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物理实验中,常用金属导线作电阻丝,由于一般金属电阻率较小,电阻难测定,实验效果不理想.我们用电炉丝做了一些物理实验;不仅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且演示效果明显.1.作电热丝,演示“电流的热效应”由稳压电源(或蓄电池)、开关及电炉丝300W10Q一段组成串联电路(如图1),用铁钉(或图钉)把电炉丝固定在小木板上.当其两端接入SV电压时,可将浸有煤油的纸条搭在申炉丝上,会看到纸条冒出浓烟;用火柴头搭在电炉丝上,很快火柴头就点燃了,这说明电流产生热量.2.演示焦耳定律实验选用300W电炉丝15n一段,把10n与50中间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Nb片和Ti片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行为,并利用Nb片和Ti片交替组配加工,经过扩散反应制备出了NbTi超导线.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Nb/Ti界面的扩散形态及微结构,并对热处理工艺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经800℃,5小时扩散可得到厚度最大,Ti含量最高的NbTi超导相.该工艺制备出的NbTi超导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Jc可达到2800A/mm^2(5T、4.2K)和4200A/mm^2(3T、4.2K),与传统工艺制备出的超导体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3.
首次应用变温实验方法和 ̄(13)C核自旋弛豫方法研究了抗癌药β-榄香烯小分子的内部运动状况。结果表明β-榄香烯分子的六元环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298~318K)内几乎是刚性的。该分子的整体滚动自扩散活化能为14kJ/mol.其六元环外侧链基团CH_2=CCH_3-和CH_2=CH-的整体内旋转扩散活化能均为19kJ/mol.而与该六元环直接相连的甲基的内旋转扩散活化能为18kJ/mol.这个数值大大高于连在六元环上不同位置的两个侧链基团CH_2=CCH_3一中甲基的内旋转扩散活化能(其数值分别为了7kJ/mol和2.8KJ/mol).3个不同位置的甲基的内旋转扩散活化能有很大差别可能是由它们所处的分子空间环境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袁先漳  缪中林 《物理学报》2004,53(10):3521-3524
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在GaAs表面量子阱上外延生长不同厚度的Al层,以超高真空下的原位光调制光谱(PR)作为测量手段,研究Al扩散形成的表面势垒层对于GaAs表面量子阱中带间跃迁峰位和峰形的影响.根据跃迁峰的变化,采用有效质量近似理论计算出了Al和GaAs 的互扩散长度为0.5nm,这是半导体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常数. 关键词: Al GaAs 原位光调制反射光谱(PR) 分子束外延(MBE)  相似文献   

5.
刘海军  安宇 《物理学报》2003,52(3):620-625
在考虑水蒸气凝结与水的蒸发过程的基础上,推导了球形气泡形状稳定性方程-利用这个方程以及气泡运动时的气体扩散平衡条件,分别研究了环境水温217℃时声驱动频率为206kHz(溶于水中的氩气含量是其饱和度的14%)、环境水温0℃时声驱动频率为319kHz(溶于水中的氮气分压为20kPa,其中含1%氩气),以及环境水温20℃时声驱动频率为338kHz(溶于水中的氮气分压为20kPa,其中含1%氩气)可控制条件下气泡稳定性问题-理论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验数据比较,发现考虑水蒸气以后比忽略水蒸气对单气泡稳定区域 关键词: 声致发光 水蒸气 形状不稳定性 扩散平衡  相似文献   

6.
利用相对论小核赝势研究了重金属钋化物分子MPo(X^2Ⅱ),(M=Cu,Ag,Au).用群论方法结合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导出了分子的基电子状态和相应的离解极限,并在各种电子相关理论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几何和振动频率.在此基础上用Murrell—Sorbie函数形式拟和势能曲线,得到了总的解析势能函数,并计算出了光谱数据和力常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简并四波混频(DFWM)方法测量二元分子卟啉酞菁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系数X(3)值.得到二元分子卟啉酞菁的x(3)值比它们单元分子卟啉、酞菁的x(3)值大;二元分子卟啉酞菁的x(3)值起初是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加,链长增至n=3时,x(3)值达到最大值.当链长进一步增加时,二元分子卟啉酞菁的x(3)值反而下降.这同二元分子中卟啉、酞菁分子由柔性链连接有关.本文对结果给出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演示光路的一种方法张国芳(河南南阳师范专科学校)将约1cm3的普通洗衣肥皂一块放入约3009的清水中煮化备用.取一只方形玻璃容器(如养鱼缸)容积约300ml即可,灌入约单的水,然后滴入制好的肥皂水约1ml至玻璃杯中的清水变成乳白色、半透明即可.在滴入...  相似文献   

9.
张中华  唐晨 《光学学报》1994,14(2):50-153
本文报道利用XeCl准分子激光(308.1nm)横向泵浦硫双原子分子激光器,在近紫外谱区(330.9~390.0nm)的六条谱带上获得激光振荡。计算并测量了S2分子的吸收系数及小信号增益系数,从而确定了最佳泵浦波长。  相似文献   

10.
铀原子和氧原子分别使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lativistic Effective Core Potential)和6-311+G(d)基组,采用优选的密度泛函B3P86方法,研究了铀本身产生自辐射场(-0.005~0.005a.u.)作用下UO3基态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EH、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EL、能隙Eg、费米能级FL和谐振频率ν.结果表明:UO3分子在自辐射场中的谐振频率ν2(b1)、ν3(a1) 、ν4(a1) 和ν6(b2)与实验值151.5 cm-1、186.2 cm-1、745.7 cm-1和852.6cm-1基本吻合.EH随自辐射场的增加而减少,EL随自辐射场的增加而增大,Eg始终处于增大的趋势,费米能级FL上升,占据轨道的电子难以被激发至空轨道而形成激发态,UO3分子在自辐射场中更趋于稳定,可以阻止O2、H2等扩散到表面内层而腐蚀铀表面,有利于了铀在自辐射场中抗腐蚀.  相似文献   

11.
在热学和分子物理这部分教材中,有关气体内迁移现象(包括内摩擦、热传导、扩散等,亦称输运过程)的例题和习题较少,而且大多比较简单,只需代一下现成公式,联系实际的内容则更少.而这些内容不仅是热学和分子物理的重要内容,并且有不少实际应用. 例如,对农林等生物类专业,这些内容是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现浙江林学院的刘德祖老师提供了五则例题和题解.我们将以“每期一题”的形式分五期刊登,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续) 1941年 未发奖. 1942年 未发奖. 1943年 斯特恩(Otto Stem,1888—1969)因发展分子束方法并测出质子磁矩,获得了194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斯特恩在实验中观察到:注入高真空室内的原子或分子沿直线运动,形成一束粒子流.这束粒子流,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光束.斯特恩的实验工作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1919年,斯特恩对银原子首次采用了这种方法,用以检验在1850年前后得到的气体分子中分子速率的理论计算结果.从1920年开始,斯特恩和他的助手革拉赫一起用实验验证空间量子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液体核磁共振扩散序谱(DOSY)可以通过测定溶质分子的自扩散系数(Dt)来研究该分子在溶液中的表观分子量(M).Dt与测试体系和分子本身性质相关,蛋白质体系较为复杂,从而增加了蛋白质自扩散系数(Dt-protein)测定的难度.本文以3-(三甲基硅基)丙磺酸钠(DSS)为内标,以蛋白质分子与DSS自扩散系数的比值(Dr)来表征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的表观分子量(Mprotein),该方法降低了缓冲体系对Mprotein的影响,使得Mprotein主要由分子本身的性质决定.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分子相对于DSS的Dr,拟合得到了DrMprotein的相关关系:lgMprotein =-2.6488 lgDr-0.7863,相关系数(R2)为0.997.最后测定了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得到的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C端结构域(Mpro-C)分子相对于DSS的Dr,并计算出与文献结果一致的Mprotein,进一步验证了拟合公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原子分子群表示方法,首先确定NaLi分子的电子基态(X^1∑^+).然后选用6—311++G(3df,2pd)基组优化计算得到NaLi分子基态(X^1∑^+)的平衡结构和离解能,采用电子相关QCISD(T)方法结合6—311++G(3df,2pd)基组对NaLi分子基态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最后用单点扫描计算值结合优化计算所得参数去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NaLi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用该势能函数计算的光谱常数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表明拟合确定的势能函数能精确地描述基态NaLi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5.
利用SAC(Symmetry-Adapted Cluster)/SAC-CI(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理论中的SAC-CI-NV(Non-variational)and SAC-CI-V(Variational)方法,以及6-311++g^**基组对LiH分子的基态(X^1∑^+)和A^1∑^+、B^1П激发态的平衡结构以及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两种方法对LiH分子的三个态进行处理。并将优化结果与现有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值都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同时利用SAC/SAC-CI方法中的AllProperties关键字对我们所关心的LiH分子的基态(X^1∑^+)和A^1∑^+、B^1П激发态进行了计算,并给出各个态在其平衡点位置处的偶极矩、振子强度和抗磁化率等一些性质参数,对以后的实验作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及其化学位移规律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图论参数:分子距离-边数矢量(λ矢量),并发现了它与烷烃的(13)CNMR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用神经网络改进反传算法(BPNN)进行准确估计与定量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RNA分子折叠的统计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杰  谭志杰  曹松  张文炳 《物理》2006,35(3):218-229
RNA分子折叠对决定分子(基因)水平上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对RNA分子折叠(特别是二级结构的折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作一简单回顾与介绍.因为静电相互作用在RNA折叠过程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文章作者对RNA(与DNA)折叠的电相互作用单独作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同步辐射芯能级和价带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室温下Sm/Si(100)2×1界面的形成与电子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膜生长有几个不同阶段,分别为Sm原子聚集(Θ<0.5ML)、反应扩散(0.5ML≤Θ≤4—6ML)和金属Sm膜生长.与Si(111)7×7相比,Sm在Si(100)2×1的界面反应和扩散都得到加强.结合理论模型,讨论了该界面的形成与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LeRoy与Bemstein的工作,孙卫国等最近建立了计算精确的双原子分子离解能的新解析表达式.应用该公式和最近建立的研究双原子分子精确振动能谱的代数方法(AM),我们研究了一些双原子分子部分电子态的分子离解能,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新解析式获得的精确分子离解能与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该式在理论上提供了获得精确分子离解能的物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超高真空中采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ial)技术进行C60分子在硅(111)-7×7表面的生长,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原位研究.室温下,相对于无层错半胞(unfaulted half unit cell),C60更易于吸附在有层错半胞(faulted half unit cell).表面台阶处的电子悬挂键密度最高,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退火处理后,C60分子会向着台阶的方向扩散并聚集.测量分子在不同吸附位 关键词: 60分子')" href="#">C60分子 分子束外延 Si(111)-7×7 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