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游  张才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29-2832
目的 检测分化抑制因子1(Id1)对结肠癌HT-29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结肠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HT-29转染Id1表达质粒,RT-PCR方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合成Id-1干扰序列转染HT-29细胞后,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HT-29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Id1表达质粒空白组、对照组(空载体组)、过表达组VEGF/GAPDH mRNA分别为:0.002 99±0.000 687、0.003 49±0.001 34、0.0313±0.00605(P<0.01);VEGF/GAPDH蛋白分别为:0.132±0.035 1、0.131±0.053 0、0.245 ±0.032 6(P <0.01),MTT实验显示相对对照组,过表达组增殖明显快(P<0.01).Id-1干扰空白组、对照组(空载体组)、抑表达组VEGF/GAPDH mRNA分别为:0.006 16±0.000 829、0.006 26±0.000 447、0.002 3±0.000 308(P <0.01);VEGF/GAPDH蛋白分别为:0.450 ±0.039 3、0.464±0.023 1、0.231±0.027 3(P <0.01).MTT实验显示相对对照组,抑表达组增殖明显减慢(P<0.01).Id1过表达能显著上调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提高细胞的生长,Id1抑制后能显著下调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减缓细胞的生长.结论 在结肠癌HT-29细胞中Id1为VEGF的上游基因,Id1通过Id1 ↑ →VEGF ↑途径来影响结肠癌细胞增殖,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Id1有望成为结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对细胞株中β-caten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HT-2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药物处理后β-catenin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HT-2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测得IC50为19.27μmol/L;在蛋白水平,姜黄素处理后,β-catenin、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并下调结肠癌细胞HT-29中β-catenin、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HT-29结肠癌细胞株中N-myc F下游调节基因(NDRG)2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不同浓度处理下NDRG2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干预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48 h后,提取总RNA,并运用RT-PCR技术检测姜黄素对HT-29细胞中NDRG2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RIPA细胞裂解液提取细胞总蛋白,运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姜黄素对HT-29细胞中NDRG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不但能够在mRNA水平促进HT-29细胞中NDRG2基因的表达,且能够促进NDRG2蛋白质的表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有效浓度范围在20~100μmol/L,且80μmol/L效果最佳,表明姜黄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NDRG2基因上调(P0.05),RG2基因,并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结论姜黄素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中NDR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最佳浓度为80μmol/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过5-脂氧合酶(LOX)抑制剂MK886及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celecoxib阻断花生四烯酸途径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CCK-8及EdU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MK886(200.0、100.0、50.0、25.0、12.5μmol/L)和celecoxib(200.0、100.0、50.0、25.0、12.5μmol/L)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采用细胞平板集落形成及细胞迁移能力实验检测经过MK886(25.0μmol/L)处理后的细胞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结果 CCK-8结果显示,MK886及celecoxib均对HT-29细胞生长的增殖抑制率呈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EdU结果显示,MK886和celecoxib均能明显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DNA合成,且呈明显剂量依赖性(P<0.05);MK886对HT-29细胞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阻断花生四烯酸途径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elecoxib对脑胶质瘤细胞环氧化酶(COX)-2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前列环素E2( PGE2)、转化生长因子(T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影响.方法 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celecoxib对C6细胞TGF-β、VEGF mRNA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上清PGE2、TGF-β、VEGF分泌水平.结果 celecoxib可呈浓度依赖性下调C6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TGF-β、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相应细胞上清中PGE2、TGF-β、VEGF分泌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 celecoxib可通过抑制COX-2蛋白活性,降低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PGE2水平,并进一步下调TGF-β、VEGF的表达,从而改善胶质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神经酰胺(C_2-cer)影响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方法 12.5、25 μmol/L的C_2-cer处理HT-29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HT-29细胞增殖、凋亡和PCNA表达.结果 以12.5、25 μmol/L的C_2-cer处理HT-29细胞,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CNA表达明显降低,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C_2-cer可诱导细胞凋亡,该效应可能与下调PC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结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Cullin7定位于染色体6p21. 1,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探讨Cullin7表达下调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ullin7 m RNA和蛋白表达。以si RNA沉默Cullin7基因,并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沉默效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以si RNA Cullin7联合Wnt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处理结肠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Cullin7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 05)。与对照组相比,si RNA Cullin7 1组、si RNA Cullin7 2组、si RNA Cullin7 3组Cullin7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5),尤其是si RNA Cullin7 2组。与对照组相比,沉默Cullin7表达后,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 05)。与si RNA Cullin7 2组相比,联合Wnt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后,结肠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 05)。结论:Cullin7基因参与了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沉默Cullin7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脱氧胆酸(DCA)诱导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00/μmol/LDCA加到HT-29细胞培养液中,同时给予不同浓度黄连素(1、5、10和20μmol/L),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mRNA,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COX-2表达,放免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DCA作用HT-29细胞6 h,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5.5%±5.6%比6.2%±1.1%),PGE2合成增加(24.1 ng/L±1.4 ng/L比10.6 ng/L±0.8 ng/L),1μmol/L黄连素对DCA诱导的HT-29细胞作用6 h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4%±3.5%。黄连素浓度≥1μmol/L时,可抑制DCA诱导的COX-2 mRNA表达,并抑制PGE2合成,上述作用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黄连素可抑制DCA诱导的HT-29人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及PGE2合成,这可能是黄连素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及VEGF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5、50、100μg/L人重组MIF(rhMIF)对细胞进行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检测细胞VEGF、IL-8mRNA含量,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IL-8的蛋白含量。结果rhMIF作用不同时间后,能够促进HT-29细胞生长,增殖活性随浓度增加、时间延长逐渐上升(P<0.05),呈现量—效、时—效关系。细胞VEGF和IL-8mRNA表达及上清液中VEGF和IL-8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MIF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MIF参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和IL-8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urvivin sh RNA、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片段联合对HT-29细胞Survivin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Survivin sh RNA慢病毒载体、A P C有效片段慢病毒载体,对H T-29细胞分别采用单慢病毒载体侵染及联合侵染.实验分阴性对照组、空载组、sh RNA组、APC组、sh RNA+APC联合组,对侵染48 h后的HT-29细胞进行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CCK8细胞增殖检测,检测Survivin m RNA、蛋白表达水平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sh RNA+APC联合组与其余各组相比,Survivin 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s h R N A+A P C联合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其Survivin蛋白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3)sh RNA+APC联合组与其余各组相比,细胞增殖速度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Survivin sh RNA与APC片段联合能抑制HT-29细胞内Surviv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并且优于单个基因侵染.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发现转录抑制因子Pokemon是一种关键性致癌因子,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上调,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能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Pokemon对抑癌基因ARF具有特异性转录抑制作用。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Pokemon表达,观察其表达抑制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Pokemon cDNA序列设计干扰序列,构建重组干扰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入HT-29细胞。以real 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okemon、p14ARF、p53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Pokemon siRNA能有效抑制HT-29细胞中的Pokemon mRNA和蛋白表达,mRNA相对表达量为0.29±0.04,同时p14ARF、p5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3±0.49和2.80±0.25。与转染无效序列siRNA的HT-29细胞相比,Pokemon表达抑制的HT-29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43.6%±2.3%对34.7%±1.9%,P<0.05),细胞凋亡增多(10.7%±1.9%对2.7%±0.4%,P<0.05)。结论:人结肠癌细胞中的Pokemon表达与p14ARF、p53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抑制Pokemon可通过上调p14ARF-p53信号通路阻滞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并诱导细胞凋亡。调控Pokemon-p14ARF-p53信号通路有望作为结肠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背景: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是-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IF是否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分为对照组(RPMI-1640)、重组人MIF(rhMIF)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和LY294002预处理联合rhMIF组,并予相应干预。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HT-29细胞增殖状态,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rhMIF对HT-29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能增加细胞VEGF、IL-8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并促进Akt蛋白磷酸化(P<0.05);而先予LY294002预处理可显著抑制rhMIF的上述作用.HT-29细胞增殖显著受抑(P<0.05),VEGF、IL-8mRNA表达、蛋白分泌以及p-Akt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各组总Akt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MIF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可能是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咪嗪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ACTT方法常规培养HT-29细胞,并以不同浓度(0、1、5、10、25、50和100μmol/L)丙咪嗪干预,MTT法检测各浓度干预24、48和72h后的细胞增殖能力:丙咪嗪以各浓度(0、1、10、50和100μmol/L)干预HT-29细胞24h,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和DNA片段梯试验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agl蛋白的变化,逆转录PCR检测p21、p27、CyclinE1和cDK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各浓度丙咪嗪干预HT-29细胞24、48和72h后,IC50分别为43、32、22μmol/L;丙咪嗪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HT-29细胞在细胞周期Gn/G1期停滞,随丙咪嗪干预的浓度增加,HT-29细胞的凋亡指数逐渐升高(P<0.01),HT-29细胞中Eag1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p27和p21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强(P<0.05),cyclinE1和CDK2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减弱(P<0.05).结论:丙咪嗪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阻滞HT-29细胞周期进展,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ag1钾通道的活性,上调p27和p21表达、下调CyclinE1和CDK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小干扰RNA(siRN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携带VEGFsiRNA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载体感染正常的MCF-7细胞,经反复实验优化,确定感染条件;提取各组细胞的总RNA和蛋白,利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VEGF mRNA及其蛋白;利用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VEGF siRNA慢病毒对MCF-7细胞的感染率达90%以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病毒RNA干扰组细胞的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均<0.05),而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慢病毒RNA干扰组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靶向VEGFsiRNA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VEGF的表达,并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预膜联蛋白(ANX) A4表达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黏附、剥脱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中ANXA4 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将HCT116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转染)、NC组(转染阴性对照)和ANXA4组(转染si RNA-ANXA4),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HCT116细胞,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ANXA4 m 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CT116细胞增殖能力,黏附实验、剥脱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HCT116细胞的黏附能力、剥脱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ANXA4、埃兹蛋白(Ezrin)、骨桥蛋白(OPN)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HCT116细胞中ANXA4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NCM460细胞;与Control组相比,干扰ANXA4表达后,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同时黏附能力、剥脱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NXA4组细胞中ANXA4 m RNA表达水平及ANXA4、Ezrin、OPN和CD44v6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均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NC组与Control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干预ANXA4表达能够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黏附、剥脱和侵袭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Ezrin、OPN和CD44v6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沉默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Tspan8)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和转移灶中Rap1和Rap1GAP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R2平台中的1个基因芯片数据集,以Dukes分期筛选出自身表达与Tspan8表达显著相关的基因,利用KEGG工具对Tspan8相关的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利用慢病毒沉默技术沉默Tspan8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的表达,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T-29细胞干扰后Tspan8沉默效果,构建结肠癌HT-29细胞转移动物模型。慢病毒沉默HT-29细胞中的Tspan8基因(shRNA+Tspan8+HT-29细胞)为实验组、空载体组为对照组,观察2组移植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裸鼠肝脏转移灶中Rap1、Rap1 GA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Tspan8相关的KEGG通路中,Rap1通路在DukeC期及DukeD期中与Tspan8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RT-PCR结果表明Tspan8mRNA表达水平在实验组中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沉默Tspan8后,裸鼠肝转移瘤的数目减少、体积和重量变小,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实验组肝脏转移瘤组织Tspan8表达均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示Rap1、Rap1GAP在实验组肝脏肿瘤组织表达较对照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Tspan8通过Rap1GAP影响Rap1蛋白活性抑制HT-29细胞肝脏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r,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人结肠癌氟尿嘧啶化疗增敏作用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处理HT-29细胞,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T-29细胞PPARγ、NF-κB、Bcl-2、Bax的表达.结果 (1)流式细胞术和AO/EB荧光双染色法结果显示:5-Fu能明显诱导HT-29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3.0,6.0,12.0 μg/L处理HT-29细胞72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91%,18.16%,23.14%,罗格列酮亦能诱导HT-29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1.0,10.0,100.0 μmol/L罗格列酮处理HT-29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4%,2.34%,14.13%.无细胞毒浓度的罗格列酮能显著促进5-Fu诱导HT-29细胞凋亡.1.0 μmol/L罗格列酮与12.0 μg/L 5-Fu合用使HT-29细胞凋亡率高达48.41%.(2)Wer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HT-29细胞表达PPARγ,罗格列酮作用HT-29细胞后上调PPARγ和Bax蛋白的表达,下调NF-κB、Bcl-2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方式(P<0.05).结论 (1)无细胞毒浓度下(1.0 μmol/L)罗格列酮能促进5-Fu诱导HT-29细胞凋亡.(2)罗格列酮的化疗增敏作用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与活化PPARγ,下调NF-κB、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芦丁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比人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不同浓度芦丁作用于SW480细胞,检测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Notch-1、Hes-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0μmol/L比较,芦丁0、20、40μmol/L浓度组Notch-1、Hes-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 01)。结论人结肠癌组织中Notch-1的表达明显增加,芦丁可以显著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显著下调SW480细胞中Notch-1、Hes-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槲皮素(Qu)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以40×10-6,80×10-6,160×10-6mol/L的槲皮素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以溶剂为对照组,采用MTT试验、流式细胞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等方法观察槲皮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Caspase-3 蛋白表达、Caspase-3、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40×10-6mol/L Qu明显促进HT-29细胞增殖(P<0.05),80×10-6,160×10-6mol/L Qu 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或P<0.01),呈时间 (?)效应.40×10-6,80×10-6,160×10-6mol/L槲皮素作用HT-29细胞72 h,其增殖率分别为 (111.8±9.6)%,(64.6±8.3)%和(26.1±5.7)%, G0/G1期细胞分别为(32.7±5.4)%、(58.1± 18.3)%和(71.6±20.8)%,S期细胞分别为(48.6 ±17.5)%、(27.4±13.4)%和(15.4±1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0±1.3)%、(15.6±3.6)%和(26.4±6.2)%,80×10-6,160×10-6mol/L能明显提高G0/G1期细胞(P<0.01),明显降低S期细胞(P<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80 ×10-6,160×10-6mol/L的Qu增加细胞中bax mRNA,Caspase-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降低 bcl-2 mRNA的表达.40×10-6mol/L的Qu增加 Caspasc-3 mRNA表达,但其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明显增加.结论:槲皮素能促进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 也能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 Caspase-3和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YWHAE基因表达与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探讨YWHAE过表达与结肠癌转移、分化及分期的关系;慢病毒转染小RNA沉默结肠癌HT-29细胞YWHAE基因,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效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技术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情况;细胞克隆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克隆形成情况.结果:YWHAE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5 cm处黏膜正常腺体中低表达或表达缺失(P0.001),发生转移的结肠癌YWHAE表达要明显高于未转移的结肠癌组织(P0.05);高效转染、沉默YWHAE基因表达后,结肠癌HT-29细胞长速度明显减慢(P0.01),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沉默YWHAE基因表达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