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朝秘史》写作过程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秘史》的写作历时旷久,绝非一次性所完成。佐证有二。基一,《元朝秘史》采用编年体例,但在叙事模式方面却存在与此相悖的三大问题,即补充叙述、叙事主体的人称变化、叙事次序颠倒等;其二,《元史》世祖本纪、文宗本纪颇有延访太祖事迹付史馆、续写《蒙古脱卜赤颜》的记载。参互元人所撰碑版文字,又足以表明现存《秘史》远非这一皇家秘籍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2.
从明代官私史乘就《元朝秘史》的著录可以看出学者对这一蒙古典籍价值的认识经历了由语言形式到历史内容的发展过程,井证明我国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不是始于清代,其时间上限应推至明朝洪武年间。  相似文献   

3.
《蒙古秘史》不仅是一部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学和军事学遗产,同时还是一部光辉的教育史诗。本文对《蒙古秘史》中所体现的育人思想作了概括、归纳和研究,并指出了这些育人思想在蒙古族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于以后蒙古族教育思想的发展乃至蒙古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蒙古秘史》有关内容与纯史书《史集》、《圣武亲征录》、《元史》加以比较研究,可看到《蒙古秘史》的个别内容是虚构的,个别内容是将若干年间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加以重新编排统归一处记述的。  相似文献   

5.
《元朝秘史》文献版本研究不仅涉及到流传、影响诸问题,更重要的是,还反映了人们对这部名著的认知水平。本文首先披露了一部鲜为人知的蒙古王府藏本,继而就其来源、内容作了考证,指出清朝统治者把这部名著视为治军建国的一面镜子,这是《秘史》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部《秘史》是一部证佐凿凿的内廷抄本,是唯一可考的蒙古王府藏本,是撷采独特的完古节本。  相似文献   

6.
陕西历史博物馆史学专家杨东晨先生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立志完成周、秦汉、唐历史系列专著的撰写工作。他凭借陕西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辛勤笔耕,孜孜不倦,甘于淡泊,不受当今世俗的干扰,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现在《周人秘史》、《秦人秘史》、《汉人秘史》均已出版问世,《唐人秘史》亦写作之中,相信不久这一系列专著将成为轰动史学界的“完璧”之作。 《周人秘史》是一部以纪传体形式写成的周史专著,分先周、东周2编凡18章,系统记述了上自后稷,下迄东周分崩瓦解约205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本十分完整的周朝断代史。此书出版后,受到史学界的普遍好评。美国的顾静宇先生称此书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全面研究周史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我国著名历史、考古学家石兴邦、陈全方、何清谷等也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填补周史研究空白,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的著作。通读全书,便知以上评论决非溢美之辞,确为切中肯綮之论。  相似文献   

7.
8.
清代徽籍藏书家鲍廷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延博是清代乾隆时期最著名的藏书家,典藏丰富,且多为精品。乾隆三十七年,四库全书馆开设,他以家藏善本600余种进献,他对古籍文献的保存和运用,均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蒙古秘史》是研究蒙古历史最重要的原始文献之一,内容十分丰富。然而,《蒙古秘史》还有较高的科技史价值。笔者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探讨,全文分天象和数学、饮食和畜牧业技术、房屋建筑、 机具制造与使用、纺织与服装、医药卫生、对野生动植物的认识与利用等7部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关注不够。从语言文字、记载史实、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来看,《蒙古秘史》的成书是对蒙古族史学的系统总结,标志着蒙古族史学的正式创立,并对其后的蒙古族史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蒙古秘史》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部草原文学巨著,它采用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形式,成为记述蒙古族历史最早的典籍。而其中所涉及到的蒙古族民俗文化,如表现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游戏;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等等,都成为了至今还在北方草原传承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3.
蒙元硬译体是夹杂蒙汉两种语言与语法的特殊翻译体例,学术界统称为“元代白话”。笔者探索了蒙元硬译体对《蒙古秘史》翻译的文字运用、语法、旁译、总译、翻译方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认为《蒙古秘史》的翻译深受蒙元硬译体的影响,是从蒙元硬译体的翻译方法相承而来。  相似文献   

14.
分别于《秘史》第214节和203节出现的成语,“ko¨ldür-iyen dürüjük¨o’üc ilen asaraju”和“kül-dür-iy-en kebte’üljüKü’üc ilen o¨sgebe”,是抱养子女惯用句式,源自原始社会模拟降生仪式。  相似文献   

15.
《蒙古秘史》的序文、正文部分,为一二二八年(戊子)一次完成之作,已如前文所述。该书的续文部分,反映了黄金家族内部为了争夺皇位所进行的宫廷派系斗争,实为续文部分的核心特征所在。以故,这部分系在两个派系四个当政者们,不断影响、干预下,陆续编纂,反复修订,频繁增删的“产物”。因此,这部分就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一地一次完成之作,而是有其多人、迭次、陆续、反复、交错“进行”之时间历程的。  相似文献   

16.
性与秘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涉及性命题,两性描写在小说叙述中成为对人的精神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手段。《白鹿原》中的两性描写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跃现,引发了陈忠实对文学创作中性描写的理解和认识:爱尤其是性不应成为创作的禁区,性在文学作品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人的生理本能和人性的合理性要求;透过田小娥这个视角,陈忠实看到蒙裹在爱和性这个敏感词汇上的封建文化、封建道德,性就成为揭示白鹿原民间"秘史"和支撑这道原和原上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构件。因此,在写作《白鹿原》时,陈忠实归纳出"写性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7.
性与秘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涉及性命题,两性描写在小说叙述中成为对人的精神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手段.<白鹿原>中的两性描写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跃现,引发了陈忠实对文学创作中性描写的理解和认识:爱尤其是性不应成为创作的禁区,性在文学作品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人的生理本能和人性的合理性要求;透过田小娥这个视角,陈忠实看到蒙裹在爱和性这个敏感词汇上的封建文化、封建道德,性就成为揭示白鹿原民间"秘史"和支撑这道原和原上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构件.因此,在写作<白鹿原>时,陈忠实归纳出"写性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的湘西长篇小说创作非常活跃,文章从文学地理学视角,以《巫师简史》《铁血湘西》《湘西秘史》等作品为例,着重阐述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湘西历史书写的承继和新变,并将之置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视域中初步衡定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迄今为止,从教育的角度研究《蒙古秘史》者,并不多见,笔者认为,《蒙古秘史》的教育内涵十分丰富,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笔者从生产、生活、技术、习俗、音乐、医学、道德、军事、管理等方面研究《蒙古秘史》,初步揭示了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对《蒙古秘史》旁译中出现的“鹚老鸟”一词的对应词toqura’un及汉语方言土语材料的分析,认为“鹚老鸟”所指的鸟,不是鸬鹚或秃鸟,而是鹤,更准确地说是灰鹤或蓑羽鹤。进而对“鹚老鸟”的词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内蒙古东西部汉语方言中的“鹚老鸟”借自阿尔泰语系语言,确切地说是来自蒙古语的tooru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