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正>据9月20日国新办新闻,我国油气供应的对外依存度控制在合理水平。近年来受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国内原油产量持续低于消费增长,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为了确保能源安全,我国从科技攻关,体制改革,政策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证提升国内原油产量。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最高时达到了2.15亿吨,2018年达到了1.9亿吨,从今年开始逐步回升,到2022年将恢复到2亿吨。  相似文献   

2.
浅谈煤液化技术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富煤少油的国家,石油资源短缺矛盾突出。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1.84亿吨,增长1.7%,而同年我国原油消费3.2亿吨,增长7.1%。截至2006年底,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0.43亿吨,预测煤炭总资源量为55697亿吨,探明资源储量为10430亿吨,其中资源量7103亿吨,基础储量3326亿吨,经济可利用储量1842亿吨。与我国石油资源量相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预计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3.
《煤化工》2010,(1):6-6
国家能源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共生产原油1.89亿t,净进口原油却达到1.99亿t,成为世界原油进口量第二位的国家,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1.3%。我国自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对外依存度2006年突破45%,2007年、2008年分别为47%、49%。进口来源主要为中东、非洲和俄罗斯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工》2014,(2):22-26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状 炼油能力和成品油供需保待快速增长 炼油企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行业主俸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竞争性加强 国内柴油汽油消费比明显变化 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对外依存度提高 原油性质变差,加工苛刻度提高 (一)行业现状分析 1.炼油能力和成品油供需保持快速增长 炼油能力大幅增加,居世界第二位 2002 ~2012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从2.85亿吨/年增长到6.24亿吨/年,年均增长速度8.15%,炼油总产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产量同步快速增长 2002~2012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从21955万吨/年增长到46791万吨/年,年均增长率为7.86%,是10年间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占世界原油消费增长量的64.3%;同期,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油品总产量由14476万吨/年增长到31796万吨/年,年均增长率为8.19%.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2006年石油消费量达到3.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43%。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一件大事。在石油供应趋紧的同时,我国还面临油品清洁化的挑战。随着原油重质和高硫  相似文献   

6.
继200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我国原油、成品油进口数量已达16060万吨,金额432亿美元,净进口量达到了14365万吨,净进口金额379亿美元。进口石油依存度达到42%。预计2005年中国石油进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原油进口数量将达到1.37亿吨。寻找汽油替代品。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人们的焦点集中在甲醇上,对甲醇寄于厚望。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8年1月8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牵头完成的"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煤制烯烃技术的突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MTO技术国家,降低了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降低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长期以来,烯烃的主要原料是石油,而我国则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这一能源禀赋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石油、成品油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93年开始,中国加入石油净进口国行列,而且进口量逐年加大.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经过多年努力,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中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石油经营战略,参与国际石油市场新秩序的建立,鉴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势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今后中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参与度、影响度都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李志坚 《化学工业》2005,23(7):16-17
1研究前提--中国石油资源短缺 (1)中国一次能源的特点决定了能源发展以煤为主的格局会长期保持. (2)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 (3)2010年21.4亿t标煤,2020年32.8亿t标煤.2010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预测分别为3.8亿t和6.1亿t. (4)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石油产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矛盾突出.原油进口依存度加大.  相似文献   

10.
概述新型煤化工的发展现状,面对全球油价的上涨和原油的紧缺以及传统煤化工的产能过剩,发展新型煤化工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我国能源消费方式。煤制油、MTO、MTP、煤制天然气以及煤制醇醚燃料等补充着石化行业的产品。新型煤化工在市场和成本上给石化行业带来很多的挑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机遇:提高炼油技术水平和重视环保;解决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和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相似文献   

11.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其本特点,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长2020年已高达78.6%。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以上,未来较长时期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制清洁然料和化学品的研制开发,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应不足、实现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油品清洁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煤直接液化工艺是比较复杂的工艺,含有固液气三相介质,煤直接液化工艺对设备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设备方面运行的状态直接影响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正>继2017年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之后,2018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并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在2019年继续攀升。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本周发布的《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做出了上述预测,该报告已连续发布11年。报告信息显示,2018年进口原油4.6亿吨,对外依存度升至70.9%,天然气进口量125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45.3%。  相似文献   

13.
陈嵩嵩  张国帅  霍锋  张军平 《化工进展》2020,39(12):5009-5020
针对国内大宗化学品的供需平衡、煤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文章指出,从产量与需求数据可以看出,合成氨、尿素以及甲醛已严重过剩,亟需开拓下游产业链,增加消费需求;煤制甲醇(CTM)、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甲醇、乙烯、丙烯的对外依存度有所降低,但乙烯、丙烯产出比需及时调整优化;近年来煤制天然气、对二甲苯和乙二醇技术为国内研究热点,特别是煤基乙二醇技术的成功产业化,使得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由75.0%降至54.4%,但煤制聚酯级乙二醇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作为油气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国内对天然气和对二甲苯长期依赖进口,积极开展煤制天然气和煤制对二甲苯技术的研究对我国能源及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提出了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应着重开展合成氨、甲醛大宗化学品下游产业链开发,解决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差的问题,突破甲醇-甲苯芳构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贵州化工》2013,(1):21-21
国家发改委2月4日公布,2012年国家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6.4%。发改委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生产原油20748万吨,同比增长1.9%;进121原油27109万吨,同比增长7.3%;出口244万吨,同比减少3.5%;原油表观消费量47613万吨,同比增长4.9%。  相似文献   

15.
煤是西德的主要能源资源,以经济可采贮量计,约有600亿吨。国内能源生产中煤一直占优势。1979年一次能源产量总计1.6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占76.1%,石油4.2%,天然气15.2%,水力和核能4.5%。西德能源产量一直不需求,消费量的一半左右依靠进口。进口能源中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占60%以上,而煤只占30%。一、能源结构的变化对化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乙烯工业》2008,20(2):4-4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2007年全年进口原油1.63亿吨,较上年增长12.4%;2007年全年进口成品油3380万吨,较上年下降7.1%。这样,2007年全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达到1.968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由于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在此背景下,我国石油进口量将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17.
<正>同比增长30.4%!今年8月我国天然气消费再现爆发式增长。消费市场爆发将带动进口需求不断放大,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或将稳步攀升。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生产逐渐发力供应,未来潜力可期。油、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结构的短板,随着国内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2016年,受国内产量下降而进口激增影响,我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15年,我国全社会大约需要投资1.5万亿元。上个世纪最后20年,我国以能源产量翻一番,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目前,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其中,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了1.43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尤其是风能、太阳能、沼气、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其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橡胶消耗量已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2012年用于生产轮胎的橡胶消耗量达到1086万吨,占全球38.8%。同时,我国又是橡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每年75%以上的天然橡胶、40%以上的合成橡胶依赖进口,橡胶资源总体对外依存度远超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警戒线。在橡胶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对于缓解我国橡胶资源短缺状况,减少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化工学报》2004,55(11):1873-1873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能源资源需求空前增加,原油对外依存度正在逐年攀升,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至509/6和60%,由此将对炼油与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