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体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对1例晚期肝癌伴肝硬变的患者施行活体供肝部分肝原位移植术,供者为受者之妻。供肝切取时不阻断血流,沿正中裂偏左2cm处切取左半肝。受者的肝脏全部切除,供受体的肝左静脉行端端吻合,供肝门静脉左支与受者的门静脉主干行端端吻合,供肝左动脉与受者的肝固有动脉在显微镜下行端端吻合,胆道用5mm硅胶管插入左肝管后行外引流。供肝热缺血时间为0,冷缺血时间为2.5小时。术后用环孢素A与小剂量激素进行免疫抑制。供者术后恢复良好。受者术后5小时即有胆汁分泌,100~150ml/d,术后第5天出现轻度黄疸,第9天出现腹膜炎体征,即行剖腹探查,供肝左内叶切面有局灶性坏死及胆漏,受者于术后第12天因心率失常、心跳骤停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存在复杂门静脉机化血栓者肝移植术中门静脉的处理要点。方法:为17例机化血栓超过门静脉内径50%的患者施行肝移植,术中9例在切除血栓段门静脉或取栓后,将受者的门静脉与供肝门静脉行端端吻合;5例将供肝门静脉与受者的曲张冠状静脉行端侧吻合;1例切除闭塞段门静脉,利用供者的髂静脉于供肝门静脉与受者肠系膜上静脉间搭桥;1例供肝门静脉与受者的胆总管前曲张静脉行端侧吻合;1例采用供者的髂静脉在供肝门静脉和受者的脾门旁曲张静脉间搭桥,行端侧吻合。结果:17例患者,死亡2例,1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肝动脉出血,但此2例患者的门静脉血流一直通畅。存活的15例随访2~12个月,其中1例术后因门静脉血流量不足,而行二次肝移植,在缝扎分流的侧支后,门静脉血流恢复正常,其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均通畅。结论:存在复杂门静脉机化血栓时首选栓塞段门静脉切除或取栓后门静脉重建,不能取栓或取栓后血流量不足时,可改行供肝门静脉与受者曲张内脏静脉的端侧吻合,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二例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重建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重建技巧。方法2例成人患者,1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巨块型肝癌,接受其2位姐姐的左半肝移植,移植物与受者体重比(GR/WR)为1.5%,移植于原肝位置左侧的左半肝,其肝左静脉、门静脉分别于受者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左支端端吻合,胆肠吻合方式重建供肝胆道;移植至右侧的左半肝,沿矢状位旋转180°,其肝左静脉、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肝右静脉、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左肝管与受者的肝总管端端吻合。另1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接受其母亲的右半肝移植,但由于供肝存在大泡状空泡变性,且供、受者的体重差较大,为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故该例同时行尸体左半肝移植,GR/WR为1.2%,右半肝的肝右动脉、肝右静脉分别于受者的同名血管端端吻合,其门静脉与受者的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右肝管与受者的肝总管端端吻合;左半肝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分别与受者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及脾动脉端端吻合,胆肠Roux-en-Y吻合方式重建供肝胆道。结果除母亲供者术后3d出现短暂乳糜漏,经对症治疗11d后痊愈外,供者无其它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及全身感染,现已随访10个月以上,肝功能正常,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可为受者提供更大的肝脏,又可减少供者的风险,但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对供、受者的条件进行充分评估后施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门静脉回流式肠道引流的胰肾同侧联合移植术的动脉重建方法.方法 供者采用肝胰肾脾联合切取法,并切取供者髂血管备用.修整供者器官时,将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端端吻合,以重建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将髂总静脉与门静脉端端吻合,以延长门静脉1~2 cm;将髂外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共同的腹主动脉袖片行端端吻合,备用.胰腺移植时,将供者延长后的门静脉与受者肠系膜上静脉行端侧吻合,将供者髂总动脉及髂内动脉经末端同肠系膜打孔穿出后,供者髂总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者髂内动脉用血管夹暂时夹闭,准备与供肾动脉吻合.供者十二指肠与受者空肠用吻合器行侧侧吻合.肾移植时,将供肾静脉与受者髂外静脉行端侧吻合,肾动脉与夹闭备用的供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开放肾血流后,将移植肾经切口置于右下腹部侧腹膜外同定,并在腹膜外吻合输尿管与膀胱.结果 除1例术后第50天时因腹腔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他3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对3例存活患者随访了24~27个月,患者移植物功能良好,完全停用胰岛素,血清肌酐为72.5~119.7μmol/L.结论 门静脉回流式肠道引流的胰肾同侧联合移植术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而十二指肠动脉弓的重建改善了胰腺及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术中利用供者髂总动脉搭桥,将供肾动脉吻合到供者髂内动脉的术式可以减少在受者严重钙化的周围血管上的操作次数,同时为患者保留了左侧髂动脉.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一肝脏巨大平滑肌肉瘤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术。供者为一25岁的男性脑死亡者。供肝用4℃UW液自腹主动脉灌注,快速切取肝脏,热缺血时间为8分钟。受者用"Y"形管建立左侧股静脉、门静脉和左侧腋静脉的体外循环后切除病肝,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与受者的相应血管行端端吻合。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和黄疸等,于术后47天死于脑溢血。该例移植肝功能良好,未出现排斥反应。应用UW液灌洗和保存肝脏,快速切取肝脏,能提高供肝质量。术后早期应测定血中环孢素A的浓度,慎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变异门静脉支(APVB)切取与重建的技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共实施70例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前肝脏血管三维CT成像显示供肝动脉及静脉走向,70例右半供肝中有9例门静脉分支变异,其中7例为Ⅱ型变异,2例为Ⅲ型变异.除1例供者行狭窄桥状连接单口切取APVB外,其余8例均采用供者优先的原则即距门静脉主干2~3mm处双口切断APVB.Ⅱ型变异中有2例双口切取其右前、右后支成形为一个开口后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吻合,4例右前、右后支分别与受者门静脉左、右支吻合,1例行右前、右后支间狭窄桥状组织连接单口切取后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单口吻合.Ⅲ型变异中有1例双口切取其右前、右后支分别与受者门静脉支双口吻合,1例双口切取后行新型的U形血管移植物间置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单口吻合.结果 9例受者均无门静脉狭窄或血栓、肝动脉狭窄或血栓以及肝静脉流出道狭窄等血管并发症发生.1例供者术后3 d并发门静脉血栓,手术取栓及门静脉壁修补成形后痊愈.新型的U形血管移植物间置重建术后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采用供者优先的原则双口切取APVB、双口吻合重建以及新型的U形血管间置等门静脉重建技术是安全可行的,未增加手术难度,且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单段供肝移植治疗极低体重婴儿胆道闭锁的临床经验.方法 受者为出生仅145 d的男婴,身高66 crn,体量3.08 kg,被确诊为胆道闭锁伴肝硬化.供者为患儿母亲,年龄36岁,身高145 cm,体重47 kg.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切取供者Ⅱ段肝组织作为供肝,移植肝体积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值为92.5%,GRWR为5.19%,供肝动脉与受者肝右动脉用供者左侧股外侧浅隐静脉搭桥行端端吻合,受者三支肝静脉经整合后与供肝静脉行端端吻合,供肝胆管与受者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后监测供、受者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及出血和凝血状况等,常规抗感染治疗.受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及甲泼尼龙的方案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供肝切取手术历时370 min,术中供者出血150 ml均回输,切取供肝重量为160 g.肝移植手术历时451min,术中受者失血230 ml,输注全血200 ml和红细胞悬液50 m1,无肝期时间为71 min,供肝冷缺血时间为132 min.供者恢复顺利,术后8 d拆线出院.受者术后5 d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7 d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但术后7和15 d时,受者分别发生肠道吻合口漏各1次,经修补后痊愈.受者于术后35 d出院,出院时体重增加0.3 kg,各方面与同龄婴儿相当.结论 亲属活体单段供肝移植是治疗极低体重患儿终未期肝病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经充分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手术操作及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后,手术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种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同时取大鼠双侧肾脏分别移植的可行性,其目的是节省实验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方法 以近交系Brown-Norway大鼠为供者,同时取其双肾作为供肾,原位灌洗;近交系Lewis大鼠为受者,切除其左肾,移植供肾1只。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为支撑行供肾静脉与受者肾静脉端端吻合,供肾动脉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膀胱瓣与受者的膀胱吻合。受者术中预置右侧肾脏血管体外结扎线,术后3d结扎。结果 每只供鼠手术耗时约40min,热缺血时间约10S,冷缺血时间约20min。40次实验均获成功,移植肾功能正常,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受者存活时间均超过7d。结论 同时取双侧肾脏分别移植给2个受者是可行的,可降低实验成本;要获得相同数量的供肾,同时取双肾的耗时较仅取单侧肾脏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1例保持门静脉连续性的小肠双造口方式肝小肠联合移植病例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受者为短肠综合征合并肝功能不良的男性患者,供者为尸体供者.联合切取器官,确保供者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的连续性.移植肝静脉采用背驼式吻合,受者自体门静脉和供肝门静脉端侧吻合,胆道端端吻合,供者肝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吻合于受者腹主动脉;移植小肠约2 m,两端双造口于腹壁,未作肠道吻合.采用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维持期单用他克莫司.行内镜下黏膜活检监测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1个月内,患者发生腹腔感染和疑似排斥反应各1次,分别经过手术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痊愈.随访6个月,受者移植肝和小肠功能恢复良好,但仍有腹泻,需补充静脉营养,体重尚未完全恢复.结论 保持门静脉连续性的小肠双造口方式肝小肠联合移植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发生外科并发症的风险小,有利于肝脏和小肠功能恢复及术后排斥反应的监测,但是消化液未能进入移植小肠,也影响了受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成人间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 XS  Zhu XF  Hu AB  Wang DP  Ma Y  Wang GD  Ju WQ  Wu LW  Tai Q  Huang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5):309-312
目的介绍成人间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例42岁男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Ⅲ期患者行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治疗。其45岁姐姐为供者,CT评估供者包含肝中静脉的扩大右半肝体积为728.4cm^2(801g),供肝/受者体重比为1.3%。供肝之肝右、中静脉整形后与受者整形后之肝右静脉行端-侧吻合;供受者门静脉、肝动脉行端.端吻合。供肝胆管整形后与受者胆总管行端-端吻合。结果供、受者手术均成功。供者术后恢复顺利,受者术后8h恢复意识,14d后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首次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后16d曾出现转氨酶明显升高,给予甲泼尼龙1000mg冲击治疗后恢复正常。随访至今,供受者已健康生存8个月,均未出现胆管、肝动脉及静脉回流等并发症。结论扩大右半肝移植在技术上完全可行。能为成人患者提供足够重量的移植物,尤其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术前精确的影像学评估,熟练的肝切除和肝移植技术是确保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在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8例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供者行CT等检查,将二维影像学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评估供者肝内胆管和血管情况,并对肝左动脉和肝左静脉解剖结构进行分型,测算供者标准肝脏体积、拟切取肝脏体积和受者标准肝脏体积,模拟手术操作,制订手术方案.采取精准肝切除切取供肝.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4月.结果 58例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者术前CT血管造影检查示肝左动脉Ⅰ型28例、Ⅱ型10例、Ⅲ型20例、无Ⅳ型供者;肝左静脉Ⅰ型35例、Ⅱ型23例.三维重建预测拟切取肝脏体积为(243±65) mL.58例供者均成功完成供肝切取术,其中7例为左半肝切取,51例为肝左外叶切取.2例供者行胆囊切除.术中实际切取肝脏体积为(255±59) mL,拟切取肝脏体积平均误差率为4.94%.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为3.3%±1.0%.手术时间为(260±89)min,术中出血量为(181±35)mL,仅1例供者术中输RBC 2 U.供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0±1.1)d,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为(3.0±1.2)d,术后住院时间为(7±3)d,出院时所有供者血清WBC、Hb、ALT、AST、TBil、DBil、AIb等指标水平正常.2例供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切口少量渗血和脂肪液化,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58例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者术后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8.7个月.供者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应用于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术,切取准确率高、供者肝功能损害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中心共行尸体肝移植3100余例次.其中2例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发生血栓形成,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例1男性,38岁,因"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行原位肝移植.肝移植术后2个月,因胆道并发症(胆道感染、胆道坏死而至胆道铸型)而行二次肝移植.二次肝移植术中,采用5-0 prolene线端端连续吻合供、受者门静脉;供者端以腹腔动脉袢,受者端以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形成动脉袢,采用6-0 prolene线行间断端端吻合.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8年6月施行了1例临床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现已带胰肾有功能存活近半年,报告如下。患者,男,53岁。1998年6月23日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术。供者用腹主动脉插管,UW液灌注,整块切取全胰、十二指肠、脾脏、双肾及输尿管,低温保存。修剪时将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修成一袖口状。受者行下腹弧形切口,胰腺移植于右髂窝,将供者腹主动脉袖口和门静脉分别与受者右侧髂外动、静脉端侧吻合,开放血流后有胰液流出,总缺血时间为10小时。十二指肠与膀胱右前壁双层侧侧吻合。肾脏移植于左髂窝,供肾动静脉与左髂外动静…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的经验。方法 回顾悸分析20例原位肝移植术中影响肝动脉吻合的因素和处理技巧。结果 16例行供、受者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3例供者肝总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1例供者肝总动脉与受者脾动脉吻合;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肝动脉血流通畅,均未发现有血栓形成或肝动脉狭窄,全部病例未发生胆道并发症,现存活15例。结论 合理选择吻合用血管是避免术后发生血栓形成和动脉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猪原位辅助性肝移植(APOLT)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健康雌性良种幼猪18头,其中12头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另6头作为肝移植的供者。将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幼猪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进行APOLT术,切除受者肝脏左叶,将修整后的供肝右叶移植于原肝左叶肝床处,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者肝肝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者肝门静脉行端侧吻合,受者脾动脉在结肠后与供肝动脉行端端吻合,胆总管置管外引流。结果对照组7d生存率仅为17%,而实验组为83%。实验组术后第7d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检查示原肝细胞再生明显。结论门静脉注射氨基半乳糖 脂多糖诱导的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APOLT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猪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猪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选用健康良种幼猪16只,随机配成8对,基础麻醉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方法:切去供肝左叶,将留存之右叶供肝作移植肝。切除受体之肝左外叶,将右叶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肝肝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肝门静脉行端侧吻合,受体脾动脉在结肠后与供体肝动脉行端端吻合,胆总管置管外引流。术中热缺血时间为0min,冷缺血时间为(58±4.0)min。切肝前10min、全肝阻断后10min、供肝植入开放门静脉后10min分别取血检测电解质和全血缓冲碱(BB)及标准碳酸氢根浓度(SB),并观察各个时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术后常规处理,未用抗排斥药。部分存活猪在术后5d彩超观察门静脉血流,同时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手术成功率87.5%。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和生化指标均告平稳。术后5d,部分猪彩超结果显示门静脉无血栓形成,仅见移植肝断面有少量包裹性积液,移植肝门静脉最大流速为42.2cm/s,受体肝及移植肝门静脉血流均告通畅。活杀大体及病理切片观察,移植肝形态色泽正常,各吻合口无扭曲、漏血和血栓形成,门静脉无血栓形成。术后5d,活杀取受体肝及移植肝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重建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通过了受者标准肝体积、供肝与受者体重比(GRWR)、供肝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及供肝内血管解剖等指标的综合评估.供肝在切取、灌注及修整后,51例采用尸体髂静脉作为重建材料,其他4例分别采用受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脐静脉、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作为重建材料,以串联的方式重建供肝断面Ⅴ、Ⅷ段静脉回流.肝移植时,供肝肝右静脉与受者肝右静脉开口吻合,重建的Ⅴ、Ⅷ段静脉与受者肝中、肝左静脉汇合部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者门静脉右支或主干吻合.门静脉开放血流后依次重建肝动脉及胆道.术后对供、受者进行常规监测.结果 1例受者术后发生流出道梗阻,术后第43天死亡;1例受者术后第7天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重型肝组织坏死,行尸体供肝肝移植后痊愈.其余53例受者恢复顺利,术后4周时腹部CT检查显示重建的移植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通畅.55例供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2周出院.结论 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在活体肝移植中是可行的,应选择合适的重建材料及手术方式.受者肝移植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完成的22例原位肝移植,其中4例行体外静脉转流下的原位肝移植术,17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1例为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11例供肝的肝固有动脉与受者的肝固有动脉吻合,4例供者脾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3例供者腹腔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2例应用供者髂动脉在供者肝固有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间架桥吻合,1例供者肝右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1例供者肝固有动脉与受者异位肝右动脉吻合。术后以多普勒超声扫描监测肝动脉血流。结果 1例术后5d时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以尿酶介入溶栓后出现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行肝动脉吻合。21例无肝动脉并发症发生。15例随访1-20个月,多普勒超声扫描提示肝动脉血流、形态正常,胆道造影未见肝外胆管狭窄,血清学检查提示肝功能状态良好。结论 原位肝移植预防肝动脉并发症的关键在于血管吻合时操作精细,实现血管内膜对内膜的无张力吻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活体右半肝移植中的流出道重建技术,预防肝静脉淤血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标准肝体积为1150.1~1629.8 cm3,供肝重量为585~920 g,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为43%~67%,与受者重量比为0.82%~1.59%,供者残肝体积百分比为32%~55%,供肝大泡脂肪变性均<10%.对于含肝中静脉的供肝,将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开口修整成尽可能大的三角形开口,供肝植入时,与受者肝右静脉扩大的三角形开口行端侧吻合.不含肝中静脉的供肝,如存在粗大的肝中静脉属支(直径超过5 mm),则用自体或异体血管搭桥(无粗大的肝中静脉属支者采用肝右静脉)与受者腔静脉直接吻合.供肝门静脉右支直接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吻合,供肝动脉与受者肝动脉行端端吻合,供肝右肝管与受者肝管行端端吻合.结果 21例供肝中,4例含肝中静脉,17例不含肝中静脉,其中有2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5例采用冷冻的异体髂动脉搭桥,10例采用肝右静脉直接与受者腔静脉吻合.术后1个月,重建肝中静脉属支的7例受者流出道均通畅.含肝中静脉者、不含肝中静脉的血管搭桥者及不含肝中静脉且未使用血管搭桥者术后1年存活率分别为75%、85.7%和70%,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受者发生胆道并发症7例;发生小肝综合征1例,经脾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术后供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31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一例死亡.结论 含肝中静脉与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植入后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如果右半供肝不含肝中静脉,采用自体或异体血管重建肝中静脉属支是预防肝淤血和保证移植肝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应用于腹部多器官移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保留自身胰腺的多器官(肝、胰和十二指肠)移植,供者为符合“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中的中国三类(C-Ⅲ类)标准的2例男性捐献者.采取多器官联合切取法完整切取供者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和部分空肠,利用供者的髂外、髂内动脉将供者的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成型为一个出口,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受者的胰腺不切除,其门静脉与移植物的门静脉后壁行端侧吻合,供者的十二指肠降部与受者的上段空肠行侧侧吻合.结果 2例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总量等肝功能指标在术后2周达正常水平;术后7d血糖恢复正常;术后4d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恢复正常;术后1~2周空腹血C-肽和胰岛素达正常范围.1例术后出现肠吻合口瘘,经穿刺引流,4周后痊愈.2例受者分别在术后8周和5周康复,肝功能及胰腺功能正常,未再使用胰岛素.结论 符合C-Ⅲ类DCD供者的器官可用于腹部多器官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