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医改后辽宁省农村居民住院流向和费用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05—2017年辽宁省新农合报表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相关数据,以及典型地区访谈,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农合使农村居民住院服务需求得到释放,住院流向发生较大变化,流向乡镇卫生院的比例快速下降;同时,参合居民次均住院费用和实际补偿比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为保障新农合资金可持续以及缓解农村居民住院费用负担,应采取措施降低居民无效住院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并通过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发挥县域内资源优势,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分析镇安县2005年单病种患者和非单病种患者实际补偿比以及疾病顺位前15名的疾病中,按照单病种定额付费支付患者和例外情况患者实际补偿比,证明现在农村医疗机构单病种定额付费能够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收费,提高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但是在目前条件下,仍需要总额预付制等其他支付方式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结合运行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制度解析的角度看,制度目标的一致性、制度功能的有限性和制度参与者的耦合性使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接成为可能,而制度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则赋予其对接的必要性.但二者对接必须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克服差异性所致的制度冲突,科学合理地进行制度实体层面和管理服务层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制定合理给付水平 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一个合理的给付水平,是保证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从实行强制参合、提高统筹层次、引入商业保险、提高补偿比例、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给付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与新农合衔接后的农村医疗救助方案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新农合衔接后的农村医疗救助方案科学合理,是确保救助对象获得最大受益,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所在。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医疗救助方案测算的方法,提出了方案测算的流程、需要测算的指标及其计算公式,以及在方案测算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北京市S区为例,描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的变动特征,探寻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策略。方法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住院医疗费用在医疗机构间的分布,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各因素对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参合农民在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就诊流向对次均住院费用影响显著。结论应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以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下军队医院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开始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探讨了作为军队医院作好新农合工作的举措:建立扎实有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医院内涵建设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对某区新农合医疗费用问题进行分析.随着新农合的深入开展,过度医疗、小病大治、重大疾病补偿率偏低等日渐显现,采取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新农合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对接、加强医疗费用指标控制等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