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辅助鼻内镜下切除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11-12期间收治的4例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19~55岁,平均38岁。原发于上颌窦内3例,原发于蝶窦内1例。术前行16排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全部病例均采用影像导航鼻内镜下电钻磨除鼻窦腔内的异常骨纤维组织,实现骨纤腔内的轮廓化。结果:4例患者均在影像导航鼻内镜下准确找到病变并磨除大部分病变组织。3例患者术后头痛、鼻塞、面部不适等症状逐渐消失。1例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患者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面部肿胀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复查CT示左侧上颌窦炎,再次行手术,术中发现上颌窦内有大量骨渣,考虑为首次手术后术腔未冲洗干净,导致上颌窦口堵塞,再次扩大上颌窦口,冲洗上颌窦腔,术后行鼻腔及上颌窦冲洗,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正确的使用影像导航系统辅助鼻内镜下治疗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术中结合电钻磨除鼻窦腔内的异常骨纤维组织,实现骨纤腔内的轮廓化,可以使患者获得彻底、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影像导航下的鼻内镜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影像导航下进行的 5 3例鼻内镜手术分析 ,就不同类型耳鼻咽喉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2 4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 4例 ,垂体腺瘤 8例 ,鼻窦骨化纤维瘤 9例 ,鼻咽混合瘤 2例 ,鼻腔平滑肌瘤 1例 ,霉菌性鼻窦炎 3例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2例 ,分别在 3种类型的影像导航系统导航下进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 15~ 30min ,平均 2 6min。影像标志与实体指示之间误差 <1mm的范围包括鼻窦、颅底等手术区域。其中 3例患者术中出现较明显误差 ,均及时发现。 5 3例均手术过程顺利 ,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与传统的鼻内镜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类型影像导航系统均能与鼻内镜配合 ,但各有优缺点。鼻腔、鼻窦及颅底解剖变异 ,肿物伴眶、颅底侵犯 ,有鼻科手术史解剖标志缺失的患者 ,是进行影像导航手术的指征。导航技术可以帮助医师在手术中确认鼻及颅底的局部及相邻解剖标志 ,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增加医师的信心 ,在未来鼻 颅底微创外科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额筛窦骨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额筛窦骨瘤鼻内镜径路切除术的效果。方法:18例额筛窦骨瘤患者中,位于额窦者8例,筛窦者6例,起源于筛窦突入额窦者4例,骨瘤大小为1cm×1cm×1cm~1.5cm×3.0cm×4.0cm,单纯采用鼻内镜径路切除17例,鼻内镜联合鼻外径路切除1例。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无脑脊液鼻漏和眶筋膜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术前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对于额筛窦骨瘤,通过鼻内镜必要时结合眉弓切口外径路手术能够完整切除,并能够保护颅底、额窦后壁以及眶纸板等重要结构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视觉空间内CT影像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鼻内镜视觉空间内CT影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15例患者(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慢性鼻-鼻窦炎10例)术前鼻窦冠状位CT扫描数据,以草图大师软件(SkechUp)模拟0°鼻内镜下理想鼻腔,将CT影像放入理想鼻腔的对应空间,依据特定进镜距离和角度,对CT影像中解剖结构(按次序)及空间方向进行观察,拟定手术计划,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内镜空间内CT影像解剖结构的形态及空间方位发生改变,与进镜距离和角度相关,依据特定进镜距离和角度,对内镜空间CT影像解剖(按次序)的分析与术中所见一致,为鼻内镜手术操作提供止确的指导.结论 内镜空间内CT影像的变化符合透视规律,对内镜下空间透视规律的认识可把握内镜下正确的方向,提高鼻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内镜空间内CT影像分析方法 简单可行,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患者 ,其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39例、孤立性蝶窦炎 6例、坏死性上颌窦炎 3例、蝶窦囊肿 5例、鼻咽纤维血管瘤 2例 ;鼻颅沟通性脑膜瘤、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各 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BrainLab影像导航系统及鼻内镜实施手术。结果 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 (包括配准、头架定位、常规器械注册等 ) 10~ 2 0min ,平均 15min。 5 2例手术区域影像标志与实体解剖标志间的误差≤ 1 5mm ,6例 >3mm。影像导航可准确定位视神经等解剖标志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与内镜相驳接 ,不仅可以帮助术者在术中定位鼻腔、鼻窦、颅底的解剖结构 ,并可使手术视野扩展到内镜之外 ,使术者在术野中进行手术操作的同时 ,能顾及到术野周围的重要结构。特别是在复杂的手术中 ,可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切除筛窦骨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鼻内镜下切除筛窦骨瘤13例(14侧),并探讨相关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13例筛窦骨瘤患者,7例(8侧)术前CT示骨瘤未附着在纸样板、前颅底,在鼻内镜下解剖骨瘤与周围的联系后切除;4例术前CT示骨瘤附着在纸样板、2例术前CT示骨瘤附着在前颅底,在鼻内镜下解剖、暴露骨瘤后用电钻磨除.结果:13例(14侧)筛窦骨瘤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无眶内和颅内并发症,所有患者术腔在6~8周内上皮化.结论:术前冠位加轴位CT扫描能较完整评价骨瘤与筛窦各壁的关系,为手术方法和器械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帮助;鼻内镜下配合适宜的手术器械,如电钻等切除筛窦骨瘤,无面部瘢痕、创伤小,是经鼻内途径切除筛窦骨瘤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骨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鼻窦骨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1例鼻窦骨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塞5例、溢泪2例、眼球凸出1例、头痛1例、视力下降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三维CT检查,确定骨瘤的位置和侵犯范围,完善视力、视野、眼压、视神经诱发电位(VEP)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科检查,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及控制性降压,手术均在鼻内镜下完成,术中根据鼻窦CT范围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选择恒定的解剖结构作为标志,尽量达到骨瘤的完全切除,同时采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覆盖术腔,促进术腔上皮化,术后1周复查鼻窦CT,术后定期门诊复诊。结果术后1周复查鼻窦CT显示肿瘤彻底切除 9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26~76个月,患者较术前症状明显好转,其中头痛、鼻塞及溢泪症状均消失,2例视力下降患者中1例视力有部分提高,但1例眼球凸出患者在术后1年复发,转外院治疗,现已失访,其余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骨瘤安全、有效、微创,术前鼻窦CT可为鼻内镜手术提供可靠的保障,术中选用恒定的解剖结构定位肿瘤边界,以求骨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前颅底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前颅底区域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鼻内镜下鼻腔、筛窦及前颅底肿瘤切除术病例19例,其中筛窦鳞状细胞癌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肾透明细胞转移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浆细胞瘤1例,筛窦腺癌2例,腺样囊性癌4例,脑膜瘤2例。结果根据内镜下所见及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18例瘤全部切除,1例大部切除。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1例术后1年死于脑转移,1例术后8个月后出现局部复发。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17个月后复发,其余16例肿瘤患者随访12个月~3年未发现复发。结论对于局限于鼻腔、筛窦的恶性肿瘤,以及瘤体大部在鼻及鼻窦内的前颅底良性肿瘤,鼻内镜手术可以将其完整切除,对于恶性肿瘤应慎重选择病例,术后应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9.
眶上筛房在CT和鼻内镜下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眶上筛房在CT和鼻内镜下的临床特征,进一步阐明眶上筛房和额窦引流通道的关系。方法通过术前评估冠状位和水平位CT和术中鼻内镜所见,确诊眶上筛房5侧(男4例,女1例,每例1侧)。结果①眶上筛房在冠状位CT上表现为额窦区域最外侧的气房;②眶上筛房在水平位CT上表现为额窦后外方的气房;③鼻内镜下见额窦和眶上筛房均引流至前筛顶部,眶上筛房的引流通道位于额窦引流口的后外方,眶上筛房向外上方气化,从后方进入额窦。结论CT和鼻内镜观察证实眶上筛房是位于筛泡上方的气房向上、向外延展过程中,超过了筛骨眶板和筛顶的范围,导致额骨眶板气化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影像学、内镜手术两种方法对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岩尖这一手术入路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4具国人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高分辨率CT扫描,观察与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岩尖的相关解剖标志,并测量其距离。选择5例10%甲醛固定、动脉灌注染料的尸头标本,模拟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岩尖(10侧)。记录内镜下解剖图像,描述其相关解剖关系。结果通过影像学资料可了解蝶窦发育情况并测量一系列颅底骨性解剖标志的距离,蝶骨嵴至两侧视神经管眶口直线距离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标本通过内镜经鼻入路均从颈内动脉内侧到达岩尖,翼管及翼管动脉可作为寻找颈内动脉的重要解剖标志。结论影像学资料应作为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岩尖手术的术前常规参考;蝶骨嵴位于两侧视神经管眶口的中点,为术中可靠的解剖标志。从解剖学角度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岩尖具有可行性,该入路径路短,副损伤小,可作为临床治疗岩尖病变的重要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内镜下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晚期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49例,按UICC6版标准分期,13期12例、T4a期13例、T4b期24例;病理类型为鳞癌20例,腺癌12例,恶性黑色素瘤8例,嗅神经母细胞瘤6例,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神经胶质瘤各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鼻内镜手术或辅助鼻外入路根治手术,其中36例术后采用放化疗.随访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术中出血200~5000 ml,平均约600 ml;术后未发生术腔(包括颅内)感染,经全量放疗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失明1例.4例(8.2%)患者随访期内失访.随访期内30例复发转移,部分患者出现多处复发及转移,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占复发病例的86.7%(26例).16例死亡患者中除3例外术前均有颅和(或)眼受累;嗅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胶质瘤等其他病理类型组患者预后差,9例患者中随访期内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伴颅内转移,目前生存时间尚无超过25个月者.2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2.5%和58.4%,2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为34.2%和21.4%.Log-rank检验证实不同T分期、是否接受术后治疗以及切缘性质对患者无瘤生存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6.8和4.9,P值均<0.05).结论 内镜经鼻或鼻外辅助路径下对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满意,结合术后综合治疗,患者生存率满意,并发症少,是鼻腔鼻窦晚期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良好术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surgery for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49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inonasal tumors undergoing either an exclusive endoscopic approach or with a complemental approach from January 2004 to October 2010. Forty-nine patients were considered eligible for editions of the UICC staging systems). The histotypes encountered wer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0 cases,adenocarcinoma 12 cases, mucosal melanoma 8 cases,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6 cases, others 3 cases.These patients were operated on either by an exclusive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 or with a complementary external approach; 36 patients received adjuvant radiotherapy or/and chemotherapy.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Kaplan-Meier method and Log-rank test. Results The hemorrhage varied from 200 to 5000 ml during the operation, with an average of 600 ml.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are,1 patient lost her sight after operation, and no patient got infected at the site of operation (nor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fter full amount of radiotherapy, no 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 was found. Four patients ( 8. 2% ) lost to follow-up. Sixteen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only three of them were without craniocerebral or orbital invasion. Four in 9 patients in the other pathological group (with the pathology of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or glioma etc) , which had a poor prognosis, di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of them, 3 had definitive evidence of intracranial metastasis, and none of the nine patients had been followedup beyond 25 months. The 2 and 3 year disease-free rates were 34. 2% and 21.4% ,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62. 5% and 58. 4% respectively. The T stage, margin status, and whether accepted post 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predicting disease recurrence(x2 were 7.7, 4. 9, 6. 8 respectively and P <0.05). Conclusions Now the endoscopic techniques with or without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complete tumor removal.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ementary therapy, it provides a satisfactory survival rate with few side effects and better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鼻腔筛窦癌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1年10月应用鼻腔外侧壁筛窦切除术治疗7例Ⅰ期、18例Ⅱ期鼻腔筛窦癌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5年,失访2例,局部复发6例,3年生存率70.8%(17/24),5年生存率50.0%(8/1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腔外侧壁筛窦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鼻腔筛窦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鼻窦骨瘤手术进路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鼻窦骨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分析各种手术的方法和特点。方法:31例患者中鼻 侧切开术14例,其中经典鼻侧切开术3例,扩大鼻侧切开术6例,单纯眉弓切口手术5例;鼻内镜下手术8例;冠 状切口颅骨切开术8例;Caldwell Luc进路手术1例。肿瘤彻底切除26例,部分切除2例。结果:术中出现脑脊 液鼻漏2例,均修补成功;术后出现球后出血,导致右眼失明1例。31例患者中随访28例,失访3例,平均随访时 间3.7年。彻底切除肿瘤的26例均无复发;部分切除肿瘤的2例带瘤生存。结论:鼻窦骨瘤手术进路的选择主要 依据骨瘤的位置、大小及鼻窦局部解剖特点以及有无重要神经、血管的侵犯等,也要考虑器官结构的功能、美容及 术者的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蝶窦手术2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蝶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和手术体会。方法 :2 1例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鼻腔 蝶窦手术 ,其中全身麻醉 2例 ,局部麻醉辅以强化麻醉 19例。结果 :随访 3个月~ 4年。 2 0例痊愈 ,1例出现窦口闭锁 ,行再次手术开放 ,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蝶窦手术具有视野清楚、损伤小、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并分析原发性鼻窦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手术入路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原发性鼻窦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术前CT检查,8例另行MRI检查,并依据影像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入路方式为鼻侧切开术14例,鼻内镜下鼻窦骨瘤切除术12例,冠状切口颅骨切开术13例,颅面联合径路(颅底前入路-额颞入路术)4例,传统Caldwell-Luc进路手术5例.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密质型骨瘤20例,松质型骨瘤15例,混合型骨瘤13例.该组48例鼻窦骨瘤患者术后6例失访,余42例平均随访6个月至5年,有5例骨瘤复发.本组患者术后并发鼻窦黏液囊肿4例,脑脊液鼻漏3例.结论 鼻窦骨瘤较常见,CT和/或MRI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可能的来源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鼻侧切开术和鼻内镜下鼻窦骨瘤切除术可切除绝大多数肿瘤.鼻窦骨瘤预后好,较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内镜经鼻斜坡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目的总结采用内镜经鼻人路外科治疗斜坡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11月,对24例斜坡病变患者行内镜经鼻手术,其中脊索瘤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鳞状细胞癌6例,脊索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腮腺癌颅底转移1例,甲状腺癌颅底转移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结果24例患者术中镜下及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完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2例。所有病例随访12~51个月,有3例死亡。完全切除的22例中,术后5例复发,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43个月行第2次内镜经鼻手术,前者于第2次手术后26个月死亡,后者至今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行经颅手术;2例分别于术后38个月和术后12个月复发,未行治疗,带瘤生存。次全切除的2例中,1例脊索肉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死亡;另1例术前曾行经颅手术,颅内中脑前方有瘤组织残留,于术后5个月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脊液鼻漏2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内镜经鼻治疗斜坡肿瘤不仅微创,而且可以更好地辨认深部结构,暴露和处理病变的范围大。同时,可以简单迅速地到达斜坡区域。内镜经鼻对于斜坡病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诊治的15例鼻腔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于鼻内镜下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1次完整切除,出血量为1~150 ml,平均约15 ml,术后鼻腔仅以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未另行其他填塞止血,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患者痛苦小,恢复快.随访2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卜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鼻腔血管瘤具有简单、微创等优势,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