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网络5.0的未来应用场景,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的业务对于网络性能的差异化需求,提出了网络业务分类分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首先从确定性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业务分类机制;然后,按照每种确定性业务需求的服务等级协议关键指标提出业务分级方法,同时阐明了网络分类分级的关键确定性技术;最后,给出了分类分级报文的封装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业务如远程控制、虚拟/增强现实等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带宽和时延要求,传统网络已经难以满足。面向6G的网络演进,需要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技术保障。针对当前技术标准研究缺乏对于端到端时延保障的全局考虑,指出了确定性网络需要同时解决单跳和全局的时延问题,提出了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架构,以及跨网络域和跨协议层的确定性网络技术方案。最后,针对当前确定性网络应用部署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推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向不同应用和业务场景,业界已经研制了面向控制与指挥业务的Link系列数据链、面向数据高速传输业务的通用数据链、面向时间敏感业务的战术目标网络技术数据链等.复杂应用场景下多种差异化业务需求同时共存,为高效适配差异化业务需求,需要快速选取合适的数据链.为此,基于智能边缘计算的智能化、分布式和低时延特性,提出了基于智能边缘...  相似文献   

4.
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已基本完成,而实现从标准到落地应用对产业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URLLC场景需求,总结了3GPP组织标准化的低时延类技术和高可靠类技术;研究了在5G网络实际部署中,URLLC技术与网络切片、与传统e MBB业务协同实现机制;面向对低时延高可靠指标需求迫切的工业场景,研究了基于5G与TSN融合架构的部署方案,最后探讨了URLLC技术协同保障工业确定性业务的端到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从消费型网络向生产型网络升级,新兴行业应用需要差异化的确定性服务质量保障以及全时空范围的通信能力。如何实现泛在多域网络的异构兼容,支持空天地一体化网络(SAGIN)节点间的确定性传输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问题。首先分析了面向6G全域新兴应用场景的确定性服务质量保障需求,然后提出了包含全域协同网络管控层、多域动态确定性融合层、泛在异构确定性组网层的分层空天地一体化确定性网络架构,并研究相应场景的“固移卫”融合确定性网络关键技术,最后研判了空天地一体化确定性网络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兴通讯技术》2019,(5):62-67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是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需求,重点分析了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垂直行业应用对5G确定性网络的需求。研究了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E)、时间敏感网络(TSN)、确定性网络(Detnet)等确定性网络关键技术。认为TSN/Detnet技术是后续确定性业务承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确定性成为信息网络尤其是行业专网的新焦点.现有确定性网络技术始终关注网络传输要素(带宽、时隙等)来保障数据流的确定性传输.然而,仅靠保障传输要素无法支撑新兴行业应用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算网融合场景,智算任务要求同时保障传输与计算要素的确定性来实现高性能通信;在绿色通信场景,需要考虑节点能量要素的确定性以维持网络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需求,本文基于前期提出的标识网络技术,研究面向传输、计算、存储、能量等多要素的广义确定性网络.首先提出广义确定性标识网络架构,包括差异化服务层、异构融合网络层和智慧化适配层.差异化服务层和异构融合网络层,分别实现差异化确定性应用需求和异构化确定性网络要素的统一标识和描述,并通过标识解析映射实现确定性信息向智慧化适配层的统一封装和传递;智慧化适配层完成差异化确定性应用需求和异构化确定性网络要素的适配.现有确定性资源适配方法,即使仅考虑单一网络内的基本确定性要素,仍面临计算时间长、求解复杂性高、灵活度低等问题,为了支持更加复杂的多确定性要素、多种异构网络的协同适配,设计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端到端的确定性调度(End-to-...  相似文献   

8.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将社会福祉作为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对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发展趋势和挑战的分析探讨,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泛在接入、绿色节能等发展需求,指出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在5G-Advanced(5G-A)和6G网络典型应用场景,并从技术能力、产业成熟度等多个角度分析RIS在信道侧和收发端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价值。面向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管控需求,提出了基于网络控制、自主调控和终端控制三种RIS管控方案,并分析了三种方案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快,传统业务的优化升级及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网络作为基础设施,需要在复杂场景下对综合承载的各类业务实现差异化质量保证.确定性网络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工业互联网作为确定性网络应用的重要场景,对于确定性网络要求高,业务场景复杂,其垂直行业需求呈现碎片化的特点,需要构建灵活统一的技术架构并融合...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Naming网络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强  江华  符涛 《电信科学》2011,27(4):73-78
现有互联网架构缺乏统一的主机标识描述处理机制,难以满足应用业务和网络的多样性需求。本文从现有业务需求出发,研究了网络的中期发展趋势,提出了网络演进过程中衍生的技术问题以及移动互联网Naming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1.
肖子玉 《电信科学》2020,36(9):114-121
ITU-T SG13于2018年设立了FG Network 2030焦点组开展为期两年的研究,聚焦未来网络需求和场景,对未来网络能力和关键技术架构进行研究,并提出面向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针对业界关注度较高的重点技术发展方向,跟踪了ITU-T SG13面向未来网络架构工作组对Beyond 5G及FG Network 2030的网络需求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介绍了面向2030的网络需求和挑战,详细分析了确定性网络涉及的关键技术演进、异构网络互通的New IP架构以及面向未来网络的机器学习架构、5G网络中应用机器学习架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19,(21):6-12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是面向2020年以后需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满足未来大规模机器通信、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等应用场景的需求。为了满足5G移动通信中网络业务不均匀性和热点地区业务高速数据分发的需求,需要大力发展新的系统架构以及无线传输理论。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讨论了D2D通信、毫米波无线传输以及毫米波D2D通信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关键技术,并对毫米波D2D通信的未来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中兴通讯技术》2022,(1):47-56
围绕下一代网络场景、愿景、架构、技术发展等进行阐述,认为下一代网络是运营、数据、信息、通信技术(ODICT)融合的网络。该网络可支撑碎片化新业务,提供新的网络服务模式,是智能高效的自治网络。未来网络拥有算网一体化的能力平台,具备高带宽确定性能力,可应对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扩展现实(XR)及元宇宙演进、网络安全内生挑战,以及高速移动场景的网络服务无缝迁移衔接能力要求。算网一体的新型网络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对于算力资源和网络连接的极致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天地一体化网络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文章在分析天地一体化网络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业务需求、技术发展、应用场景,探讨由空基网络、天基网络、地基网络、海基网络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组网架构,并针对空中通信、海洋通信、边远地区通信等典型应用场景,提出天地一体化组网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对于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尤为重要。网络的供给能力不仅要求数据报文的低时延、大带宽特性,更需要数据报文的低抖动和确定性。确定性网络技术是构建无损、确定、可靠的广域传播能力的关键。提出了面向广域确定性网络的控制面关键技术及设计思想,并详细阐述了实现确定性网络感知、业务规划和流量调度的具体方案。通过开展试验验证和应用测试,证明了系统结构的有效性,满足确定性网络的管理和调度需求。  相似文献   

16.
5G+垂直行业典型应用场景的确定性承载需求日趋明显.文章重点分析了工业互联网中自动化生产控制、智能电网中配电控制等确定性承载需求,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L1~L3层的确定性承载技术进展,并对于5G+垂直行业应用的确定性承载技术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希望产业各方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的5G确定性承载网络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6G的研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聚焦于6G网络下全息交互类业务,通过研究全息交互类场景和业务,分析了对未来网络性能的要求,进而为6G网络的设计研究和技术演进提供业务需求方面的基础。研究了全息技术与应用现状、全息通信与全息交互类场景以及场景业务的技术指标和网络性能需求。定义了全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发展成熟度、5G下的全息产业链、全息技术应用领域分布。构建了全息类场景池、场景特征,并基于特征形成六大类应用场景。通过技术指标测算,提出了全息人像传输的带宽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的业务场景需求,网络5.0旨在构建服务于智能社会和数字经济的超连接网络。对网络5.0面向的ICT基础设施化、移动业务承载、产业互联网及新媒体通信服务四大类主要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网络5.0的总体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确定性网络需要保证不同应用在时延、丢包率、抖动、吞吐量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确定性传输需求。针对应用的差异化、确定性的网络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确定性网络的按需智能路由学习框架 OdR,在OdR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按需智能路由算法OdR-TD3,OdR-TD3算法可以根据应用流量的确定性QoS需求生成路由策略,以满足确定性网络应用的需求。通过网络仿真实验评估,在确定性应用的QoS需求达成率上,OdR-TD3算法相较DV算法和SPF算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陈哲  蒋胜  王闯 《电信科学》2020,36(7):26-33
IP网络在过去50年里取得了瞩目成绩,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IP协议体系的一些原始设计缺陷也日益暴露,难以满足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讨论了面向2030年的互联网业务场景和关键技术挑战,提出了面向智能工业物联的灵活地址可信协议架构。新协议架构在传统IP协议全球可达、高生存性的基础之上,构建万物万网互联、确定性服务、内生安全可信、高通量传输和用户可定义等新能力,并基于这些新能力使能更多新型网络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