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软肝颗粒、恩替卡韦联合疗法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软肝颗粒+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乙肝病毒学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是引起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病情进入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大大降低,预后普遍较差,故而尽早控制病情尤为重要,联合软肝颗粒与恩替卡韦开展对症用药可有效抑制病毒繁殖,抗肝纤维化,提升肝功能水平,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宇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071-507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9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B级35例,C级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48周评估疗效;对照组21例,予一般保肝、利尿治疗。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ALT、白蛋白的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及阻止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安全性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均未出现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未出现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肝硬化进行有效逆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静脉血中HBV DNA水平、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及肝脾影像学指标。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门静脉内径(Dpv)、脾厚度及脾静脉内径(Ds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近期疗效。方法将42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苦参碱、门冬氨酸钾镁、质子泵抑制剂、白蛋白、血浆等综合性治疗;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次,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次,口服1次/d,疗程均4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定量水平、肝纤维谱、HBeAg转阴率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定量水平、肝纤维谱、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TA、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HBV-DNA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明确,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清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单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两种治疗方案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研究中入组1年时的患者基线数据特点。方法疗效比较研究的方案为对临床或病理诊断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进行随访,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BV DNA,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凝血功能、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至2013年8月,共入组通过临床诊断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382例,截至数据统计时可获得240例患者的随访资料。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6个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患者为200例(83.3%),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组为40例(16.7%)。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HBeAg及HBV DNA水平分布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中男性176例(73.3%),女性64例(26.7%),平均年龄为(44.6±11.6)岁,HBeAg阳性占58%,HBV DNA的中位数为5.94(4.33,6.87)log10 IU/ml。上述特点与经典的4 006研究中肝穿证实的肝硬化人群特征相似。结论本研究入组患者1年时,通过临床诊断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基线特征与既往研究中肝穿证实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基线特征相似,恩替卡韦单药组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联合用药组偏组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波  王彦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199-620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6例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定期观察肝功能、HBV-DNA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12、24、48、96、144、156周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4.9%、50.7%、60.8%、93.4%、96.7%、97.5%,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减轻或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和肝功能,长期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代偿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一般检验指标及肝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其中恩替卡韦用药45例,阿德福韦酯用药24例,连续用药144周,比较用药前后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Child-Pugh积分、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分期变化,同时用药前后分别行CT肝脏灌注扫描,观察肝动脉灌注量(HAP)、总肝灌注量(TLP)等肝灌注参数变化;记录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用药前比较,患者用药144周后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HBV-DNA水平、Child-Pugh积分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上升,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4周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分期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P<0.05).用药前、用药144周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量(HAP)、肝静脉灌注量(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等一般检验指标及肝灌注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恩替卡韦0.5 mg,每晚口服1次,对照组42例为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恩替卡韦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81.25%,临床有效率75%;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21.43%,临床有效率50%.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初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1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乙型肝炎组),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持续抗病毒治疗9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48、96周时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指标、出凝血时间、Child-Pugh积分及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①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发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的例数逐渐增加,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肝储备功能方面,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着治疗的延长,白蛋白不断升高,总胆红素持续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减小,两组患者治疗48及96周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Child-Pugh积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组间比较显示,白蛋白升高水平、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下降水平在肝硬化失代偿组最高,肝硬化代偿组次之,慢性乙型肝炎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清肌酐增高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情况。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应答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似,同时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阶段乙型肝炎患者肝储备功能,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波  李升炉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352-235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评定临床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 TGF-β1、IL-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 0.05);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水平增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降低,其血清细胞因子TGF-β1、IL-8水平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且上述指标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可靠,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血中TGF-β1、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明芳  赵云  张沛枫  姚煜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74-2176
【目的】研究核苷类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丁型重叠感染肝炎肝硬化48周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失代偿期乙型、丁型重叠感染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中监测患者生化学指标(ALT、AST、TBil、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HBsAg定量、child—push评分,B超门静脉宽度、门静脉峰值流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24例患者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疗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丁型重叠感染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生化学指标改善、HBsAg下降及抗HBV病毒学应答,部分患者抗HDV病毒学应答。  相似文献   

16.
Entecavir has demonstrated safety an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It is the prototype for the cyclopentane class of nucleoside/nucleotide chronic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It has a high potency and, due to its structural formula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entecavir is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e of minimal resistance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nucleoside-naive patient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long-term treatment may be required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especially those who acquire HBV early in life, to achieve maximum viral suppression and improve outcomes. Several recent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long-term safety, efficacy and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in nucleoside-na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entecavi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ng-term use of entecavir is well tolerated and associated with continuous clinical improvement –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tients achieving undetectable levels of HBV DNA, HBeAg seroconversion and minimal resistance. These data underscore the position of entecavir for first-line therapy and highlight its role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s B.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后的疗效及病毒耐药位点变异情况。方法收集近2年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例,采用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同时阿德福韦治疗组(10mg/d)23例、替比夫定治疗组(600 mg/d)15例、拉米夫定治疗组(100 mg/d)14例,于治疗48周后观测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各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恩替卡韦未出现耐药方面的相关表现。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疗效与其他核苷类似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耐药方面表现较其他药物为优。  相似文献   

18.
Entecavir has demonstrated safety an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It is the prototype for the cyclopentane class of nucleoside/nucleotide chronic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It has a high potency and, due to its structural formula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entecavir is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e of minimal resistance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nucleoside-naive patient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long-term treatment may be required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especially those who acquire HBV early in life, to achieve maximum viral suppression and improve outcomes. Several recent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long-term safety, efficacy and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in nucleoside-na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entecavi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ng-term use of entecavir is well tolerated and associated with continuous clinical improvement --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tients achieving undetectable levels of HBV DNA, HBeAg seroconversion and minimal resistance. These data underscore the position of entecavir for first-line therapy and highlight its role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s B.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替诺福韦)与对照组(115例,恩替卡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GGT、AST、GLB、CA125、AFP水平均降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厚度均缩小,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替诺福韦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控制肝硬化疾病的进展,整体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HBV-DNA≥104拷贝/m l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给予一般保肝、利尿等基础治疗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每日100m g)者为治疗组,两组各为30例。观察患者治疗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定量等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死亡追溯死因。统计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上述指标、Ch ild-Pugh评分及其转归和预后的差异。结果:(1)治疗组ALT、TB、ALB水平12周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观察结束时治疗组23例(76.6%)患者有病毒应答,而对照组为4例(13.3%)。(3)观察结束时治疗组中A级8例、B级21例、C级1例,Ch ild-Pugh评分下降≥2分者22例(73%);对照组A级1例、B级10例、C级11例,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者3例(10%)。(4)观察期内治疗组并发肝昏迷4例,肝肾综合征3例,肝癌1例;对照组则分别14例、10例、5例。治疗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8例。(5)治疗组共6例出现YMDD变异,5例出现病毒变异后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d继续治疗。结论: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治疗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有效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次数,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预防肝癌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