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44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研究组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尿道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辅助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位法在经皮肾镜碎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C臂X线定位下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行B超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位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穿刺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定位穿刺时间、穿刺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出血发生率、高热发生率、周围脏器损伤率及残余结石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B超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位法可进一步缩短穿刺时间,且不会增加术中损伤和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视膀胱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闭合性后尿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闭合性后尿道损伤患者7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可视膀胱镜联合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围手术指标、并发症、排尿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和尿流率。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尿潴留、尿道出血、尿道狭窄、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排尿症状评分分别为(5.33±1.87)分和(10.14±2.09)分,都明显低于术前的(23.14±2.19)分和(23.10±3.82)分,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尿流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残余尿量明显少于术前(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残余尿量与尿流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膀胱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闭合性后尿道损伤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残余尿量与尿流率。  相似文献   

4.
陈梨  祝清清 《当代护士》2016,(11):62-64
目的了解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30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制订方案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术中出血、输尿管损伤、术后肾周血肿、尿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及石街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2.0%、9.3%、1.0%、1.7%、3.3%和4.3%;研究组合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主要以出血、输尿管损伤、术后肾周血肿、尿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及石街形成为主;合理、有效的的围术期护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肾结石碎石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通道经皮肾镜(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该院行多通道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对照组,33例)、单通道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研究组,33例)方案进行肾结石治疗的66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1个月后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1个月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通道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加快患者痊愈进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375-1378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B超定位治疗多囊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多囊肾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B超定位手术治疗。比较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指标BUN、Cr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情况及腰疼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B超定位治疗多囊肾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多囊肾的一条切之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83-2484
选取2013年3月始笔者所在科住院的尿道损伤患者24例,患者需经直肠指检、尿道造影、诊断性导尿确诊为尿道损伤。所有患者均在诊断性导尿失败后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为应用B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结果 23例Ⅰ期成功会师,1例因后尿道长段损伤及合并严重骨盆骨折,仅作膀胱造瘘尿流改道,待病情稳定3个月后行尿道成形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出现尿道狭窄2例。复查残余尿量均20ml,最大尿流率为12.5~24.8ml/s,平均20.5ml/s,无尿瘘、无尿失禁和无勃起功能障碍。应用B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尿道损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会师成功率高,临床疗效佳,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急诊治疗尿道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503-1504
将68例体外震波治疗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逆行输尿管镜(URL)手术,研究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输尿管镜(MPCNL)手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逆行输尿管镜手术,且术中出血量少,但手术时间较长,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管路封堵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适用性。方法选择136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研究组(68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管路封堵器,对照组(68例)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分别比较两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和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手术时间、输尿管损伤比率、结石上移比率、术后发热比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在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中,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石上移、术后发热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中,研究组结石上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联合管路封堵器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结石上移发生率低、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74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行MPCNL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排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损伤轻,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0-1781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74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用时、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清除率与常规输尿管硬镜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软镜可进一步降低患者医源性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双镜联合治疗输尿管中段巨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6例,随机法分为双镜组和对照组,各48例。双镜组联合肾镜、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患者碎石清除率97.92%与对照组81.25%比较显著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肾镜、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段巨大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排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泌尿系CT平扫,观察组行多排CT尿路造影,两组患者均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石定位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一次性进镜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结石复发率与对照组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泌尿系感染、输尿管损伤、肾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大(P0.05)。结论:多排CT尿路造影可明确结石位置以及周围情况,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前评估中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球囊扩张与腔内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US)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U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腔内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球囊扩张联合腔内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围术期指标、输尿管狭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延长/增多,术后输尿管扩张时间短于对照组,再手术率较对照组低(P 0. 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输尿管狭窄段增宽程度高于对照组,而狭窄近端输尿管扩张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球囊扩张与腔内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US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缩短术后输尿管扩张时间,降低再手术率和输尿管狭窄程度,减少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排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PCNL联合输尿管软件碎石术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确切,具有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镜直视联合经尿道同期微创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通过我院治疗的76例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传统膀胱切开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膀胱镜直视联合经尿道同期微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结石的治疗过程当中,膀胱镜直视联合经尿道同期微创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狄激光碎石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狄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术后指标、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应激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访5周和10周后,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CRP、Cor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狄激光碎石围术期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术后指标,提高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应激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一次结石清除率、血肌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2 d组间、组内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的取石效果相当,但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治疗并发症更少,且不影响肾功能,有利于缩短患者的疾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与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7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经输尿管镜碎石术,研究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统计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并发症发生率(8.10%)明显低于对照组(3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次性输尿管电子软镜对比普通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茂名市中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一次性输尿管电子软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碎石情况、肾功能情况、血清炎症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碎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肾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结论 对于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一次性输尿管电子软镜碎石术碎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