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法对病人应激激素影响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元丽  彭心宇  代志刚 《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2):62-63,F0004
手术创伤和疼痛是强的应激刺激,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应激变化,反映在循环、呼吸、代谢等各个方面,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单纯的全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均不能有效地阻滞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向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传导而减轻手术应激,两种麻醉方法的联合应用对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并发症,使机体较快恢复。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上肢静脉局部麻醉对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方法:154例前臂或手部手术病人,均采用传统肌沟臂丛神经阻滞,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丝卡因混合液20ml,对注工后20min手术区域仍有疼痛的病人,行静脉内局部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肌间沟臂合液20ml,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阻滞成功率达81.8%,正中神经、尺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成功率分别为55.8%、53.2%和45.4%,阻滞不全需用静脉局部麻醉57例,占总例数的37%,用静脉局部麻醉后麻醉完善51例,结论: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失败率较高,静局部麻醉可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施不同麻醉深度的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的联合应用对行踝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踝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麻醉深度,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比较2组在麻醉时间、补液量以及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术后各个时长下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病率和简易精神...  相似文献   

4.
对90例在门诊行乳腺区段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局部浸润、乳腺后间隙局部区域阻滞、肋间神经阻滞3种方法的局部麻醉(各30例),比较其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实施时间最短;乳腺后间隙局部区域阻滞麻醉镇痛时间最长,注射麻醉药物量最大,优秀麻醉例数最多,为25例。说明3种局部麻醉方法在安全和效果方面各有优缺点,应依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麻醉药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如何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减少神经毒性,成为临床麻醉医生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麻醉药物的作用分子靶点、神经保护作用、神经毒性以及如何减轻神经毒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麻醉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因为是盲探穿刺,经常会出现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我院麻醉科从2005年起尝试应用神经刺激器进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84例,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到2003年7月,我科对198例鼻部手术采用常规表面麻醉加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在止血、止痛、抑制喷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涛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185-186
目的探讨局部肿胀麻醉方法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男性乳房肥大症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局部肿胀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下对29例受术者实施乳房吸脂、腺体切除术。结果29例受术者均能在肿胀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下耐受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局部肿胀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男性乳房肥大症手术中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神经阻滞麻醉的内涵是阻断神经的麻醉,是直接在末梢神经干、丛、脑神经、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可分为手术麻醉时的神经阻滞和治疗疾病时的神经阻滞。前者是在手术期间消除疼痛;后者是为了达到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两者目的不同。阻滞的效果因目的不同,可能是正效应,也可能是副作用。如在神经阻滞麻醉时,肌肉松弛,是手术需要的,而在神经阻滞疗法中是副作用;在神经麻醉时,阻断交感神经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这是副作用,而在神经阻滞疗法中,阻断交感神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无菌性炎症消除,促进疾病的恢复,这是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麻醉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学科的头等大事,但现有教科书对此涉及不多,或虽有涉及但内容过于简单。为了强化麻醉安全意识,便于进修生、实习生重视麻醉安全问题,本人认为应结合工作经验和实例,并归纳成条理性,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妍  别爱玉 《当代医学》2010,16(32):104-105
氯胺酮目前仍被广泛用于小儿麻醉,有些短小手术在单纯氯胺酮麻醉下即可完成。神经阻滞麻醉抗伤害性刺激反应的效果确切、完全,复合神经、安定镇痛或静脉全麻,优势更为显著[1]。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麻醉在儿科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我们把单纯氯胺酮麻醉与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两种方法应用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观察这两种方法对小儿术中及术后的影响,并进行了临床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冷冻神经松解术是使用低温冷冻的方式可逆地消融周围神经,以达到暂时性阻断疼痛信号传递,进而产生长时程镇痛效果的一种新镇痛技术。目前对于围手术期疼痛治疗仅限于各种镇痛药物的应用,其有诸多不良反应。本文结合近年来关于冷冻神经松解术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冷冻神经松解术因其非药物镇痛的特点,不仅避免了阿片类药物及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且符合当前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pioid free anesthesia,OFA)的麻醉理念,基于其简单、安全、长效镇痛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中。  相似文献   

13.
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神经阻滞定位有解剖定位、异感定位、神经刺激器定位、放射学定位及超声定位等。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超声技术在外周神经阻滞的应用得以普及。笔者现就国内外外周神经超声影像学研究和常用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研究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李运福  王泉云  罗方武 《四川医学》2005,26(12):1499-1500
麻醉科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学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麻醉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麻醉学科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水平同其他学科一样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发展为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及危重医学的综合性学科。成为消除病人痛苦、保障病人安全、促进医院良好运转和危重病人救治的重要临床科室。  相似文献   

15.
熊茵 《当代医学》2014,(32):121-12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重点要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97例手术麻醉患者,其中全身麻醉患者37例,椎管内麻醉患者39例,神经阻滞麻醉(臂丛、颈丛)患者21例,探讨基础护理、输液输血护理等方面配合要素,并对三种麻醉方式的配合分别总结探讨。结果97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麻醉工作顺利进行,所有患者得到良好护理。术后患者、护士、医生的满意度均达到较好的成绩。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质量,能够提高护士和医生自身技术能力,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该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超声技术在围手术期麻醉中的127例应用案例,并针对术前评估、术中监测、麻醉治疗和术后切口疼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技术在麻醉中应用的成功率高达97.63%,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6%,经过相应治疗均得到恢复。结论:超声技术的推广使用为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探索式的支持,高分辨率便携式超声设备和探头技术的改进,为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提供了可视化的依据,有助于麻醉领域的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7.
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743例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常业恬,孙人章关键词麻醉,局部;麻醉,传导;臂丛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其中肌间沟臂丛麻醉以操作简便、麻醉范围高为特点,更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人们在Winnie氏...  相似文献   

18.
麻醉学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国家卫生部 1 989年 1 2号文件将麻醉科归属为临床二级学科以来 ,随着临床工作的需要和外科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麻醉学科近年来蓬勃发展。麻醉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手术室内的临床麻醉。麻醉医生的工作领域包括以下 4个方面 :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治。目前全国各医院的麻醉科正遵循卫生部的文件要求努力建设 ,不断完善 ,为我国麻醉学现代化作出贡献。本文仅就近年来麻醉学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作一介绍。1 麻醉新药的应用麻醉的基本定义是指借助于药物等方法而产生的全身或局部感觉 (特别是痛觉 )…  相似文献   

19.
重比重腰麻是一种传统的椎管内麻醉方式,在临床手术中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由于其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大,神经阻滞时间过长及平面一旦过高会严重影响呼吸等缺点,一直限制了它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原有轻比重腰麻因其平面可控性差也限制了它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我们将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旨在评价它的麻醉效果、平面的可控性、神经阻滞时间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下齿槽神经麻醉拔牙引起失明并睑下垂1例栗富林,刘惠云,张廷功(沂水县人民医院)关键词拔牙;麻醉;牙科;盲下齿槽神经麻醉是在门诊常用的拔除下牙的阻滞麻醉方法,可一次麻醉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我们在拔牙过程中曾遇到暂时性面瘫及周内术侧麻木感。拔牙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