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纳米TiN粉体在无水乙醇中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球磨等分散方法,分别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及硅烷偶联剂A-1230为分散剂对纳米TiN粉末在无水乙醇中的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分散剂类型、分散剂用量、体系pH值、超声时间、球磨时间、球磨转速等因素对粉体分散效果的影响。采用分散相的沉降高度和沉降速率表征分散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A-1230是纳米TiN粉体在无水乙醇中较为理想的分散剂,pH值和分散剂的用量存在一个最佳值,超声分散与球磨分散相结合是合适的分散工艺。当pH值为4、A-1230添加量为粉体质量的23%时,经10min超声处理、4h球磨后所得纳米浆料的分散效果最好,稳定时间可达6个月。对分散后的纳米TiN颗粒进行了TEM、SEM观察,纳米TiN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颗粒平均粒径在20nm以下,纳米TiN在无水乙醇中的分散遵循空间位阻稳定机制和静电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2.
纳米ATO粉体制备及其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纳米微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定终点pH值、掺锑量及煅烧温度对粉体平均粒径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粉体形貌及晶形进行了表征.讨论了pH值、分散剂种类、添加量等对ATO水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及Zeta电位的测定,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筛选,最终制得分散性、稳定性均较好的纳米ATO水浆.  相似文献   

3.
水基纳米碳化钛流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子勇  吴张永  王娴  龙威  王娟 《材料导报》2014,28(14):28-30
通过两步法制备出分散稳定性能好的水基碳化钛流体,采用分散稳定性分析、纳米颗粒表征来分析其状态。分散稳定性分析探讨了分散剂质量分数及pH值对水基流体稳定性的影响,纳米颗粒表征探讨了制备后流体中碳化钛晶相成分变化、颗粒表面分散剂吸附情况及颗粒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4.
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水悬浮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制稳定性、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水悬浮液,研究了纳米ATO在水中的稳定、分散行为,讨论了分散剂种类、ATO用量、pH值、分散剂用量对体系稳定性、分散性和流变性的影响。采用沉降实验、Zeta电位仪、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对纳米ATO悬浮液的特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选用静电位阻型分散剂聚乙烯亚胺(PEI),ATO用量为8%,分散剂用量8%~10%,pH值>4时,7 d后悬浮液沉降体积分数小于16%,ATO的平均粒径100 nm左右,体系粘度小于2 mPa·s。  相似文献   

5.
纳米氧化锡锑粉体在水基体系中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纳米氧化锡锑(ATO)在水中的分散性能,考查了pH值、分散剂种类与用量、不同分散手段及其工艺参数对纳米氧化锡锑的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锡锑在水中的等电点在pH=2处,体系的pH值控制在7左右比较适宜.采用复合分散剂环氧基硅烷偶联荆KH-560/聚丙烯酸酯胺盐DP-518,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5%左右时分散体系最佳.高速分散后进行超声分散既可以获得小粒径,同时又能得到较窄的粒径分布.用上述最佳配方和分散工艺得到的纳米氧化锡锑水分散体的粒径大部分在80~150nm之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氨酯纳米氧化锡锑(ATO)透明隔热涂料的分散工艺,分析了水性浆料分散剂(螯合型、离子型、嵌段型分散剂)和分散方法(高速剪切、超声分散)、分散时间等对涂料可见光透过率和近红外阻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型分散剂效果最优,因其与ATO形成的螯合物更稳定;高速剪切分散与超声分散结合比采用单一分散工艺分散效果更好。综合来看,采用螯合型分散剂,对水性浆料高速剪切分散2h与超声分散20min相结合所制得的涂料隔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能较好分散,但有机溶剂有毒,且成本高。以去离子水为介质,分别加入分散剂吐温-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复合纳米ZnO-CeO2粉体进行分散。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分散物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分散条件下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50 mL去离子水、0.5 g复合纳米ZnO-CeO2粉体体系中,采用吐温-80分散,其用量为1.0 g,pH值为5,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20 min时,分散效果最佳;采用SDBS分散,其用量为1.5 g,pH值为5,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20 min时,分散效果最佳;复合纳米ZnO-CeO2粉体经2种分散剂分散后,表面被均匀包覆,且分散体系稳定,团聚现象明显降低,晶型无变化;非离子型分散剂吐温-80的分散效果优于阴离子型分散剂SDBS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纳米TiO2粉体的光催化特性,采用物理分散与化学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以蒸馏水为介质,对纳米TiO2粉体进行均匀分散;用体积沉降率评价法优选最佳分散剂,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纳米TiO2粉体的最佳分散工艺条件;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衍射粒度仪对分散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粉体的最佳分散工艺条件如下:纳米TiO2粉体的质量分数为1%,以质量分数分别为0.5%、1%的聚丙烯酸铵、聚乙二醇为复合分散剂,分散液pH为7.0,高速剪切乳化机作用时间为30 min,转速为5 000 r/min,超声波作用时间为10 min;分散液中纳米TiO2粉体的粒径主要集中在30~50 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9.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本兰  沈晓冬  崔升 《材料导报》2006,20(Z2):164-166,169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粒子,选用柠檬酸铵、白蛋白、PEG200和柠檬酸等作为分散剂,对Fe3O4纳米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添加量及粉体含量等对Fe3O4纳米粉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和柠檬酸铵是水溶液中纳米粉体很好的分散剂;电解质柠檬酸铵作为分散剂时,溶液分散处理都能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用白蛋白分散时,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Fe3O4粉体含量为40mL标准溶液/100mL溶液,白蛋白添加量为1.6mL.最后采用HRTEM、FT-IR等对其结构和包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柠檬酸铵,柠檬酸铵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基本呈球形,单个晶粒粒径约为10nm,制得的磁性液体分散稳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水介质中添加纳米氧化铝粒子,研制了一种新型传热冷却工质-氧化铝-水纳米流体,给出的纳米流体沉降照片和粒径分布显示了加入分散剂的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稳定性.同时还测定了纳米Al2O3-水悬浮液的zeta电位和吸光度,探讨了不同pH值和SDBS分散剂加入量对纳米氧化铝粉体在水相体系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eta电位的绝对值与吸光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zeta电位绝对值越高,吸光度越大,粉体体系的分散性能越好;pH值约在8.0时,溶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较高,吸光度较大,说明此时有较好的分散效果.SDBS能显著提高水溶液中舢203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了颗粒间静电排斥力,改善了悬浮液稳定性。在0.1%纳米Al2O3-水悬浮液中,SDBS分散剂最佳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10%时,能得到分散稳定的悬浮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分散剂对氧化铝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柠檬酸、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等对Al2O3粉体表面电性能以及浆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六偏磷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可有效地提高浆体的分散稳定性。浆体中加入柠檬酸和聚丙烯酸钠后,氧化铝表面因特征吸附阴离子而使表面电位变负,等电点降低;而聚乙烯醇的加入,由于高分子链向体相中伸展,使剪切面向外移动更大的距离,从而使Zeta电位降低,并使等电点发生微小偏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分散作用效果,选用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二者组成的复配分散剂,利用机械球磨与添加分散剂相结合的分散方法制备了钡铁氧体浆料,通过考察分散剂的用量、浆料的pH值、zeta电位对分散性的影响,根据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分散剂的分散效果及作用机理,并测定了分散前后磁场成型各向异性钡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分散剂可以改善钡铁氧体的分散效果,且SDS和PEG-20000的用量为钡铁氧体质量的1%和2%时,分散效果最好。SDS和PEG-20000均为静电和空间位阻稳定作用。分散后磁场成型各向异性钡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有机分散介质中纳米SiC粉体稳定悬浊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粉体的稳定分散是制备微观结构均匀、缺陷少的纳米复相陶瓷坯体的关键。本文中采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SEM等测试技术分析了超声震荡和HF酸洗对SiC纳米粉体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乙醇、乙二醇以及75%乙醇和25%乙二醇混合液作为分散介质,聚乙二醇为分散剂时纳米SiC粉体在不同pH下的分散稳定性,确定了粉体最佳超声震荡的最佳时间;探讨了酸洗的作用;并在乙二醇中,以1%PEG为分散剂,pH=10条件下获得了纳米碳化硅粉体的高稳定分散悬浮液。  相似文献   

14.
何景旺 《影像技术》1995,(3):11-13,15
本文讨论了油乳分散过程中配方和装备二大因素对油乳分散质量的影响,油乳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有效提高油乳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使用德国Triotics公司生产的SpectroMaster HR UV-VIS-IR型折射率测量设备,对FK5玻璃块的e、d、g、F′和C′谱线的折射率值进行高准确度测量,并修正至标准环境条件下的折射率值。用得到的折射率值进行曲线拟合,验证Cauchy色散公式和Sellmeier色散公式。  相似文献   

16.
固体颗粒的分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阐述了固体颗粒分散的原理及实践。指出了颗粒分散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快速床提升管内颗粒的扩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径100m m ×3m 的实验台上,利用热粒子为示踪剂,研究快速床提升管内的颗粒的扩散行为。在不同的径向位置测得反映扩散行为的温度响应曲线,提出二维扩散模型来描述颗粒的轴、径向扩散。通过最小二乘拟和估计轴向扩散系统Da 和径向扩散系数Dr。实验发现,Da 随气体表面风速的增加而增加,Dr 则基本保持不变。静止床高的增加使Da、Dr 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A formulation is given of the problem of an a priori estim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linear measurements requir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specified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determining the circular dispersion parameters of random quantitie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is presented as applied to two types of distribution law for the measured quantities, Maxwellian and Rayleigh–Rice. The solution is illustrat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纳米粉末在水中的四种分散稳定机理:静电稳定机制、空间位阻稳定机制、电空间位阻稳定机制以及超分散剂的溶剂化作用;对影响纳米粉末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评述;通过论证分析,介绍了几种表征分散性效果的方法;指出了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分散方法。  相似文献   

20.
超细煤粉的静电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超细煤粉加工和利用过程中的聚团问题,提高煤粉的附加值和功能化利用,本文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静电分散对超细煤粉的分散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用高精度粒度分析仪对静电分散前后粒度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静电分散后的粒度明显变小,静电分散作用可保持7d左右。静电分散方法能有效分散空气中超细煤粉的聚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