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满足某型号航天器对高比能量的要求,根据任务要求,电池壳体材料选用了高比强度的铝合金材料,通过材料选型、有限元分析、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新型电池壳体结构可以满足安全系数和疲劳次数要求,使单体电池比能量提高5%以上,满足航天器型号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铝氧化银电池壳体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结构强度、失稳等仿真分析,辅助壳体结构设计。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手段,可以得到壳体结构应力、应变、变形、屈曲失稳载荷等数据,从而评估壳体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高设计效率。此外,介绍的方法对于其他外压壳体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邵双喜 《蓄电池》2013,(5):213-216,221
本文通过垂直法对阀控铅酸蓄电池阻燃壳体进行燃烧性能实验,制定了阻燃壳体阻燃性能的实验标准。研究了酒精浓度、温度及干燥和酒精擦拭顺序等对阻燃壳体的耐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电池壳体不易经高温和高浓度酒精处理,同时电池壳体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时间,这样电池壳体不易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4.
闻杰 《电源技术》2016,(9):1823-1825
铝银电池是为鱼雷推进而开发的一次动力电池,需要工作在稳定的温度区间内。分析了鱼雷的航速和电解液温度对电池的产热功率和散热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完成电池壳体设计时,鱼雷的航速和电解液温度范围也随之确定。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可通过使用温控阀、将壳体进行功能分区等方法增加鱼雷的航速范围。  相似文献   

5.
以铝塑膜为壳体材料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为例,基于锂离子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根据锂离子电池壳体形变判断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量是否合理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电池壳体在内部压强变化而引起的形变,建立壳体形变与压强的关系方程;分析电池壳体体积变化,得到电池化成后壳体内部气体量的值与壳体形变的关系。该方法可用于测量电池壳体平面在某一方向上的形变量最大值,以达到快速的判断电池产生的气体量,筛选出气体产生量较大的电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6-DZM-20电池的早期容量衰减问题,开发了长寿命6-DZM-20H电池。本文中,从电池壳体、板栅结构、装配压力、电解液等设计细节着手,又进行了比对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有效抑制了正极软化腐蚀、电池鼓胀,及隔板短路,大幅度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目前锌银二次电池壳体材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塑料材料壳体对电池的不良影响;认为聚砜(PSU)适合用作大功率锌银二次电池壳体材料;指出壳体材料和工艺的改进将显著提高锌银二次电池的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攻克某热电池高体积比能量、散热严重的技术难点,本文通过选用不同锂含量的LiB负极、电解质类型、调节硫化物正极的配比,并改变热电池壳体外形设计来减少热散失等方法装配热电池进行性能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了稳态和瞬态热学仿真计算分析及热电池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选择锂含量为55%的LiB合金作为负极,使用低熔点电解质,选择FeS2和CoS2比例为1∶1的MS2复合正极以及减小壳体散热面积可以有效提升热电池工作时间,为小体积自带外结构体的热电池设计提供了一种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9.
手电筒     
手电简[专利]/永备电池公司//CN1469981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有一个电池和灯泡壳体以及一个铰接的顶门。电池和一灯泡保持件位于该壳体内,并且可通过打开铰接的顶门进行存取。当铰接的顶门打开时,与灯泡保持件紧密接触的保持电池的一凸轮表面移离电池,由此释放将电池保持在壳体内的张力。因此,可以容易地装卸这些电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传统机械设计方法和有限元设计方法结合起来,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对推力型电动执行机构推力输出部件外壳进行设计和强度分析。依托有限元平台,对壳体强度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直观的可视化受力云图。制作砂芯模浇铸样品进行抗拉实验,两者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壳体薄弱部分的位置高度一致。根据分析和试验结果改进结构,确保壳体具有合理的安全系数,提升了整个推力输出部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散热能力优化设计提供定量依据,以80AhMH-Ni动力电池为对象,建立MH-Ni电池热模型,分析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外壳导热系数和外壳厚度对MH-Ni电池散热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外壳导热系数可以显著提高电池散热能力,但改变电池外壳厚度带来的影响如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电动汽车用MH/Ni电池进行了设计。考虑电动汽车电池的基本特性 ,选择了方型MH/Ni电池作为试制目标。同时从保持电池的密封性、减小电池的形变、提高电池的比能量与比功率、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上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 ,成功地开发出 90Ah单体电池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锂/二氧化硫(Li/SO2)和锂/亚硫酰氯(Li/COCl2)电池绕卷式芯体设计合理性校核的概念和标准,即以确定容量和体积下的截面间隙占总截面(壳体)的百分比例及体积间隙占壳内有效体积的百分比例来校核电池芯体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其测算数据,验证其芯体设计的合理性,并给出了ER26500电池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方形铝壳磷酸铁锂(LiFePO_4)正极锂离子电池为对象,研究LiFePO_4动力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的过放电行为。通过单体及模组的过放电测试、扣式电池的循环伏安测试,还原动力电池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效状态,表明LiFePO_4在电压大于0的过放电会加速容量衰减。这种衰减导致串联模组在使用中产生容量差,容量较低的电池在模组正常的充放电区间内将过放至电压小于0,导致电池失效析铜。  相似文献   

15.
热效应问题是MH-Ni电池在电动车应用中的主要难题之一。比较了4种不同散热结构MH-Ni电池组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方形金属壳体的MH-Ni电池组,采用单体电池不套热缩套管、电池之间用带有散热通道的绝缘栅隔开,电池组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和温度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100Ah高倍率镉镍开口碱性蓄电池的全部设计过程及工艺参数。力求研制出高水平的具有广泛市场及通用性的电池。首先选择一种新型微孔隔板代替传统的包膜工艺,采用内螺纹极柱以缩短其在电池壳外的长度,设计一种新型气塞以防止外部环境对电池内部的污染并能释放过充电时产生的气体。最终设计出的电池经测试均达到或超过SJ/T10287-91《隔镍高倍率碱性蓄电池》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锡军  曹玉程  盖超超  罗振 《电源技术》2017,(11):1621-1623,1645
利用Solidworks2012和ANSYS 14.5/Multiphysics模拟软件,对电池壳的焊接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应力分析可知,在尼龙电池壳焊接制造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作用,在焊缝处形成薄弱环节,在静置过程中会在圆孔连接处以及箱体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经一定时间的孕育期后,微裂纹在应力的诱导作用下扩展汇合,最终造成电池壳宏观开裂漏液。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整理收集R20电池铁壳小片的分片机构。分片机构利用重力及导片槽上部分边缘的支撑力,使铁壳小片沿导片槽下滑,实现分离。使用分片机构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生产20 000片铁壳小片的平均耗时较使用前减少约8%。  相似文献   

19.
从结构类型(球形、纳米管、蜂窝状等)、制备方法(高能球磨法、水热法等)及壳材料(碳、金属等)等方面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核壳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电池内部热量的散发是由壳体材料的导热性、表面积和壳壁的厚度决定的。采用不同的塑壳材料制备单体铅炭电池,在不同的环境下通过电池的循环寿命、过程失水量、电池测试前后内阻的变化等对电池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导热性好的塑壳材料对铅炭电池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可以减少电池失水,延长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