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区域的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以古徽州"一府六县"所辖范围为研究区域,以古徽州范围内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名村和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传统村落增长缓慢,宋朝新增传统村落数量达到鼎盛。元明清时期传统村落格局基本定型,数量增加减少,区域整体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发展特点。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低海拔,沿水,各县不均衡"的特征。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类型上主要有传统农耕类、交通枢纽类、特色产业类和商业贸易类四种类型。181个传统村落中,有30个发生过转型。部分传统农耕型从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开始分别向交通枢纽和商业贸易型转形。总体来看,古徽州传统村落体现出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个别县向其他县辐射,沿水发展的时空开发特征。  相似文献   

2.
八景文化空间是地域自然山水及历史文脉的高度凝练,明晰其空间及内涵对地域八景文化空间当代传承至关重要。基于明清宗谱、徽州府志县志,收集整理徽州传统村落八景 62 组,对其进行类型分析、要素内容梳理;总结了徽州八景三种空间结构范式以及“物象—视象—心象”三者有机耦合的内涵特征;从空间历时性保护、内涵共时性延续两个角度提出传承策略,以期为徽州传统村落八景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街巷肌理和建筑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对村落历史文化遗存内涵的价值体现和形成作用,是传统村落更新改造和功能活化的关键。本文运用空间句法技术,以绩溪县仁里村为例,用轴线地图拟合村落空间,计算空间句法整合度等指标,并结合调研得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仁里村传统空间的形成与现代空间的演变均与人的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村落外部道路的发展造成了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割裂,外来游客与村落原住民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未能较好融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落空间的衰败。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从步行空间构形、街巷院落功能、村落整体效率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村落活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传统村落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认可,其保护也因此广受关注.传统村落门户空间因其位置突出、空间构成复杂、历史上曾经承担过重要的职能,且修建时往往倾注了全村的力量等原因,而成为村落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蔚县暖泉镇4个传统村落的门户空间为研究对象,历经多次调研,从空间构成、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三方面对门...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的营建活动是围绕自然山水和人文秩序展开的,其对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影响。为客观认识国家级传统村落丹溪村的空间形态特征,文章在对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进行挖掘的基础上,借用分形理论及空间句法,结合ArcGIS与Depthmap软件,分别获取该村各类用地、新村和老村的盒维数及村落的整合度。结果显示:从拟合优度R2看,村落整体、各类用地(除生产用地外)、新村、老村的值均大于0.996;从分维值看,村落整体、各类用地、新村、老村的值均在1.6左右;从空间整合度看,村落全局整合度平均值为0.5387,整体整合度较低。由此可见,丹溪村的村落空间具有分形特征,村庄用地较为紧凑和高效;村落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也存在交通可达性不佳、空间活力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徽州传统村落所涉及对到的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以及村落赖以生存的山水等周边环境系统等各类景观元素及其意义的分析,根据遗产保护原则,从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追溯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变,需要考量其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要重视形成人居空间演变的若干阶段里的遗存,以及史料记载中的地域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与技术以及人文文化,来论证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客观地认识徽州民居空间形态与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其空间演变规律。运用ArcGIS与SPSS软件分析浙江省636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得出浙江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类型`为凝聚型。表现形式为:在空间上,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在各种影响因素中,道路、人口密度、年平均气温对传统村落的分布影响最大;总体来看,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自然、社会、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呈双核集聚式;在经济欠发达区域,传统村落数量偏多。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呈负相关性分布。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是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工作。运用空间句法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唐模古村进行空间解析,利用量化后的空间分析结果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的保护区划划定、街巷路网调整、功能结构布局等重要规划内容提供了依据。廓清了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应用的若干问题,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线和修正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生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选择朱熹《家礼》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思想在徽州村落建设中的体现。以村落空间、祠堂建筑空间布局、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以及置祭田制度四个方面为切入点,系统的解读了《家礼》这部礼学著作对于徽州村落空间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空间索引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了Oracle 10g Spatial空间索引的实现原理与过程以及如何利用空间索引实现空间查询。实践证明,在Oracle 10g Spatial中,对相同的查询,不同的空间索引得到的查询结果集不一定相同,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空间索引方法和方式,提高空间查询的效率和质量,提高Oracle 10g Spatial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部分学理论和形态学理论定义空间球的方法。针对Brandon Bennettd的RBG理论.给出了空间球的拓展和收缩的形式化定义,提出了一种定性空间关系表示的空间球模型。给出了利用空间球模型定性表示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并对拓扑关系进行细化的方法。智能体对空间关系的确定是通过空间球实现的,该模型为智能体在约束空间环境中的行动推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现存地下水监测网站中,观测站点分布的任意性、随意性和层次不清以及观测数据的冗余性等问题普遍存在,应用空间聚类原理,对所选研究区域廊坊地下水的监测点位及监测指标分别进行了空间聚类分析,对原始数据和经聚类处理后的数据分别进行了空间变异性评价,结果显示空间聚类分析是有效合理的。试图将空间变异性和空间聚类方法结合起来,为环境监测点的重新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提高监测效率与监测点的代表性、优化监测网格成为了可能;了解监测指标及监测点位在空间上的相关程度,为环境监测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环境管理、污染物控制以及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兰州某展览中心大跨度空间曲面管桁架结构屋盖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进行多点多维激励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分别考察结构在一致地震动、仅考虑相干效应的空间地震动和同时考虑行波效应和相干波效应的空间地震动3种不同工况下的空间变化效应.  相似文献   

15.
把杂化轨道理论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综合考虑,可以成功地判断和解释共价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该法不但克服了杂化轨道理论无法判断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不足,也弥补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不能说明成键原理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对文学的空间研究历来薄弱。巴赫金的文学“地形学”理论是对这一缺憾的有益弥补。巴赫金从宏观层面挖掘了文学空间的主观变形与结构故事的空间演变,从微观层面挖掘了作者、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躯体方位角度挖掘了丑角的价值观念。巴赫金的这些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文学“地形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基础,区域空间发展规划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措施。基于传统欧几里德式空间地理学与新关系地理学之间的区别,建立比较模型,分析研究欧洲空间发展展望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发展规划,对比研究两个空间规划中所运用的空间地理学理论及核心概念的特征。当代高速的物质流和信息流使得区域、城市空间的联系不只依赖客观相邻性,传统欧几里德式空间地理学指导下的空间发展规划与现实脱节,中国空间发展规划中运用理论应趋于新关系地理学。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实体和空间梁模型的桥梁空间结构计算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空间实体模型和空间梁模型在桥梁的计算分析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以澳门--凼仔第三大桥正桥部分的空间三维仿真分析为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计算方法有较大的差异,但其计算结果的差别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的空间匹配(SPM)问题中无法适用于多类别资源的不足,提出并解决了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问题.假设度量空间下有资源提供者和用户2个对象集合,资源提供者能够提供多类别的资源,并且受限于有限的容量,用户对各种资源有不同数量需求.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将资源提供者与资源需求者进行匹配,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要求这个匹配是稳定匹配,稳定匹配是指每个用户优先与距其最近的资源提供者匹配,且所需资源未被比该用户更近的其他用户所耗尽.提出利用网络流、最近邻等方法来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算法.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这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这些算法以及特殊情形下的已有解决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几何建模的空间相关信道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空间相关随机MIMO信道的建模方法。构建该信道首先需产生随机独立的MIMO信道,其次将该信道进行相位补偿,最后乘上空间相关矩阵。该信道建模采用随机产生方式,同时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角度扩展等多种信道参数,通过调整某些参数可生成适用于各种MIMO技术研究的信道模型,如智能天线、空间分集、复用等,并且具有计算复杂度低、产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