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莲  杨大凯  裘颖儿 《中成药》2006,28(4):552-554
目的:为研究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的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基础,对该处方中有机酸部位进行总量测定及分离纯化研究。方法:建立电位滴定法测定加味四妙丸中有机酸含量。比较用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石-硫法及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有机酸提取物的方法。结果: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该处方有机酸含量较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101.5%,处方药中有机酸含量为0.23%。结论:用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纯化有机酸部位的方法最好,提取物纯度为88.9%,纯化得率为89.1%。  相似文献   

2.
许玲玲  尹莲 《中医药学刊》2006,24(3):493-494
目的:进一步提取、纯化加味四妙丸水液部分,建立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结果:复方水液部分糖类成分的含量为6.4%,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2.98%(n=5)。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可行,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尹莲  徐立  时乐  吴皓 《世界科学技术》2005,7(4):28-33,48
目的:研究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有效部位在各药效靶点上的作用,追踪有效部位(群)。方法:分离纯化加味四妙丸中的各类成分即生物碱、皂苷、黄酮、有机酸、挥发油及水液部分,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抗炎实验、醋酸引起小鼠化学性刺激镇痛实验及高尿酸模型下的降尿酸活性为指标,筛选确定抗炎、镇痛有效部位;并将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筛选,确定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及在各药效靶点上的作用。结果:这六个部位组合后的抗炎、镇痛和降尿酸活性与处方药一致,是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各部位组合配伍后,挥发油在抗炎、镇痛、降尿酸活性上均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为例,介绍经典类方的筛选及组方规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临床应用的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四妙丸的组方结构,将加味药按功效分类,组成四组加味四妙丸处方;经药效比较,临床验证,筛选出有效处方;对该有效处方各类成分进行药效评价、正交组合筛选,确定各类成分对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毒炽盛为急性痛风病机的关键,加清热解毒药组成的四妙丸类方是治疗急性痛风的最佳配伍,加味药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在降血尿酸作用上起较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四妙丸中黄柏的清热解毒功效;君药苍术中的挥发油部位在抗炎、镇痛、降尿酸方面均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妙丸类方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欣  尹莲  段金廒  丁安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1971-1975
目的: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特征,研究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及加味四妙丸)配伍物质基础的关联。方法:建立加味四妙丸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HPL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确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组方药有效部位色谱峰归属以及有效部位群共有峰的组方药有效部位来源,测定二妙丸类方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比较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特征及配伍变化。结果: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有60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生物碱、黄酮、有机酸部位。基础方与类方间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在数目及相对峰面积比值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二妙丸及其类方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从基础方到各类方,抗湿热证痛风物质基础的配伍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电位滴定法测定五味子提取物中总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电位滴定方法测定五味子提取物中总有机酸含量。方法:五味子提取物用水溶解,经001×1阳离子交换树脂将盐还原为酸。以琥珀酸为对照品,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五味子提取物中总有机酸的含量。结果:以琥珀酸计,五味子提取物中总有机酸测定的精密度RSD 0.81%,稳定性RSD 0.86%,重复性试验RSD 1.67%,平均回收率为101.77%、RSD 2.3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电位滴定方法适合于五味子提取物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加味四妙丸治疗痛风的处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为例,介绍经典类方的筛选及组方规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临床应用的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四妙丸的组方结构,将加味药按功效分类,组成四组加味四妙丸处方;经药效比较,临床验证,筛选出有效处方;对该有效处方各类成分进行药效评价、正交组合筛选,确定各类成分对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毒炽盛为急性痛风病机的关键,加清热解毒药组成的四妙丸类方是治疗急性痛风的最佳配伍,加味药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在降血尿酸作用上起较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四妙丸中黄柏的清热解毒功效;君药苍术中的挥发油部位在抗炎、镇痛、降尿酸方面均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宣木瓜总有机酸的纯化及镇痛抗炎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筛选适合分离纯化宣木瓜总有机酸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纯化后总有机酸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有机酸的收率为指标,筛选分离纯化宣木瓜有机酸最佳的离子交换树脂、最佳洗脱剂的浓度;通过ig给药,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并比较宣木瓜总有机酸与醇提物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观察并比较宣木瓜总有机酸与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宣木瓜总有机酸的交换能力最强,最佳洗脱剂为0.3 mol·L-1的盐酸,纯化后的有机酸纯度可达65.15%;宣木瓜总有机酸(0.15,0.3,0.6 g·kg-1)对醋酸和温度引起的小白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醇提物(1.25,2.5,5 g·kg-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宣木瓜总有机酸可能是宣木瓜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降脂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降脂宁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山楂、荷叶进行鉴别;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中有机酸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山楂、荷叶;总有机酸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0.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成药材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有效部位在各药效靶点上的作用,追踪有效部位(群)。方法:分离纯化加味四妙丸中的各类成分即生物碱、皂苷、黄酮、有机酸、挥发油及水液部分,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抗炎实验、醋酸引起小鼠化学性刺激镇痛实验及高尿酸模型下的降尿酸活性为指标,筛选确定抗炎、镇痛有效部位;并将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筛选,确定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及在各药效靶点上的作用。结果:这六个部位组合后的抗炎、镇痛和降尿酸活性与处方药一致,是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各部位组合配伍后,挥发油在抗炎、镇痛、降尿酸活性上均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技术从威灵仙中提取分离有效部位威灵仙总皂苷。方法:将威灵仙粉粹后用70%乙醇渗滤提取,收集浓缩提取液后,上D101大孔树脂,依次用10%氨水、水、20%乙醇洗脱杂质,最后以70%乙醇洗脱有效部位,得总皂苷提取物,用齐墩果酸作对照,检测其含量。结果:威灵仙总皂苷主要富集于70%乙醇洗脱液部分,总皂苷含量达23.14%。结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威灵仙总皂苷是可行的,可用于其他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特征,研究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及加味四妙丸)配伍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加味四妙丸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和组方药材确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组方药色谱峰归属,测定二妙丸类方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比较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特征及配伍变化。结果: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图谱有26个共有峰,有葡萄糖、木糖及来源于组方药的苍术、牛膝、薏苡仁等。基础方与类方间水液部位乙酰化指纹图谱共有峰在数目及相对峰面积比值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二妙丸及其类方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从基础方到各类方,物质基础的配伍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特征,研究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及加味四妙丸)配伍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加味四妙九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和组方药材确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组方药色谱峰归属,测定二妙丸类方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比较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特征及配伍变化。结果: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图谱有26个共有峰,有葡萄糖、木糖及来源于组方药的苍术、牛膝、薏苡仁等。基础方与类方间水液部位乙酰化指纹图谱共有峰在数目及相对峰面积比值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二妙丸及其类方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从基础方到各类方,物质基础的配伍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三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法。方法采用HPLC法,Gemini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10%氢氧化钾溶液调pH5.0)(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6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盐酸小檗碱分离完全,加样回收率为97.53%,RSD为0.2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三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板蓝根药材及其颗粒中总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板蓝根药材、颗粒以70%乙醇回流提取或分次溶解后,通过SA-2阳离子树脂消除氨基酸干扰后采用直接电位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的含量.结果 板蓝根药材中有机酸含量>1.67%(以水杨酸计),板蓝根颗粒中有机酸含量为0.10%~0.32%(折合生药后含量),水杨酸加样回...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黄连上清丸中栀子甙的含量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李丽 《中成药》2000,22(2):133-134
目的:建立黄连上清丸中栀子甙的含量测定项;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纯化,HPLC测定黄连上清丸中栀子甙的含量。使用C18柱,甲醇-乙腈-0.1%磷酸水溶液(2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m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结论:本方法精度高,分离度良好,可用于黄连上清丸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板蓝根提取物中总有机酸和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板蓝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结果:酸碱滴定法测得总有机酸含量为13.0%,RSD 2.0%;HPLC测得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为0.22%,RSD 1.6%。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板蓝根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四妙加味方中生物碱成分配伍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四妙加味方中君药黄柏生物碱成分配伍前后的定量、定性变化。方法:用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四妙加味方及黄柏中生物碱的含量.并对煎煮液中沉淀物进行TLC检识。结果:黄柏中的生物碱配伍后含量减少30%;沉淀物中含有黄柏中5种生物碱成分、阿魏酸、绿原酸及黄酮。结论:四妙加味方复方配伍后,其君药黄柏中的生物碱均能与阿魏酸、绿原酸等结合形成沉淀复合物。  相似文献   

19.
桑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纯化桑叶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10%三氯乙酸、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桑叶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用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是可行的;桑叶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2.62%,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08%。结论:该法可作为桑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安息香总香脂酸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UV测定总香脂酸含量,检测波长223 nm。以总香脂酸的吸附量和洗脱率为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考察717,D201,D30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安息香总香脂酸的纯化效果,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纯化工艺参数。结果: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能力明显强于其他2种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02 g·m L-1,上样液p H 12.0,上样量8 BV,上样液吸附流速2 BV·h-1,加水量3 BV,加稀盐酸1 BV洗脱,加95%乙醇5 BV洗脱,洗脱流速1 BV·h-1。总香脂酸纯度达73.49%,较纯化前26.47%增加了2.78倍。结论: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安息香总香脂酸的纯化效果较好,优选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